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组织与武备

本时期各国军队的组织不尽一致,但一般说来,都有十人队、百人队、千人队、万人队等建制,如中国就有什长、佰长、千人之将、万人之将等编制。马其顿、罗马的军队组织与其战术密切相关,马其顿方阵和罗马军团,既是一种战术,也是一种军队组织单位。印度列国时代的军队编制较为奇特,其三三制是一种诸兵种的混合编制,一象、一车、三马、五步兵组成其最小单位“波特提”,以后每升一级,人员增添三倍,至其最大组织“阿克绍希尼”时,有象、车各 2 万余,马 6 万余,

兵 10 万余。

本时期的武器装备经历了铜制或青铜制到铁制兵器的发展,种类繁多,不下百种,仅《政事论》所载孔雀帝国的武备,即达 57 种,其他诸国也不下二三十种。依其作用可分为进攻类、军械类、防护类三种。进

攻武器中,最普遍使用的是弓箭和矛。矛长 1.5—6 米不等,马其顿的矛

长达 6 米;罗马人惯使短矛,长约 1.5—2 米,但重达 4—5 公斤,用以投向敌人,打乱其阵形,而后以短剑肉搏。亚述、波斯、印度最重视弓箭,其弓箭大且强劲,亚述的弓长 4 英尺,印度的弓更长,与持弓者身高相等,射箭时需坐在地上,以脚蹬弓背,方能拉开。其他国家的弓较小。弓为木质,弦多为牛筋,箭头呈菱形或三角形,金属制。在火炮发明以前,弓箭是最有力的远距离打击武器。此外,属进攻类兵器的还有大刀、剑、标枪、锤、战斧、弹弓、手力投石器等。中国的所谓十八般兵器,此时已基本齐备,其中戈、殳(shū)、钺等为我国特有,人们常以“干戈”指战争,足见“戈”的重要。防护装备包括衣甲与盾。衣甲有头盔、铠甲、护胫,中国甚至有全副的马甲,多为铜制或铁制。亚述、斯巴达和中国军队的衣甲在当时最为精良。盾多种多样:就其制作材料而言,有皮、木、藤、柳条等,金属盾较少,一般仅国王和高级将领配备;就其形状而言,有凸面、圆、椭圆、长方及半圆筒形等;就其大小而言,有护面护胸的小盾,亦有护全身的大盾。在使用盾方面,有两个国家具有特点:亚述的大盾需一人专门持掌;斯巴达前期的盾是挂在脖子上,后来才固定在左臂上。军械也颇为发达,《政事论》所载各种军械达 26 种,可分为攻城器械和守城装备两类,攻城器械有各种投石弩炮、投石机、投石器木塔、攻城塔、破城槌、云梯等。亚述人最早使用这类军械,其投石机能将 10 公斤重的石块投出 500—600 米。波斯、希腊、

罗马的攻城技术,大半继承于亚述,并有改进,希腊化时代(公元前 323

—前 30)的重弩炮,已能将 70 公斤重的巨石射出 300 余米。在守城装备方面,有吊梁、钉钉的滚木、守望塔等,叙拉古科学家阿基米得甚至发明了可以吊起敌舰的巨型起重机械和大型投石器。这些足以证明当时的军事技术已达到了较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