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冷战结束后美国核战略调整的原因
(一)国际安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1991 年华约组织的解散和苏联的解体,标志着美苏冷战的结束和二次大战后形成的两极军事对抗格局的终结。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政府认为,一方面,华约与北约在欧洲发生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已不存在,独联体国家对美国的核威胁也大大减少;但另一方面,“美国面临着新型核威胁”。这种新型核威胁主要表现在:第一,来自前苏联的核威胁。“前苏联仍保留着数万枚核武器,它正面临着政治上和安全上很大的不稳定”,存在着由于政治动乱所引起的意外的或未经授权而发射导弹的危险;俄罗斯仍是唯一拥有能够毁灭美国的巨大核武库的国家,它的发展前景很不确定,存在着多种可能性。即使俄罗斯成为“一个完全民主和面向市场的国家,它也会有与美国完全不同的利益”,何况还可能出现最坏的结果,即它“可能经过动乱之后成为同西方敌对的一个极权主义、军国主义、帝国主义的国家”,从而“重新出现旧冷战的某种新翻版”。①
第二,核、生、化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在第三世界国家的扩散。美国国防部 1993 年 10 月发表的《防务全面审查报告》认为:“除 5 个已拥有核武
器的国家(美、俄、法、英、中)外,世界上至少有 20 个国家已经拥有或试图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在大多数美军可能卷入的地区,如北朝鲜、波斯湾地区,美军的潜在对手已经拥有了化学、生物武器。大多数这样的国家(如北朝鲜、伊拉克和伊朗)显然正在努力获取核武器。”根据以上判断,美国政府提出有必要对其核战略进行调整,在减少核武器数量的同时,“确保有效的核威慑力量”,从而使美国能应付新的形势和威胁。
(二)美国仍企图把核武器作为其保持世界领导地位的重要支柱之一 美国认为,苏联解体后,美国是世界上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都具
有全球性力量、作用和影响的唯一超级大国,在世界上起着领导作用。但另一方面,美国的经济实力正在相对下降,而日本、德国的崛起有可能对美国的领导地位构成挑战。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新的军事战略的主要目标之一, 是依靠其强大的军事力量,来维持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和“世界领导地位”。美国核战略是美国军事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美国将保持强大的核威慑,作为支撑其世界领导地位的重要工具。
(三)美俄的核裁军取得较大进展
1991 年 7 月美国与前苏联,1993 年 1 月美国与俄罗斯分别达成了《第一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和《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根据这两个条约,美国和俄罗斯将分别把它们的战略核弹头从 1991 年的 12118 枚和 10909
枚,减少到 3500 枚和 3000 枚。双方届时将不再保留包括重型洲际导弹在内
的陆基多弹头洲际导弹,并大幅度减少潜射核弹头。此外, 1991 年至 1992 年美国和俄罗斯领导人还分别提出了各自的单边核裁军倡议,其内容包括拆除双方的陆基和海基战术核武器、停止某些先进核武器的研制和生产。与此同时,根据《中导条约》的规定,美俄已全部销毁了它们的中程和中短程核导弹。这些表明,美俄已开始了真正的核裁军,以往那种“水涨船高”的争夺核武器数量优势的军备竞赛已基本结束。美俄核裁军进程的重大进展促进
① 美国国防部长佩里 1994 年 3 月 15 日在乔治·华盛顿大学的讲话。
了美国核战略的调整。值得指出的是,由于前苏联地区庞大核武库的裁减所需时间较长和该地区形势不稳定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仍不明朗,美国当前仍将促使拥有核武器的前苏联国家根据条约按时完成削减和销毁核武器作为其核政策关注的重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