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核威慑战略思想中的几个概念与内在矛盾

(一)“确保摧毁”及其他几个概念

如前所述,几十年间,美国的核威慑战略思想随着核武器技术的发展和数量的增多,以及美苏核力量对比的消长变化,在美国战略研究界和最高当局的分析、辩论和决策中不断发展、完善。自 60 年代中期至 80 年代未,“确保摧毁”是美国核威慑战略思想中最基本的概念。在这期间,美国还提出了“灵活反应”、“战略稳定性”和“战略防御”等概念。

确保摧毁:至 60 年代初,苏联具备了对美国本土进行直接核打击的能力。这使美苏之间逐渐形成了一种“恐怖平衡”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当时的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首次提出了“确保摧毁”的概念。这一概念要求即使在遭到第一次打击的情况下,美国战略力量仍应能够有把握地毁灭任何敌人。按麦克纳马拉最初所下的定义,“确保摧毁”的实质在于,保持高度可靠的第二次打击能力,以便在核冲突的任何阶段,甚至在遭受第一次打击之后,都能给对方造成无法承受的损失。麦克纳马拉确定的苏联所无法承受的损失指的是:消灭苏联人口的 20—25%和摧毁其工业生产能力的 50%。他认为,在遭受到这种损失后,苏联社会就不再具有按 20 世纪标准的生存能力。

自麦克纳马拉时代以来,为达成既定威慑目标而对确保摧毁能力提出的要求,发生过多次变化。 70 年代中期,施莱辛格把“确保摧毁”定义为“摧毁对苏联战后恢复大国地位有决定意义的政治、经济和军事资源的 70%”。到了卡特政府时期,布朗又把这一标准修改为“毁灭苏联 200 个主要城市” 的能力。不过,这些变化基本上是以麦克纳马拉最初的标准为基础的。

在从 60 年代至 80 年代未的几十年中,“确保摧毁”一直被视作核威慑的必要因素和慑止全面核战争的唯一手段而保留在“单一的统一作战计划” 之中,成为美国“多层次威慑”战略的“最后一招”和“终极威慑”。

灵活反应:“灵活反应”是当代美国核战略思想的核心。它的基本含义包括两方面,一是纵向的灵活性,即强调对于包括常规战争、有限核战争直至全面核大战在内的一切形式的冲突,美国都能够做出适当的反应和拥有在必要时将冲突逐步升级的能力;二是横向的灵活性,即要求对于任何一个级别的冲突,美国必须掌握多种反应手段,制定各种反应方案,以便在各种复杂的形势下,都具有充分选择的余地并能够对冲突做出有力的、切合实际的反应。

“灵活反应”思想是 50 年代未、 60 年代初美苏互相威慑、互为人质关系的产物,目的在于摆脱已经走入死胡同的“大规模报复”战略所带来的僵硬性,重新获取战略主动权。70 年代以后,核均势的现实使“灵活反应” 的重要性更为实出。在美苏双方都具有毁灭对方能力的情况下,要想既实现有效的核威慑,又不致于引起全面核大战,只能求助于“灵活反应”而别无选择。

从核战略的角度来看,实施“灵活反应”的决定性因素,是战略核武器打击硬目标的能力以及保障这一能力实现的战略 CI(指挥、控制、通讯和情报)系统。硬目标是指苏联战略核力量的主力——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和 CI 系统,它们藏在坚固的地下井中,位置固定,是“灵活反应”战略的主要打击对象。有效的打击硬目标的能力可以保证美国对有限核进攻做出切台实际

的反应,并拥有在必要时发动有限核打击的手段。

战略稳定性:“战略稳定性”的含义是,敌对双方的核战略力量只要保持实质上的均衡,那么任何一方无论是率先发起第一次打击还是被迫进行报复,结果都不会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因而,在危机时期,双方就会克制自己而不会铤而走险。

