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科学,追求真理——记谈家桢中学时代二三事

张丽珍

说来也许个人难以置信,遗传学家谈家桢教授从小学到大学都是在充满着宗教迷信色彩的教会学校里度过的。他就读的宁波斐迪中学把圣经作为必修课,圣经课的考核满分为 200 分,其他课程 100 分力满分。谈家桢学习其他课程都很认真,成绩不错,唯有圣经课,越学疑问越多。圣经的第一部分是“创世说”,记述了上帝的“丰功伟绩”:上帝在一个礼拜中,第一天创造了什么,第二夭创造了什么,一直到第六天创造了亚当和夏娃,于是世界上有了人类。第七天,上帝要休息了,人们感谢上帝的恩德,就去做“礼拜”。谈家桢也常常去礼拜堂,他看着善男信女们对上帝那股虔诚劲儿,心里直想笑。他不相信有上帝存在,尽管教会学校无时无刻不在灌输宗教意识,他却坚持不入教。那时候,学校为吸引同学入教,规定入教者可以免交昂贵的学费,可以享受奖学金,平时还对教徒施些小恩小惠:糖果啦,点心啦什么的。这些诱人的赏赐还真吸引了不少学生入教,可对谈家桢没有一点诱惑力。一天,曾经把谈家帧介绍到教会学校的亲戚专程赶到学校,规劝他说:“家桢, 你为什么到现在还不入教啊?”谈家桢笑笑说:“爸爸不同意,我有什么办法呀!”亲戚也信以为真。其实,在英国邮局当小职员的父亲,哪有时间去管儿子入教不入教的事呢!

中学时代听惯了“上帝造人”的说教的谈家桢,长大后竟然成了生物遗传学家,这似乎是不可思议的,其实不然。正是亚当、夏娃等无稽之说使谈家桢对上帝产生了怀疑,萌发了对生物科学的向往,并越来越强烈。他固然不相信人是上帝创造的,但“人是谁创造的呢?”当时他的确不知道。这个疑团不解开,他是不甘心的。为了将来能准确地回答这个问题,他不放过一切学习机会。教会学校每天早晨要作祈祷,谈家桢就用英语背诵圣经、唱圣歌,很快他就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为以后学业上的深造打下了坚实的外文基础。

频频说教没有动摇谈家桢追求科学、追求真理的信念。每每谈到当年的教会学校,谈家桢总是风趣地说:教会学校教会我文化知识,也教会我反抗。教会学校是帝国主义在中国办的所谓慈善事业。他们一方面高唱博爱、忍耐的圣歌,一方面加紧对中国的侵略。帝国主义竞相在中国瓜分领土,英租界、法租界等把上海城分割得支离破碎,而宗教宣扬的正是要忍耐这种宰割。面对宗教这个精神鸦片的毒害,谈家桢没有被麻醉。 1925 年 5 月 30 日,上海工人爆发了震撼世界的反帝爱国运动。谈家桢和一些进步学生也积极行动起来,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声援上海学生爱国运动。谈家桢是活跃分子,又有一定的组织能力,被同学们推选为学生领导人。顿时,标语、传单、声讨帝国主义侵略罪行的战斗檄文,成千上万学生的示威游行,使得整个湖州城怒吼了!谈家桢又和同学们一起,满怀爱国热情,到农村去发动农民起来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当时正值六月暑天,他们头顶烈日.奔走呼号。由于农村卫生条件差,他们的饮食起居又不规律,谈家桢不幸染上了伤寒。这在当时是很危险的疾病,幸亏治疗及时,才免于一死。大病初愈,谈家桢赶回学校, 爱国学生运动的高潮已经过去。 60 多年后的今天,谈家侦教授还为其“不彻底的革命性”而自责呢!

1926 年,谈家桢中学毕业了。学校免试保送他到苏州东吴大学。在选择专业时,那股要探索生命科学真谛的欲望驱使他选择了生物专业。大学三年

级时,他第一次读到达尔文的“物种进化论”,大有茅塞顿开、耳目一新之感。多年寻找“人是谁创造的”的答案终于找到了:人是从类人猿进化而来的,他终于明白:不是上帝创造了人,而是人创造了上帝!

从此,谈家桢立志,将毕生的精力献给生物遗传学。半个世纪以来,谈教授用中英文写作的学术论文有 100 多篇,还翻译了大量的国外学术论文。谈家桢在国际生物界享有很高的声誉,特别在继承发展他的导师摩尔根遗传学方面有杰出的贡献,被称作是“我国遗传科学的奠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