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勤奋好学的习惯——记著名数学家王梓坤
周金才
王梓坤出生在江西吉安县固江镇枫墅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里。父亲去世很旱,母亲靠租种别人的土地来维持一家人的温饱。1940 年,当他在枫墅村的初级小学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时,母亲无钱供他读书了。在启蒙老师王少诚的劝导下,母亲咬着牙借了点钱,送王梓坤到十里外的固江镇高小读书。
年幼而饱尝艰辛的王梓坤,决心要为穷人发愤读书。每天上学、放学的路上,他背着书包,一手拿着一本书,边走边看,有时背诵课文,有时默记数学公式,思考数学习题,这十多里蜿蜒的山路成了他自习的大课堂。他干农活到半夜,还要抓紧时间看一一二个小时的书。功夫不负苦心人,两年多的努力,换来了各门功课的优异成绩,数学还夺得了 120 分!
高小毕业了,王悸坤考取了省立第五中学,可是没有钱缴学费,他请求缓缴。班主任是一位严厉的女教师,但她对这个迟迟缴不起学费的王梓坤, 却越来越喜欢。她注意到,这个学生穿的是母亲织的土布衣服,衣着破旧却很整洁;人很聪明。又非常勤奋;不仅成绩优秀,而且助人为乐。对这个品学兼优。作文写得漂亮,数学总考第一的独占鳌头的优等生,她怎忍心因缴不起学费而把他赶出校门呢?这位女教师爱生爱才,她要求学校一次又一次免去了王梓坤的学费。王梓坤明白,只有更勤奋地学习,以更优异的成绩才能报答老师的恩情。他学习更刻苦了,对老师更尊敬了。就这样,王梓坤在没钱缴学费,没钱买参考书,没钱买煤油的情况下,以优异的成绩念完了三年初
中。
王梓坤在中学时代的生活是极为艰苦的。整个初中没有用过钢笔,一直用毛笔写字,他用的第一支钢笔还是念高中时一位同学送的。连英语词典也没有钱买,他花了一个暑假时间,闲白纸抄好、装订成一本英语词典。同学问他为什么抄?他说这对记忆单词有好处。王梓坤勤奋好学的精神博得了同学的尊敬和喜爱,但他对生活中的小事从不计较。同学们不知道他妈妈织的一块黑粗布头,是他用来洗脸的“毛巾”,常拿去抹桌子、擦玻璃。淬坤发现了也不好意思去阻止,只好偷偷把它洗干净,晾在不惹人注目的地方。这小小的不愉快,很快被学习上取得的欢乐冲淡了一一在知识的海洋里,他一次又一次得到满足,一次又一次找到了欢乐。
王梓坤从小就很有志气,人穷志不穷,生活再困难也不接受别人的馈赠。他认为青少年要胸怀大志,要靠自己去闯,要勤奋读书,学好本领,将来才能报效祖国。他对欺压百姓的国民党嫉恶如仇,经常在墙报、校刊发表抨击国民党腐败的“时论文”。他向往着没有人剥削人、没有人压迫人的新社会。
王梓坤在初中时代就建立了远大的奋斗目标。他养成了早起早锻炼的好习惯,经常跑步、打球,参加各种体育活动。早上锻炼的习惯。使他有充沛的精力学习;强健的体魄,为后来从事艰苦的科学研究创造了条件。他在初中时代注意全面发展,没有偏科思想,他认为初中阶段是打基础的,应把各门功课学好。他对每门功课都很有兴趣,不仅数理化学得好,对语文、英语也很喜欢,还爱好音乐,二胡拉得很好,曾在学校登台表演过二胡独奏。
王梓坤在初中时代就善于在知识的海洋里寻找学习的乐趣,在逆境中寻找拼搏的乐趣,在贫困中寻找人生的乐趣。他瞄准着科学的高峰,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去攀登。他的坚毅性格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在初中阶段就逐
步形成了。王样坤后来成为著名数学家,这与他在初中阶段养成的良好习惯是分不开的,王梓坤的成才道路是从初中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