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米族火把节传说和习俗
普米族的火把节通常在农历六月二十五举行。
居住在宁蒗县的普米族,到了火把节这天,要举办祭祀火神活动。
据传,普米族人崇拜的火神叫昂姑咪,本是摩梭人的女始祖。她为了子孙和普米族的幸福,潜入天宫盗来了火种,并以自己的身体当火炬把火种引到了人间,让摩梭人和普米族同时获得了火。为了世世代代不忘昂姑咪的恩德,普米族便把昂姑咪带来火种这天定作祭祀的火把节。
普米族的火把节的另一个由来,据说是惹怒了天官,天官在办法最多的鹌鹑鸟调解下订出了天规: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五,普米族年年要祭祀,户户耍火把。不然,虫子就要来吃荞麦;老天爷就要下雪弹子来打庄稼;大象就要来糟蹋粮食。
这种风俗沿袭下来,就成了后来的火把节。
火把节的一大早上,普米族人便在各自的村寨口,栽下一棵大松树,象征昂姑咪的化身。树上挂满小火把,村中有多少人,就要在树上挂系与人口数相符的小火把。下午用牲礼祭过化身后,由村中年岁最高的一位老妇人将化身的大松树点燃。
参加活动的人,各从化身上取下一个小火把,也在化身上将其点燃。之后,众人在老妇人的带领下,环化身跳起锅庄舞,歌颂昂姑咪献身传火的功绩。
礼赞过化身后,各人相约成组,手舞火把,跳舞于村寨、田野、山林间放声高歌。祈求火神昂姑咪赐福,庇佑全村人畜兴旺、五谷丰盛、村寨平安、事事如意……
古往今来,普米族每年的火把节之夜都在不同一地域庆祝,从山寨到城镇,从高山到平坝,人人燃起火把,手拉手足跟足围成圈子载歌载舞。
老人弹着平日积满灰尘的月琴,小伙子吹着很久没有摸了的笛子,姑娘们吹弹着挂在胸前的口弦,祈望年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歌唱美好的生活。
在月光下,一个个火把,一堆堆熊熊燃烧的篝火,像一颗颗天上的繁星落到人间,到处是火的世界,到处是歌舞的海洋。人们尽兴地唱,尽兴地跳,火把节之夜的热闹场面历代文人多有详细地描述。
火把节时,晚上吃过晚饭后,首先由某一家开始点燃火把,然后就争先恐后地燃起火把往村外走,人们唱起火把歌,歌声随着火把的漫延响彻山谷。
随后按约定俗成的方向又形成一条火龙来到公共娱乐场地,他们将火把集中起来燃成一堆大火,全寨人围着火堆,快乐地唱歌、跳舞、做游戏。
[旁注]
摩梭人 生活在云南省西北,四川、云南交界处风光秀丽的泸沽湖畔,他们有自己的本民族语言,但没有文字。泸沽湖以其独特的摩梭风情和秀丽的山水风光闻名于世。在金沙江东部的云南省宁蒗县以及四川盐源、木里等县。摩梭人的语言、服饰、婚姻习俗跟金沙江西部的纳西族有差异。
荞麦 是蓼科荞麦属的植物,普通荞麦和同属的苦荞麦、金荞麦都可以作为粮食,但荞麦和其他粮食作物不同,不属于禾本科,是一种双子叶植物。荞麦是从野生荞麦演化出来的,但野生荞麦是一种藤本植物,荞麦是直立茎的。荞麦种子是三角形,被一个硬壳包括,去壳后磨面食用。
锅庄舞 又称为“果卓”、“歌庄”、“卓”等,是藏族三大民间舞蹈之一,云南等地的普米族人也喜欢跳此舞蹈。舞蹈时,一般男女各排半圆拉手成圈,有一人领头,分男女一问一答,反复对唱,无乐器伴奏。整个舞蹈由先慢后快的两段舞组成,基本动作有“悠颤跨腿”、“趋步辗转”等。
口弦 又称口琴、响篾、吹篾或弹篾,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一种乐器。可以独奏、齐奏、合奏或为歌舞伴奏,在人们的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我国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就有了口弦。当时名“簧”,在古代,它与竽、笙、篪等乐器相提并论。
[阅读链接]
在改革开放、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的今天,普米族的火把节赋予了更新的多样性、群众性、娱乐性的内容。人们不仅继承和发扬光大其优秀传统文化的部分,而且溶进了时代的气息,构成新的景象。
例如节日期间,国外游客,省内外游客大量涌来,做买卖的人大量涌来,外来者远远超过本地人,火把节成为吸引各方人士前来观光旅游和洽谈贸易的平台和机会。
各种群众性的文艺体育表演节目也一年比一年更丰富多彩,民间节日也自然成了地区性的节日,从乡村节日走向了城乡节日,从单一民族节日成为了多民族共同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