60 年代之前,美国拥有明显的核优势,奉行“大规模报复”战略。因此在此期间美国在核武器方面并不关注战略稳定性问题。60 年代之后,美苏的核武器逐渐形成了“恐怖均衡”的态势,美国把其核战略建立在“相互确保摧毁”的基础上。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对战略稳定性问题日益重视。美苏 1972 年签署《反弹道寻弹条约》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防止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通过加强防御来削弱对方的核报复能力,从而破坏在“相互确保摧毁”基础上的战略稳定性。70 年代中期之后,随着苏联掌握了分导式多弹头技术和打击硬目标能力的迅速提高,美国更加担心美苏之间的战略稳定性遭到破坏。在这种情况下,它企图通过两仲方法来增强战略稳定性,一是提高其战略核武器的生存能力,如研制陆基机动洲际弹道导弹;二是通过核军控谈判。美国认为,核军控谈判能提高一方估量和预测对方现在和未来军事力量的能力, 从而增加双方关系的稳定性,减少一方作出加速扩张军备、发动先发制人核打击等过度反应的可能性。不过,从另一方面看,美国发展打击加固硬目标能力强的新型核导弹也使苏联担心这有可能破坏战略稳定性。

一般认为,在“相互确保摧毁”的状态下,适用于第一次打击的武器, 如命中精确度高、威力大、打击加固硬目标能力强的分寻多弹头陆基洲际弹道导弹,是最可能破坏战略稳定性、导致局势动荡和增加核战争风险的武器, 战略防御武器也被认为是不利于战略稳定性的;而适用于第二次打击的武器,如潜射弹道导弹等,则被认为是不威胁战略稳定性的武器。

战略防御:美国核威慑战略中的“战略防御”指对核武器所进行的防御。它包括“积极防御”(主要是反导力量、反潜力量以及战略防空力量等)和“消极防御”(民防设施等)。美国认为,可靠的战略防御能力对于增强威慑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使敌人无法达到发动侵略的既定目标,或者使敌人的侵略得不偿失。

曾任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的马克斯威尔·泰勒将军 1956 年 10 月在一篇题为《一项国家军事计划》的论文中最早系统地阐述了战略防御的思想, 提出要建立“一个既有积极措施又有消极措施的大陆防御体系”,并将其作为“灵活反应”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

美国于 1967 年首次部署了陆基反弹道导弹系统。该系统采取两层设防以

保卫美国的一些重要城市。首先以“斯帕坦”导弹在 650 公里高空拦截来袭

弹头,然后以“斯普林特”导弹在 30 公里上空拦截漏网的敌弹头。由于这种反弹道导弹系统技术上不过关和美国当时将其核战略建立在“相互确保摧毁”理论的基础上,因此美苏于 1972 年签署了《反弹道导弹条约》,对双方发展和部署反弹道导弹系统进行限制。尼克松政府开始将原来部署的反弹道导弹系统减少为 1 个,其作用改为保护洲际导弹发射基地。后因该系统难以

拦截分导多弹头导弹的进攻和可能造成放射性污染,于 1975 年将其关闭。

1983 年 3 月,里根提出了“战略防御计划”,设想从陆地到太空建立一个由于基定向能和动能武器、预警卫星、地基定向能武器和非核拦截弹组成的多层次、多手段防护网、拦截并摧毁 99%以上袭击美国的战略导弹,从而

使苏联的核武器“成为没有威力的、过时的东西”。这是美国企图用增加战略防御能力来提高威慑能力和用“确保生存”来代替“相互确保摧毁”的一个重要尝试。1989 年布什政府上台后,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其它各种因素,对“战略防御计划”进行了多次调整,先后提出了“智能卵石”计划和“对付有限打击的全球防护计划”。由于美苏冷战的结束、天基武器和定向能武器的一些技术问题难以解决以及战略防御武器的研制耗资巨大, 1993 年克林顿政府上台后不久放弃了原有的“战略防御计划”,而将重点转向研制“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和部署在美本土的陆基反导弹系统。总的来说,今后美国将不会放弃“战略防御”的概念,但其在美国核战略中的地位、重要性及其内涵将会随着形势的变化而进行不断调整。

