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宿
月下注以宿名,为向来历书所没有。二十八宿在历象上本有表示恒星月每天月在(月离)的意义。在历书上每日注明宿名,是切实用的。对于约略辨识月的出没时间及几点钟是什么方位,都有帮助。至于月宿,如朔月所在的宿来表示,就事实上是表示这个月的月在,也是有用的。尽管历书上不记载实际的月在,但我国民间还是注意这实际的天象的,诗经:「月离于毕, 俾滂沱矣」这一句古诗,是成了谚语在民间流传着的。如果日宿表示实际的月在,则每月加一个月宿,表示朔月的月在,那就很可以极简单地把朔望月和恒星月的差毕显示出来。这样各年的各月的月宿,是会很不相同的。天历特地选择辛开年十二月的月望立春日来作岁首,以为圆满的象徵,说明天历的编制者对月象的注意。天历中增加月宿,理论上应该是知道月宿有它的实际作用的。至于天历中的月宿、日宿,仍和实际不合,可能是为了一时不能远离旧习惯,或是另有一套看法①。
① 关于这一项天历月宿的看法,系据赵宋庆辨安息日并非日曜一文的看法(见复旦学报人文科学一九五六年第二期)。董作宾天历发微的看法,却以为是:「过求『平匀圆满』,配备整齐之故,别无深义。因每日甲子之下有宿名,每月甲子之下,若无宿名,则不甚雅观,乃随便取历书中『日宿』关系,移置月下。被初不知尚有七元甲子配二十八宿之说,故随便取一标准。今考其癸好三年正月建甲寅『牛宿』,盖属于二元甲子六十日系统之下的日宿关系,终十四年,不能出此二元甲子之范围」。案洪秀全、冯云山都是熟读儒家书籍的人,诗经小雅渐渐之石这一句:「月离于毕,俾滂沱矣」的诗,正是他们烂熟的诗文,在理论上说他们应该知道月宿有它的实际作用是可以肯定的,因此,如果说天历在月下注以宿名,是为着配备整齐之故,而随便取历书中日宿关系移置月下,是要商榷的。但是,天历中的月宿、日宿,仍与实际不合, 这也是还须要研讨的。现暂据赵宋庆的看法,并把董作宾的看法记录于此,以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