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一:保守党人自己说

因特网络是一种时尚。万维网是一种时尚,一种有趣的时尚。因特网络原来有 10~15 年是一种严肃的通信媒体。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它的史前时代, 真正的因特网络还没来临呢。一旦有人能提出真正有用、跟我们现在看到的完全不一样的应用时,现在这追求玩乐和游戏的时期就会过去。乔治·欧威尔的小说《去码头的路上》(The Road to Wagon Pier)说得很清楚,30 年代比今天更是科技密集的时期。在那时期,科技彻底改革了日常生活,改变的方式又正是人们需要的。真正重要的科技,能使日常生活不那么痛苦,使之更愉悦,随时节省力气,而不是现在充斥的无聊享乐和游戏。等到因特网络能对美国文化和社会做出真正贡献时,人们将认不出它的样子,而那将借助于与今日我们所见完全不同的软件。

因特网开始对人们真正有意义的时候,是它能为人解除日常生活中必须要处理垃圾信息的负担时;因特网真正有意义,是当我能完全依赖它储存我现在储存于磁盘的数据时;是电脑变成一个完全透明的物体时。我插上电脑插头,透过电脑看见对我有意义的各种东西,于是我的整个信息生活都在线上,按时间顺序排列,任何信息可以一找即得。对我有重要性的所有文件和信息点滴都由因特网络维护,且有足够的可靠性,即使把电脑插头拔掉,用铁锤把它击碎,文件与数据也不会有任何影响。我可以随时走到任何电脑前面,用它处理我的生活和我的信息。到那时候,随身携带膝上型电脑的人, 开始被认为是怪人。

因特网络开始对人们有意义的时候,是当我跟外界的所有信息传递都是经过它时。我购买一个物品,可以在因特网上找到使用说明,我所有的账单和信件也都经过它。我可以把照片和影像储存在它上面,它也是我的行事历和电子笔记本。这时候的因特网会很耀眼,但不会是虚拟现实,也不会是铺张的图像。它会是某种透明的东西,你很容易就忘记它的存在,而同时又无法想像生活里要是没有它会怎么样,像是家里的热水器。

因特网络上最重要的生财之道,是模拟电力公司或有线电视台的收费方式,提供用户每月付费的服务。我要租用一台服务器来管理我所有的文件, 我要把我所有的档案柜和书桌都丢掉,我完全不管用的是哪种类型的电脑, 我很高兴每月付 12.5 美元买到一种绝对可靠的服务。这家公司储存我所有文件,能够用各种神奇的方式搜索信息,能把文件传送到任何地方。然而,我们现在却不是往这方向走。必须要发生一次大转移才行。人们需要克制现在这种幼稚的兴奋心情,停止玩游戏,开始严肃起来。

关于电子报已经进行过大量的努力,失败的原因是它们跟印刷报纸比起来,并没能为公众提供任何值钱的东西。开发者没能理解,为什么老式报纸是一种伟大的科技。电子报上很可能有我愿意花钱买的东西。但首先,设计它的人必须要理解为什么纸张报纸是一种伟大的科技:它便宜,可携带,可以放在皮包里。我可以把它摊开在桌上,一面喝咖啡吃点心一面看。我可以翻看浏览。如果我有一张电子报,就得放弃这些好处。任何一家公司想用电子报赚钱,就必须拿出不同的货色来。一个看来像是《纽约时报》的页面是不行的。

我想看到的电子报是有多个透明层次的,每个层次以不同的速率展开。最上面的一层是最新的消息,而我可以一层层往下走,要走多深都可以,走得越深,信息越详尽。它有特色,我可以几天或几星期不看它,然后可以倒卷或快速向前搜寻这段时间。希望它能让我闭起眼睛阅读它。如果我一天工作很辛苦,就可以躺在沙发上,闭上眼睛,用耳机来阅读电子报。或许这些功能现在不能为一家新公司赚到亿万美元,但如果有人开发出能赚钱的电子报,一定是想到了跟现在不同的产品概念。

电脑和信息界最常讨论的问题,就是如何以新方式组织信息。在一向以历史为研究重心的耶鲁大学,我们正在研究一种不同界面,称作模糊时空界面(fuzzy space—time interface)。这种界面运作的方式是,你在电脑上看见一份世界地图,你指定一个你有兴趣的区域。如果我对 14 世纪的巴斯克人剪羊毛技术有兴趣,我就把巴斯克人居住的地区圈起来,拿一只摇杆把时间往前推移到 14 世纪。然后我用键盘输入想查询事物的关键字。这界面有一个类似自行发掘关联(heuristic)的数据库,而根据我所专注的时空和关键字,它就会为我显示一些点,每个点代表一个文件,并利用颜色来表示,这文件相对于我的描述是接近主题或是离题的。有意思的是,我不但可以利用这界面来组织文件,也能借以组织人。假如在东京有个巴斯克牧羊业的专家, 他也会出现在上面,而我能找到他的名片,发送一封电子邮件给他。这模糊时空界面会不会赚到亿万美元?有可能。它是新的、不一样的东西,它后面有个理念。

