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神兼备写肖像

晏建东

画家画人物肖像不但要求形似,更讲究神似,追求的是画出人物的神采, 使之栩栩如生。写作中对人物肖像的描写也是如此,好的肖像描写能使人读来觉得呼之欲出,跃然纸上。但是,同学们写作文时,若写肖像,多半爱在文章的开头出现,且往往是从头到脚全面地展开其面容、身材和衣饰,以为这样就能给人留下全面而深刻的印象。其实,这种单纯静止的肖像描写总难免单调刻板,有形无神,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那么,怎样描写肖像才能做到形神兼备呢?

高明的作者总是避免对人物肖像作孤立静止的描写,而是随着人物的言行或情节的展示来逐步展示其面貌。或粗笔勾勒,显示人物身份;或再三细描,表现人物精神;或抓其重点,揭示人物性格;或前后对照,突出入物变化。有时作旁观者进行直接描绘;有时又借他人的眼光或语言,间接反映人物的特征;有时还可作漫画式的勾画,透出人物的灵魂⋯⋯

先请看鲁迅先生对藤野先生肖像的勾勒:

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寥寥几笔,就活画出一个学问渊博、治学严谨而平易近人的先生形象。

阿累在《一面》中写过鲁迅的肖像,却是不厌其烦地再三细描,从中景到近景再到特写,反复强调鲁迅先生“黄里带白的脸色,瘦得教人担心”, “寸把长的头发”“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和“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似的胡须”,使读者深切地感受到鲁迅先生献身革命事业的崇高品质和顽强意志,形神兼备地表现了人物的气质和精神,使人受到强烈的震撼。

我们再看《故乡》中鲁迅先生对闰土的肖像则进行了前后对比,反映出人物的巨大变化,深刻地表现了旧中国贫苦农民悲苦的命运。少年时候,闰土是“紫色的圆脸,头顶一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而 20 余年后的中年闰土,却已变成了这副模样:

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紫色的圆脸,已经变成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巨大的变化不仅表现了岁月留下的印痕,更表现了生活的艰辛和由于受剥削受压迫而造成的精神疲惫和麻木。这不能不令人感到悲哀和怨愤!

至于具体的表现手法,有时作者作为旁观者进行直接描绘。如《第二次考试》中写陈伊玲:

她掩饰不住脸上的困倦,一双聪颖的眼睛显得黯然无神,那顽皮的嘴角也流露出一种无法诉说的焦急。

有时又借人物的眼光或语言来间接地表现。如《老杨同志》:

广聚跟小元抬头一看,见他头上箍着块白毛巾,身上是白小布衫深蓝裤, 脚上穿着半旧的硬鞋至少也有二斤半重。

这里借用广聚和小元的眼光来写老杨同志的肖像,既表现了老杨同志俭朴、忠实,和群众打成一片的性格,又透露出广聚和小元看不起劳动人民的肮脏心理,可谓是一箭双雕。

有时用漫画式的夸张笔法,更能收到奇特的效果。如《卖蟹》中写“过

滤嘴”的肖像:

在等着买蟹的人中间,有一位出众的胖子。他倘若低头看,断然是看不见自己脚尖的,中间隆起的那部位,会把视线挡住。稀稀拉拉的花白头发, 整齐地朝后梳拢着,蘸了水,没有一根错乱的。白皙的脸上,看不到一条皱纹,像刚出锅的馒头。

这里用夸张的手法写隆起的肚子,整齐的头发和胖脸,鲜明地画出“过滤嘴”由于养尊处优而保养得很好的体态和洋洋自得的神情。尽管这时他还是刚刚出现在读者面前,但却足以使人产生一种厌恶感了。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肖像描写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然而不管从哪个角度采用哪种手法,都应根据刻画人物的需要来安排,都要为表现主题思想服务,单纯为写肖像而写肖像,孤立静止地写肖像是不可取的。我们要经常借鉴别人成功的经验,掌握一些肖像描写的方法,勤写多练,坚持不懈,把人物肖像写得形神兼备,写出栩栩如生、丰满感人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