稼穑节日——尝新节

尝新节,俗称“吃新节”或“吃新谷”,又称“半年节”,是我国仡佬族、苗族、景颇族、傈僳族、彝族、布依族、白族、壮族、侗族、阿昌族、拉祜族、瑶族和畲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尤以仡佬族为盛。

尝新节是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地区为了庆贺丰收并祈福来年丰收而举行的传统农事节日。大多在农历六月至九月间农作物成熟期间举行。节日期间将会举办与少数民族生活相关的活动,如西江千户苗寨的游方、仡佬族祭祀、侗族斗牛等活动。

仡佬族各地的吃新节习俗

每年农历七八月,在新谷成熟即将要收割时,仡佬族便要选择一个日子进行吃新,也叫尝新,并在这一天祭祀祖先,感谢祖先的恩德,保佑来年风调雨顺。这一天,便是仡佬族的吃新节,也称尝新节。

由于各地新谷成熟的季节不同,所以,在仡佬族中,吃新节的时间,各地都是不一样的。多在农历七月初七举行,有少数地区在农历六月初六举行。

节日这天,家家买肉打酒,杀鸡宰羊,并从地里摘些早熟的稻谷、玉米作新米饭,再以豇豆、毛豆等做菜祭祀祖先。然后全家围坐,饮酒言欢,吃新米饭,叫做“吃新”。

贵州金沙县茶园乡一带的仡佬族过吃新节这天,会邀约邻近群众到自己丰收在望的田地边巡视,然后选一风景较好的平整地上举行庆丰收活动。

吃新节前,男女盛装到村寨附近田埂上摘稻谷、毛稗,第二天将谷、稗舂为米粒,集体宰牛。第三日清晨以新米蒸饭,连同煮熟的牛肉一并祭祖,缅怀先祖开荒辟草之功。

祭毕,大家一起分享祭物。所余牛肉各户均分带回,于第四日将其与新米饭一起置于反扣的簸箕上用手抓供各自祖先后,再全家食用。

仡佬族有的地方用六吊谷穗挂在灶角的吊板两边,板上垫着糯谷草,草上放直径约为一尺半大糯米粑及小粑若干,又用粑捏成的仓放板左,犁、耙、牛等放板右,大粑上摆碗、筷、酒杯,按辈分烧香纸跪拜,由家长念请各位祖宗来吃新米饭,保佑全家平安。

有的地方吃新活动是3天。头天下午,各家将谷在家祭食;第二天下午全寨集中下田采谷,大家分工动手将新谷焙干舂为米,磨豆腐,宰牛,于寨内坝子中祭谷神后集体食用;第三日下午用剩余食物再会餐一次。吃新节所用谷物,大多数是从自己耕种的田地里采来的。

仡佬族吃新节活动的主要项目还有开展传统的打篾鸡蛋比赛。篾鸡蛋系用竹篾编织而成的球状物。竞赛时不分男女老幼和年龄大小,按参加人数的多少分成若干队,但每队人数必需相等。

竞赛方法分为固定范围的“对打”和不固定范围的“追打”两种。对打时,一方用手击球向对方打去,对方再用手推回,篾鸡蛋在空中来回飞舞。若一方将球打到对方队员的身上;被打方即为一次负,负方给对方吃一次鸡蛋。累计吃12次鸡蛋者即为胜队。

追打仍以手击发球,让其在空中穿梭般飞舞。若球在哪方落地,那一方便立即退却防守,这时,对方队员便急速追至落球点,继续发球追打。双方往返循环,你退我进,直至将球打出对方底线才算获胜。

晚上,仡佬族人家邀请邻近亲友到家做客,痛饮“转转酒”,并吃新米饭,宾主共庆丰收。

[旁注]

舂 指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掉皮壳或捣碎。“舂”字,大多数用于“舂米”。而“舂”的单独解释是打碎之类的意思。“舂米”就是把打下的谷子,将其去掉壳的过程称作舂米。壳即为米糠,而去掉壳的谷子便是大米。

簸箕 是用藤条或去皮的柳条,竹篾编成的大撮子,扬米去糠的器具。簸箕全是手工编织而成,它既可以以一家为单位独立进行编织,也可以实行分工,联户经营,从而形成了一种规模化的生产方式。做簸箕需要阴湿、避阳光、不见风的环境。农家一般都在地下打地窑,称为簸箕窑。

竹篾 指将竹子剖削成一定规格的竹皮,也指成条的薄竹片。其中,“竹”是常绿多年生植物,春日生笋,茎有很多节,中间是空的,质地坚硬,种类很多。可制器物。“篾”指劈成条的竹片,亦泛指劈成条的芦苇、高粱秆皮等:竹篾。苇篾儿。篾席。篾条。

转转酒 指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一种特殊的喝酒方式。届时,主人先给在座的宾朋每人斟半碗酒,传递给左边的人,每位接酒的客人只能用右手接,然后传给席中年纪最大的人先喝,以示敬老。紧接着按顺序每人都喝一口酒,直至饮尽这碗酒。

[阅读链接]

仡佬族在“吃新节”时,以传统文体形式和吃“转转酒”的习俗为主,分昼夜两个阶段进行。

通常,他们在白天要做打“篾鸡蛋”的活动。夜晚,仡佬族同胞就近围坐在屋内吃“转转酒”,边吃边摆家常,酒过两巡,大家各抒己见,既虔诚地祈求祖先保佑,对朴实地总结一年来生产、生活的经验,以利来年有更大的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