今天我们在因特网络上看见许多图像数据库,图像的品质通常很差。为什么人们会对线上美术馆和博物馆有这么大兴趣?为什么微软、还有其他许多公司投下这么巨大的投资?我没法理解,为什么这些厂商会把艺术作品放到光盘上,因为图像的品质实在是低劣得可怜。你只要花两美元,就可以买到一盒儿童蜡笔,它画出来的彩色细腻程度,胜过任何 5000 美元的监视器。在因特网上我们在看到一些老的理念,并不尽适用于新科技。这里有一片理念真空:太多人,在太兴奋的状况下,花费太多的时间玩耍,太少时间思考。

使用因特网和万维网的是什么样的人?这是什么样的族群,他们对于国家、世界、文化的活动一般是如何?说女人不喜欢电脑似乎是很偏狭的讲法,

但事实上她们就是不喜欢,而这议题正是无比重要的。事实就是没有多少女学生专修电脑科学,在这一行业中女性的数目也很少,即使有许多人用尽方法了,也没能让更多女性进入这领域。15 年前《时代》周刊上有一篇报道说到,观察那时方兴未艾的电子游戏店面,可以看见只有男孩子在玩,没有女孩子。这篇报道用一种严肃、自以为神圣的口气说,专家们正在研究,如何能让女孩子们也去玩电子游戏。我的反应是:她们凭什么要去?她们没有受这世界吸引,至少绝对没有到男性受吸引的程度,而这也是电脑世界为什么是这样一个精神荒漠的原因之一。大部分稍有素养的男人,在有女人的环境里觉得比较快乐。电脑社会的问题之一,就是它不仅几乎是一个完全的男性社会,而且还是一个小男孩社会,是过去半世纪以来持续进行的社会儿童化过程的一部分。

从我的角度来看,电脑令人担忧之处,是它如何放大了我们最恶劣的倾向。电脑让我们更容易做不良的事,很不幸的,那些是我们本来就有倾向去做的坏事。看看教育吧。20 年来,中小学一塌糊涂,教师无心教导学生专心他们不想学习的东西,于是基本技能受害。有了电脑,你就可以说:“别管那些基本的东西了,拼字检查软件可以检查拼字,文法检查器可以检查文法, 一个绘图软件可以让你的图画像样,而智能型的数据库可以替你作研究。” 结果我们造就出没受教育的白痴。

在电脑群体里,我们为自己辩解,相信 80%的人都笨,都没法正确使用软件,我们那些没跟上最新软件发展的友人和同僚简直愚蠢,或缺乏技术或科学知识。一个绝佳的例子就是微软发行的一个烂软件。称作 Bob,教导人们如何使用一个早期的 Windows 版本。它利用卡通人物,而它所传达的讯息是:如果你不会用 Windows 3.1,那么你就是笨人,活该被当作小孩子对待。

社会中总有天性保守的人存在。他们不喜欢机器,将来也不会喜欢。他们可能是非常聪明的人,对于他们来说,电脑的世界可能或永远也不会是一个能令他们完全满足的世界。除了这 35%的人以外,还另有 35%的人把电脑用得烂熟,但也认识到电脑软件都很烂,硬件和软件设计都不良。他们认识到,整个电脑世界建立在一个很原始的基础上:他们不应该为兼容性伤脑筋, 不应该为他们的磁盘备份或磁盘格式伤脑筋。消费者如果认真起来,是不会容忍任何一件这样的事情的。

有些人把万维网当群体空间使用,在万维网寻求友谊、伙伴和临时陪伴, 这些人原本在跟别人面对面打交道的能力上就有问题,因此才转向这样遥遥与人相处的办法,遥控式的。一个群体不是由一些无血无肉的语言陈述所组合起来的,毕竟我们的沟通行为中最重要的乃是情感交流,而人类常常不用文本作为沟通情绪的工具,却是用情景基础(subtext)。在人类群体中,形体通常无关紧要,对于人类思维最关键的,乃是人类情感沟通的情景基础。这可不是什么随文注解一类附上去的东西。可惜太多电脑科技从业人员不了解这一点。他们把认知当作这边一个盒子里的东西,而情绪是那边盒子里的东西。事实上,没有情绪就不会有思想,没有情绪也就没有真正沟通——让我们能认出其他人类、理解沟通内容精髓之处的那些微妙情绪。这些,线上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