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在相对均势中重点提高质量
(60 年代末—80 年代初)
经过 20 多年激烈的核军备竞赛,进入 60 年代末期,美国和苏联的战略核力量开始呈现相对均势的状态。在相对均势中寻求突破,减少核武器数量, 着重提高质量,力争夺取优势,成为这一时期美国核军备发展的主要特征。在这一时期,核武器的发展可以说进入了一个更高级的阶段,核弹药更加多样化,原子弹和氢弹进一步得到改进,在中子弹的基础上又研制出加强冲击波弹。在运载工具上,陆基导弹从固定式地下井发射,发展到机动发射;分导技术进一步发展,分导弹头数量达到 8—10 个;命中精度进一步提高,从数百米提高到几十米,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导弹打击硬目标和点目标的能力; 低空巡航导弹开始出现,采用地形区配制导,飞行高度可在 100 米以下,射
程可达 2500 公里,命中精度几十米,具有较强的突防能力。
(一)库存核弹头的数量有所减少
1967 年,美国库存核弹头的数量达到最高峰之后,便开始逐年有所减
少。例如, 1967 年最高值为 32000 枚, 1971 年为 27000 枚, 1982 年
又减少到 25000 枚。核弹头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进入库存的新弹头数少于退役的弹头数。在美国,一种型号的核弹头从研制、生产、库存和退役大约需要 30 年左右。研究与工程阶段一般需要 9 年的时间,生产与库存阶段为
8—25 年,平均约 16 年。到 70 年代末期,也就是库存量达到最高峰后的 13
年,库存弹头时间最长的已达 23 年,平均为 12 年,因此,很多弹头已经或即将达到退役时限。此外,携带大量老式核航弹的战略轰炸机,开始部分地被带固定数量弹头的战略导弹所取代。新部署的高性能常规武器,也取代了部分战术核弹头。
在这一时期,退役的弹头多达 18 个型号,而进入库存的只有 12 个型号。在弹头退役的同时,其运载工具也随之退役。进入库的核弹头有:核航弹B61,“民兵Ⅱ”战略导弹的 W62,“斯普林特”战略导弹的 W67,“海神” 导弹的 W68,空军近程攻击导弹的 W69,陆军“长矛”导弹的 W70,“斯帕坦” 导弹的 W71,“白星眼”导弹的 W72,“三叉戟Ⅰ”导弹的 W76,“民兵Ⅲ ” 导弹的 W78, 203 毫米榴弹炮的 W79,和空巡射航导弹的 W80。
在核弹头库存数量有所减少的同时,美国十分重视在弹头的小型化、高精度和高可靠性方面加强研究与发展。在这一时期,新研制的多种当量的通用弹头代替了部分固定当量的弹头,由于可调当量的弹头所能攻击的目标数量要多于单一固定当量的弹头,也由于命中精度、可靠率、突防率、生存率均有明显提高,因此,核弹头数量虽有所减少,但它们对面目标和硬目标的毁伤力仍然超过前一个时期。
(二)运载工具继续更新换代
这一时期美国核武器质量的提高、突出表现在运载工具的更新换代上。陆基洲际导弹从 60 年代中期开始,美国发展了第三代陆基洲际导弹,主
要型号是“民兵Ⅲ”型导弹。第三代导弹的基本特点是采用分导式多弹头, 突防能力大大培强;为地下井发射,加固后抗压强度提高到 140 公斤/厘米,
命中精度在 1 公里以内。“民兵Ⅲ”导弹的命中精度已 200 米左右,比“民兵Ⅱ”导弹提高近一倍。新型的 MX 导弹的研制工作始于 70 年代初期,1979
年,卡特总统批准全面研制以多掩体基地方案部署的 MX 洲际导弹。
海基核力量从 60 年代末到 80 年代初,美国的海基核力量也得到了很大
发展。1969 年 2 月,美国开始把属于第一代的 31 艘“北极星”导弹核潜艇
改装为“海神”导弹核潜艇。到 1978 年 2 月,共用 9 年时间,改装工作全部完成。“海神”属于美国第二代导弹核潜艇。第二代“海神”(C—3)导弹为二级火箭分导式多弹头潜射导弹,采用 W68/MK—3 分导式弹头,每枚 10 个弹头左右,每个弹头 4—5 万吨当量,射程为 4633 公里,命精度为 0.46
公里。1979 年 4 月,第一艘“三叉戟”核潜艇“俄亥俄”号下水。 1982 年 1 月,“俄亥俄”号潜艇首次试射“三叉戟Ⅰ (C—4)”导弹。“三叉戟”潜艇属于美国第三代导弹核潜艇,也是目前美军正在服役的最新型的导弹核潜艇,每艘可携带 24 枚“三叉戟Ⅰ”型导弹。该导弹采用三级火箭,携带的分导式弹头为 w—76/MK—4 型,每枚 8 个弹头,每个弹头当量为 10 万吨。“三叉戟Ⅰ(C—4)”导弹的射程为“海神(C—3)”导弹的一倍,达 7800
公里,命中精度相同,也为 0.46 公里。
战略轰炸机这一时期,美国对 B—52 重型轰炸机的机体结构、轰炸机导航设备都进行了全面翻新,使其实防与生存能力大大提高,并着手进行改装120 架 B—52G 和 B—52H 型机的工作,使之能运载空中发射的巡航导弹。1970 年,空军开始发展 B—1B 新型战略轰炸机, 1976 年开始生产, 1977 年曾被卡特政府取消,但 1981 年又很快重新恢复生产。此外,为了使战略核力量更加机动灵活和多样化,还积极发展海上发射的巡航导弹。
(三)质量的竞赛仍未打破相对均势的僵局
从 60 年代末期开始,美苏核军备形成相对均执,经十余年的激烈竞争,
到 80 年代初期并未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这首先表现在双方战略核力量的数量上基本相当:“三位一体”运载工具的总数,美国为 2048 件(洲际弹道导弹1054 件、潜射导弹 656 件、战略轰炸机 338 架);苏联为 2557 件(洲际弹
道导弹 1398 件、潜射导弹 1003 件,战略轰炸机 156 架),数量之比为 1: 1.25;核弹头数量,美国为 10889 个,苏联为 9027 个,数量之比为 1:0. 83。这主要是由于美国在分导技术上领先,采用分导式弹头的导弹比例较高,单枚分导率也较高。其次是在战略核力量的质量上,由于苏联的大力追赶,差距也在缩小:在戒备率、可靠率、突防率与生存率等一系列动态指标上,双方已十分接近,美国稍占优势;在命中精度上,美国仍拥用较大优势。再次是美苏双方不但都拥有第一次打击力量,而且也都拥有了承受对方实施第一次打击,尔后组织第二次打击的能力,从而使双方处于一种“恐怖均衡”之中。自 70 年代以来,美国推行“抵销战略”和“打击军事目标”的核打击政策,奉行提高质量的核军备发展政策,对核武器不断地改型和更新换代,而苏联则不甘心已取得的相对均势地位,倾其全力推进其核武器的现代化计划,推出以 SS—25 陆基洲际导弹、 SS—N—23 潜地导弹和“台风”级核潜艇、“海盗旗”新型战略轰炸机为代表的新一代战略武器。为在进攻性战略核武器的发展竞争僵局中寻求突破,美国的核军备发展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