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尼拔战略战术得失

汉尼拔率卒不及三万,面对十数倍于己之敌,纵横意大利半岛 16 载, 所战皆捷,使罗马人闻风丧胆,这不能不归功于其战术天才。他善于学习,布阵之时,既发挥亚历山大骑兵的战术,也吸收了罗马军团方阵的优势,步骑协同,威力非常;他善于判断敌情,击其弱点;精密计算, 有备无患;指挥灵活,善出奇谋;利用地形,出敌不意。这使他成为一位能够应付任何环境的将才。波利比乌斯评论道:“对于罗马人和迦太基人所遇到的一切命运,不管是好是坏,其起因只能是汉尼拔这一个人和他的一颗心。这个人的影响是太巨大,简直是惊人,他的心可以适合于一切人力范围之内的任何工作。”①蒙森也认为,“他喜欢采取偏僻和出人意料的路线,埋伏阻击和所有的一切计谋对于他都是家常便饭。他对于对方的性格,喜欢作极谨慎的研究,这也是前无古人的。他组成了一个当代无双的谍报系统——甚至于在罗马城内,他也经常派有侦探—

—所以他对于敌人的一切计划,都能经常获得情报。他本人也常常化装和戴着假发,亲自去搜集情报。在这个时代的历史书中,几乎每一页都可以证明他的军事和政治天才。”②另一方面,罗马战争观念的呆板、机械,也使他的天才得以发挥尽致。罗马在统一意大利、与蛮族作战的过程中,取胜全赖罗马方阵这一卓越战术,纯粹依赖士兵的勇气、纪律和训练,至于将道,则聊胜于无。他们的统帅,不要求经验、能力、熟识地形、指挥灵活等将才,只需善于调换一些战斗队形即可。这种军事教员式的将领显然不是长于兵事的汉尼拔的对手。

汉尼拔是一位天才的战术家,这无可非议,但他不是一位卓越的战略家。汉尼拔制胜战略,在于瓦解罗马盟邦,在其四周联成一个敌视罗马的包围圈,迫使罗马投降。此本为良策,无可厚非。但也有不周之处, 此策的立足点,在于盟国对罗马不忠,他以为,自己大军一到,敌盟便会自然解体,这本身就有主观臆断之嫌。况任何良策,皆宜因敌而设, 顺势而变,不可固持一谋。坎尼之战后,此策虽有成效,但罗马的拉丁盟邦却无一叛离者,当此之际,汉尼拔就应当认识到,罗马联盟的力量首在罗马城,应当率兵攻陷之,如罗马城破,其盟国定不战自降。但他仍固守旧策,几度兵临城下而不攻,坐视罗马摆脱困境,恢复军力,诚如李维所论:“这个时间上的延误,已经挽救了这个城市和这个帝国。”

① 时间分别在公元前 200— 前 197 年、公元前 171— 前 168 年。

① 波利比乌斯:《罗马史》;转引自富勒《西洋世界军事史》,第 123 页。

② 蒙森:《罗马史》;转引自富勒《西洋世界军事史》,第 124 页。

①直至西班牙、西西里、卡普亚尽失,方幡然悔悟,却为时已晚。待小西

匹阿远征非洲成功,无奈引兵回国,致使纵横 16 载,终究劳而无功。撒马一战,敌方占有一切优势,败北亡命,非个人之力所能挽回,遂成为千古憾事。

有的学者以为,汉尼拔所以不攻罗马城,是“非不为也,乃不能矣”, 谓其无攻城之器,亦无攻城之卒。此论似不够全面,汉尼拔军确无攻城战具,但坎尼一战,罗马瘫痪,无力监视其行动,此时他声势大振,势如日当中天,完全有时间有能力赖盟国之力,修攻城之具,训攻城之兵, 但他一味墨守旧策,不思改更。由此观之,汉尼拔之功,成于其战术运用之精妙娴熟;汉尼拔之败,首在固持一策,不能顺势变通。因此,我们可以称他为天才的战术家、军事奇才,却不可视其为战略大家。

① 李维《罗马史》;转引自富勒《西洋世界军事史》,第 12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