傈僳族刀杆节的传说和习俗

刀杆节,也写作刀竿节,是傈僳族的一个重要的节日,傈僳语叫“阿堂得”,意思是爬刀节。云南腾冲、保山、怒江等地傈僳族的刀杆节是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

关于这个节日的起源,还有一个古老的故事:

传说,在明朝时候,朝廷派兵部尚书王骥来边疆安边设卡。王尚书到职后,很快赶走了外来的侵略者,他体察边民的疾苦,积极帮助傈僳族发展生产,使傈僳族人的日子越过越好,受到傈僳族人民的爱戴。后来,王尚书遭奸臣的诬告,被调回朝廷。

在农历二月初八的洗尘宴上,王尚书被奸臣用毒酒害死。当这个不幸的消息传到傈僳山寨时,气得人们摩拳擦掌,都想给王尚书报仇。

为了纪念这位反抗外族入侵的人物及在战斗中牺牲的人,傈僳族决定将这一天作为“刀杆节”,并用上刀山、下火海等象征仪式,表达愿赴汤蹈火相报的感情,由此沿袭,逐渐形成传统。

节日这天,几十里内外的傈僳族群众,穿着节日的盛装,从四方八面汇集到刀杆场来。

在夜幕降临大地时,刀杆场上里里外外燃起许多火堆。广场中央燃起的4个大火堆的熊熊烈火腾空而起,照射着满场的人群。

接着锣声响成一片,刀杆场上的人们互相拉起手来,围着明亮的火堆,跳起轻快的舞蹈。当场上四堆烈火燃得只剩下红红的火炭时,活动的主持者宣布“跳火海”活动开始。

这时,5个光着双脚的骠勇汉子立即闯入场上的火海,在里面不停地弹跳,急促的脚步踩起无数的火花四处飞溅,好似飞逝的流星。

接着,踩火者以闪电般的速度,个个手捧通红的火炭,分别在脸上和身上擦洗,然后又让火球在他们手中飞快地翻滚、搓揉。

围观的群众时而欢快,时而紧张,时而赞叹,时而惊讶,观众不时地发出阵阵喝彩声。经过一阵紧张激烈的表演,一堆堆火炭被踩成碎粒,火焰也奄奄一息时,“跳火海”活动才宣告结束。

第二天,刀杆场上竖起两根20余米高的红花树杆,树间交叉着36把刀刃朝上的长刀。晌午时刻,欢乐的人群再次挤满广场。

随着主持者一声令下,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头天晚上“跳火海”的5名勇士头戴蓝布帽,身穿大红袍,赤脚冲至刀杆树下,各自斟满一杯壮胆酒一饮而尽。

随即他们纵身跳上刀杆,双手紧抓上层的刀面,赤脚斜踩在下层锋利的刀刃上,运用平时练就的气功本领撑着脚掌,手脚交替,一步一步地向上攀登。当勇士们登上高高的杆顶时,场上簇拥的观众,个个瞠目结舌,并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

后来,刀杆节这个群众性的活动,去掉了过去一些带有迷信色彩的糟粕,掺进了一些健康新颖的唱词,跳得更加欢快有力了。

传统的三弦儿舞,增加了手上的舞蹈动作,配以唱词和锣鼓,舞姿更加轻快活泼。情歌对唱、箫演奏等,也搬上了舞台,使这项活动更富有民族特点和吸引力。

[旁注]

兵部尚书 古代官名。是六部尚书的其中之一,别称为大司马,统管全国军事的行政长官,明代正二品,清代从一品。明清两代,因为兵部下辖4部门,当时分管各地驻军的粮草,军队的调动以及军队官员的任命的衙门。

气功 是一种以呼吸的调整、身体活动的调整和意识的调整为手段,以强身健体、防病治病、健身延年、开发潜能为目的的一种身心锻炼方法。气功的种类繁多,主要可分为动功和静功。

箫 单管、竖吹,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民族吹奏乐器。它一般由竹子制成,吹孔在上端。以“按音孔”数量区分为六孔箫和八孔箫两种类别。古代的“排箫”是许多管子排在一起的,现代用一根管子,竖着吹,亦称“洞箫”。

[阅读链接]

刀杆节是僳僳族人民自然崇拜的产物,更是僳僳族人民爱国主义精神和不畏艰险的民族精神的体现。

节日中,原始信仰的内容已被展现健康新颖的唱词和丰富的手上舞蹈动作的“跳嘎”所取代,具有了更广泛的群众性。这一古老而又奇特的刀杆节,已被有关部门正式定为僳僳族的传统体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