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后期官爵
甲 后期官爵的类别与等级
太平天国前期已有官爵打成一片的趋势,到天京事变以后,这种趋势逐步地形成为确定的形态,使官爵完全混合在一起。在太平天国的后期,官爵区分为朝官和属官两大类别。自最高级的王爵起下至最低级的两司马止,都称为朝官。凡属於王、天将以至六等封爵的官员都称为属官①。
后期官爵比前期更为繁复,不但名目难以遍考,就是要辨别它的等级次序,对戊午八年以后的情况目前还是做不到的。据戊午八年颁布的太平礼制, 王以下为掌率、义、安、福、燕、豫、侯、丞相以至两司马,较前期官爵在王下侯上多掌率、义、安、福、燕、豫六级。这时官爵的等级还可以清楚地看见。
但是,到已未九年便不同了。这年十月初七日天王命天历每四十年一斡旋诏旨,在诏「和甥、福甥、玕胞、达胞、玉胞、秀胞、恩胞、贤胞、辅胞、璋胞」之后,是「天将、掌率、统管、尽管、神策、朝将、护京国将、六部、义、主①佐将」,已与戊午八年的制度不同。到辛酉十一年五月十六日天王天下永太平诏旨,在诏诸王之后,是「天将、掌率、统管、尽管、神策、朝将、护京神将、神使、六部、主佐将」,又较已未九年十月的制度有了增加。
天王诏旨中所诏天将至主佐将官员的排列次序,是否完全是等级高低的排列呢?还是其中有些是同级而名称不同呢?文献残缺,这是一个还待稽考的问题。故太平天国后期官爵等级,祇有戊午八年有分明的记载,八年以后, 祇清楚地知道王以下一级为天将,而天将以下分多少等级才到主将,根据目前文南却是还没有明确的记载的。
① 余一灶见闻录记太平天国职官说:「其职有朝官、属官之分别」。长兴胡长龄俭德齐随笔记太平天国官爵说:「以义、安、福、燕、豫为五等。 其上於五等者为主将,又上则为朝将,为天将、天将而上则王矣。其次於五等者则为侯、为丞相、为检点、为指挥、为总制、为监军、为军帅、为旅帅,又次则司马百长矣。此皆谓之「朝官」。若「属官」则属於王与天将者,有伪六部尚书,仍窃吏、户、礼、刑、工名目;属於朝将、主将与义者,有文武经政司各一;属於安、福、燕、豫及侯者,有文武军政司各一」。山阴王彝寿越难志记太平天国官爵说:「下令立乡官。贼之制,以城居兵,以乡居民。官之在城者日朝官。
朝官以王为最尊。 次日朝将,又次日六爵,天义、天安、天福、天燕、天豫、天侯。主将以天义为之。总提、武将帅等官,则安、福所兼也。又次为丞相、将军。王之属有王相、六部尚书等官。六爵之属,有经政、军政、六科、六司、参军等官,不可悉数也,总名日属官」。案余一灶於太平天国庚申十年四月在无锡人太平军,随军经历苏州、常州、丹阳、句容、溧阳、东霸等地到庐州,於第二年二月离开,他身在太平军中,并得遍见太平天国各地官爵的情况。长兴、山阴都是太平天国治下,胡长龄、目彝寿也是亲见亲闻的人。这三人都同样记太平天国后期的官爵分为朝官和属官两大类。考护殿远天福兼右二拾叁承宣杨统下兵册上记■天福杨泉顺,在杨泉顺姓名上记一「官」字,又记他统下的官员有:文正军政司吕永法, 武正军政司杨泉桂,武副军政司张有桂,左壹宣傅宏管■,右二宣傅黄得胜,右四宣傅陈大德,左壹参军施光■,右二参军陈元兴,左三参军张德菁,正典马徐祖培十人,在册后统计说:「官壹员,属官拾员, 共计官员兄弟柒拾名,牌尾二十九名」。官壹员,便是指远天福杨泉顺,属官拾员,便是指文正军政司吕永法等十人。可见太平天国后期确是把官员分为朝官与属官两大类,故本书据此三人记载叙述。
① 这一道诏旨中,「主」字误作「王」,此处据同月十四日天王命史官作月令诏改正。
在后期的封爵上,凡在癸好三年前参加革命的加「开朝王宗」衔,在庚申十年前参加革命的加「开朝勋臣」衔①。其「真忠报国」衔前期是加於侯爵的,到后期,六等爵都有加「真忠报国」衔的②。
太平天国也颁发徽章,其制未详,惟知有金牌、银牌两种。金牌有一种上镌刻「爷哥御赐遵天贼」六字①。银牌有一种叫做得胜银牌,如茶碗口大而圆,其上刻「急公」等字,是以攻克杭州功得赏的②。又有一种银牌如桃子式, 其上刻字未详③。得到徽章的人都陪佩带身上,以表示光荣①。
在此时期,守土官和乡官也略有改变。其女官除见於戊午八年颁布的太平礼制上外,其他尚未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