(二)美国校威慑战略的内在矛盾

美国核威慑战略自问世以来,就存在着许多内在矛盾。这些矛盾伴随着美国核威慑战略的演变也在不断发展,对美国的军事战略与核战略都产生了重大的制约作用。这些内在矛盾主要有:

1、战略企图与核威慑效应的矛盾美国政府在这方面容易犯的一个错误, 是过分夸大、过分相信或过分依赖其核武器的作用。50 年代推行“大规模报复”战略期间,美国曾企图依靠其核优势,以大规模核报复相威胁,来慑止各种类型的战争。但事实证明,美国的核武器虽然有助于避免世界大战,但却无法遏制各种中小规模的局部战争。60 年代至 80 年代未实行“灵活反应” 战略时期,美国制定了多个核战争计划,建立了庞大的核武库,并大大提高了核武器的质量,但这种过度依赖核武器的做法,也使美国的军事战略陷入了不可自拔的矛盾之中,越来越趋于僵硬和缺少回旋机动的余地。这表现在, 美国既要随时对苏联威胁使用核武器,又要力图避免使用核武器,因为核武器一旦使用,它的大规模毁伤能力将毫无疑问地使美苏双方同归于尽。冷战结束后,美国仍然保持相当大的核武库,其目的是企图将核武器作为维持美国唯一的超级大国和“世界领导者”地位的重要工具。随着政治上对使用核武器牵制的增大和核武器在美国军事力量中地位的相对下降,美国希望核武器在其防务政策和外交政策中所起的作用与它实际所能起的作用之间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差距。

2、核武器与非核武器的矛盾美国的核武器与非核武器之间的关系,长期以来一直是美国军事战略决策者企图处理好的重要问题之一。在“大规模报复”战略时期,艾森豪威尔政府将核武器作为“剑”,而把常规军事力量作为防御对方进攻的“盾”, 60 年代肯尼迪政府时期改变动辄威胁使用核武器的“大规模报复”战略,转而采用“灵活反应”战略,将常规军事力量作为“剑”,而将核武器作为“盾”。冷战结束后,美国核武器与常规武器相比,其地位有所下降。在冷战时期,核武器是美国军事力量的基础,因为它要用核武器来威慑苏联的常规优势和庞大核武库。现在核力量虽然仍是美国军事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已不是基石。

3、打击城市目标与打击军事目标的矛盾美国核战略的核战争计划和打击目标政策曾在重点打击城市目标还是重点打击军事目标问题上多次调整。“大规模报复”战略时期,美国计划在核战争爆发时立即动用全部核武器,达到一举毁灭敌人,取得战争胜利的目的。麦克纳马拉 60 年代初曾提出把军事力量作为核战争中的主要打击目标的政策主张,但不久又修改自己的立场,更多地强调打击城市目标的“确保摧毁”概念。70 年代初尼克松政府时期又放

弃了前一时期准备重点打击苏联城市的核战略指导思想,转而强调用数量有限的战略核武器“有选择”地首先打击军事目标。1977 年上台的卡特政府开始一段时间主张采取以打击城市为主的核战略方针,但 1980 年又宣布实施侧重打击军事国标的“抵销战略”。这些调整一方面表明了冷战时期美国的核战略越来越接近于成为一种可以在实践中使用的战略,另一方面也暴露了美国既想在核战争中取胜,又担心在核战争中与对手同归于尽的矛盾心理。

此外,在“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的结构内部也存在着矛盾。

美国战略核力量是由陆基洲际弹道导弹、潜射远程弹道导弹和战略轰炸机三个部分组成的,称为“三位一体”的结构。但长期以来,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和战略轰炸机由空军管理和指挥,战略核潜艇由海军管理和指挥,陆军则管理和指挥着陆基战术核武器,这三大军种之间经常为了争取核武器的项目和经费而产生矛盾和争吵,致使国防部不得不在各军种之间采取平衡的办法,让各军种都能得到新的核武器项目。这种做法往往大大增加了用于核武器的经费开支,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冷战结束后,美国于 1992 年 6 月 1 日成立了负责战时统一指挥空、海军战略核力量的战略司令部,使上述矛盾有所缓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