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术与兵力的变化

  1. 战术

罗马王政时代初期的战术,已不可考。至王政后期,希腊甲兵方阵战术传入,使罗马从军队组织到武器装备,以及战术的运用,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了希腊的影响。当时,罗马军团采用大型方阵作战,每一方

① 蒙森:《罗马史》;转引自富勒《西洋世界军事史》,台北军事译粹社 1976 年版,第 113 页。

阵由第一、二、三等级的 60 个百团构成,人数在 6000 左右,皆持长矛,

纵深 8 横列,前 6 列为重装步兵,后两列为轻装步兵。四、五等级提供

的轻装步兵配合方阵作战,其人数在 1200 左右。方阵两侧为骑兵,前面有轻装步兵的散兵线。整个阵势人数约为 8000。从战术角度看,这是一种步骑混编的密集作战队形,其战术基本点立足于“震荡冲击”,没有后备队,力量来自爱国主义和严格的军纪,由于队形较呆板,不适应起伏不平的地形,故常被萨莫奈人和高卢人所打败。但罗马人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实行了新的战术。

卡米路斯军事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军团制改革,它带来了战术上的更新。首先,它以年龄、受训程度及经验原则取代了根据财产资格配置战士的原则。重装步兵,亦即真正的军团部队,排成三线:第一线枪兵为最年轻的战士,第二线主力兵是有经验的壮年士兵,第三线后备兵是久经沙场的老兵。每线由 10 个中队组成。其次是小战术单位化,即中队,

一军团由 30 个中队组成,但诸兵种中队编制不一。枪兵、主力兵每中队

120 人,后备兵每中队 60 人。每一中队为一小方阵,通常纵深 6 列,每

列 20 人,两人间隔约 1.8 米,正面宽约 36 米;各中队间隔约 36 米。第二线各中队布于一线各中队间隙的后面,可向前填补空隙,也可向左右移动,加强一线纵深。第三线与二线间隔距离稍远一些,由 10 个中队组成,是整个方阵的决定性力量。通过这两点变化,使每个人的能力和经验可得到充分发挥,加强了机动性、灵活性。每一军团配有 1200 名轻装步兵,他们以户籍为标准,不依年龄分类,布阵时列于正面和两翼,成散开队形作战。每军团还有骑兵 300 名,分为 10 个小队,一般布于两翼

侧。整个军团成阵,正面约 720 米。每一军团编制为:

枪兵⋯⋯⋯十中队(各 120 人),共 1200 人

主力兵⋯⋯十中队(各 120 人),共 1200 人

后备兵⋯⋯十中队(各 60 人),共 600 人

轻装步兵⋯六十小队(每队 20 人),共 1200 人

骑兵⋯⋯⋯十小队(各 30 人),共 300 人总计步兵 4200,骑兵 300。但此数字不是绝对的,实际上军团兵员在 3000~6000 人之间波动。

军团成阵作战时,两翼和正面的轻装步兵最先开仗,掷标枪,然后撤退,枪兵进入战斗,每人先投两支重投枪,而后以剑拼杀;若被击败, 则退入第二线各中队间的间隙处,与主力兵一起对敌;第二线发生危机时,决定性的后备兵始加入战斗。由此产生了罗马的一名谚语:“事情发展到后备兵了,”亦即说事陷险境了。

古罗马的三线方阵是西方冷兵器时代最为完善的战术,恩格斯曾予高度评价:“罗马军队提供了在尚不知如何使用火药的时代所发明的最完善的一套步兵战术。它保持重装步兵和密集编队的优势,还做到:各个小的单位具有机动性;能在起伏地上作战;依次配备成几线,一部分用于支援与替换,一部分用作强大的预备队,最后,采用了一种比斯巴达的训练方法目的性更明确的单个士兵的训练方法。因而罗马军队战胜了同他们作战的一切军队。”①

扎营也是罗马战术的一个重要方面。营地有临时与经常两种,经常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4 卷,人民出版社 1964 年版,第 18 页。

性营地相当于今日的兵营;临时性营地主要用于行军或出征。宿营有严格规定:早晨开始行军,下午扎营,晚上休息;次晨,闻第一次号声士兵卷起帐篷,第二次号声收拾行装,第三次时开始行军或出征。扎营既能防敌偷袭,又可作为休整、出击或战败藏身的据点。对此战术蒙森曾评论道:“彻底的设防营地体系使罗马人在战争中,可以获得攻守合用之利。他们可以依照环境而决定接受会战,或是拒绝会战。而在接受会战时,他们可以在营塞防壁之下作战,正好像在城墙之下作战一样。”①罗马攻城技术和战术的进步直接受惠于希腊化时代。首先是破城锤

(意即牡羊),这是一根很长的大木梁,头部包以铁片或青铜片,状如羊头,但也有尖状和圆状的。攻城时,或由数名士兵抬着直接撞击,或悬于木架,通过士兵推动猛闯。活动攻城塔底部有轮可以移动,下层装有破城锤,上面几层有投掷器和轻装战士,他们射箭或擂石以驱散守城之敌;最大的活动攻城塔还装有跳板,士兵可以从上面冲上敌墙。此外, 攻城战术还有弩炮(发射标枪、石块或长箭)、挖地道、火攻等。其中火攻战术不仅用于攻城,也用于野战,如将麻片蘸油系于长竿之上点燃, 对付大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