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欧盟外延扩大对中——欧贸易的影响
(一〕扩大对贸易的现实影响
中国与欧盟的贸易关系长期以来基本上发展良好且迅速。中国是欧盟的仅次于美国、日本和瑞士的第四大贸易伙伴③。1995 年 7 月 5 日欧盟委员会公布了《中欧关系长期政策》,表示将加强欧盟与中国在贸易、经济合作和其他方面的合作关系。应当说,中国与欧盟的贸易关系从长期看,前景是光明的。然而在近期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欧盟外延扩大对中欧贸易的影响就是其中之一。
欧盟自 1994 年进入经货联盟第二阶段以后,在外延扩大方面加快了步
伐,奥地利、瑞典和芬兰已在 1995 年 1 月 1 日成为欧盟正式成员国。外延扩大的步伐并没有就此放慢,上耳其、波兰、匈牙利和捷克都可能在本世纪结束前后成为欧盟的新成员。欧盟外延的扩大,一方面表明其对周边国家吸引力的加大;另一方面也将对国际贸易产生重大影响,对于中国和欧盟的贸易发展的影响也不可低估。
按照欧盟的基本原则,一国加入欧盟必须接受欧盟的现行政策。因此, 欧盟的一些不利于中欧贸易关系发展的做法,必然影响到中国同这些新成员国原有的良好贸易关系。
第一,欧盟的贸易保护措施对中国与新成员国的贸易有不利影响。欧盟在大市场建设及完善过程中,曾公布了一系列不利发展中欧贸易关系的政策法规,如继续各中国列为非市场经济国家,限制或禁止中国某些商品进入欧盟市场。欧盟外延扩大后,这些政策法规即自动延伸至新成员国,从而使中国与新成员国原先良好的贸易关系立即受到损害。例如,根据欧盟理事会第517/94 号法规规定,包括丝麻制品在内的 15 种纺织品被可入数量限制,19 种被暂时停止进口,而原来某些新成员国例如芬兰在此方面的限制则较松; 对中国向欧盟出口的手套、鞋、陶器、瓷器、玻璃器皿、汽车、收音机和玩具等 7 种工业品,规定苛刻的数量限制,而这在某些新成员国如芬兰原来都属不设限商品①。
第二,共同关税政策的影响扩大化,例如,瑞典原对进口自行车每辆仅征 1 美元关税,但从 1995 年起则要征收 17%的进口关税。①类似这样的问题将极大影响欧盟新成员国同中国贸易关系的发展。
第三,欧盟农产品优先原则将影响新成员国与中国贸易关系发展。欧盟对来自于外部的农产品一贯施以严格限制,而内部农产品则享有自由流通的优势。外延扩大之后,老成员国的一些农产品将在新成员国市场上同中国产品展开竞争,并处于优势地位,新成员国与中国的农产品贸易将受到影响。例如奥地利、芬兰和瑞典每年需进口加工蘑菇或蘑菇罐头约 12000 吨,原来的一项重要进口来源为中国产品。现在这一产品的主要供应商则主要来自法国、西班牙和希腊。中国蘑菇罐头将受严格的配额限制。
(二)中国欧盟贸易前景
1995 年欧盟公布的对华长期关系政策和亚洲新战略,表示要加强欧盟与
中国的贸易与经济合作。1995 年 5 月 26 日,欧盟副主席布里坦向欧洲商人发出呼吁:“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不断上升,欧洲应该采取更为积极的行动, 抓住机遇,开展对华合作”。②欧洲议会外交防务委员会委员莱奥·廷德曼斯 1995 年 3 月访华时曾说,“欧洲正在考虑如何发展同中同的关系,因为没有中国事情便很难办”。③1995 年 10 月欧中混委会在布鲁塞尔发表联合新闻公报,指出“双方一致认为应该加强双边经贸领域的合作,以使中欧经贸关系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④
上述所引种种,都能看出欧盟对发展与中国的贸易与经济合作关系是很重视的,因此才有亚洲新战略和对华关系长期政策。然而重要的是采取行动。
但是,在目前的中欧贸易中仍有许多障碍。据报载,欧盟部长理事会 1995 年 10 月拒绝了欧盟进口商关于1996 年再增加 4400 吨中国蘑菇罐头进口配额的要求;4400 吨的配额量在欧盟总的蘑菇加工市场中仅占 1%;欧盟方面一有关人士称,欧盟如果批准这一要求,对于改善与中国的贸易关系可能会有帮助,但要是否决了,不管欧盟领导人在改善与中国贸易关系方面做出怎样的姿态也都将是一纸空文。①1996 年,欧盟给予中国的手套、鞋、瓷餐具、陶餐具、汽车和收音机的配额,均有不同幅度的缩减。②
应当指出,积极发展欧盟与中国的贸易、经济合作关系,不是仅仅对某一方有利,而是互利互惠,共同前进的。欧洲联盟欧洲委员会委员弗林 1995
年 9 月访问北京时,对《中国贸易报》记者表示,欧洲商人已经认识到中国广阔的市场和巨大的潜力,“中国处于变革之中,中国是一个优良的市场, 而优良的市场会创造大笔的生意。”③
应该说,中国与欧盟经贸关系发展的前景是光明的,但绝不是一帆风顺的。欧盟委员会主管中国事务的吉约姆,霍夫曼、1995 年 7 月 24 日在布鲁塞尔对中国学者说,如果说过去欧盟对华政策只是满足于简单声明的话,那么“中欧关系长期政策”则是行动的政策和行动的纲领。然而他又强调,欧盟对华新政策是长期性的和战略性的,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渐进的和积累式的。并且,中国方面还要进一步开放市场、放宽国家对外贸和金融的控制, 以便让欧盟的商品和资本有更多的机会进入中国市场。”④
对于中国出口厂商来说,重要的是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改进经营方式, 抓住市场机会,不遗余力,开拓欧盟市场。一些有条件的企业,更应该着力开展国际化经营,在欧盟市场上就地设厂、就地生产、就地销售。从当代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的发展趋势看,企业的跨国经营为不少国家所采用。它对于打破某些国家的贸易壁垒有着重要意义。
从另一方面说,对于欧盟这样一个充满政治色彩的区域一体化组织,为实现其政治目标,扩大其在全球的影响,也会采取一些实际步骤,改善同我国的关系。但无论如何,也要清醒地看到,欧盟正以经济为手段,实现其圈
占势力范围的战略意图,其战略重点仍在欧洲。加强中国自身实力,是对外开放的基础,也是发展中国与欧盟经贸关系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