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术与诸阵法

①春秋车战。春秋时代,战争的基本形态为车战。其主要特点是凭借战车冲击,掩护步兵前进。作战时,双方战车列成车阵,而后交锋, 一方车阵乱,则很难重新排列,胜负即见分晓。因而春秋大战,诸如城濮之战、邲之战、鞌(1n)之战,一日即结束;鄢陵之战,不过两日。车战战术如下:

乘的战术。一乘甲士 3 人,步卒 27 人(春秋后期增至 72 人),其基本战术单位为:“攻车一乘,前拒(置于前面的步卒)一队,左、右角二队。”如图 1。

步卒战术。五人为伍,分别装备弓、殳、矛、戈、戟五种兵器,“长以卫短,短以救长”,“弓矢御、殳矛守、戈戟助”。五伍组成一小方阵。

车兵编队战术。一般为一列横队,如需布成两线,则后列战车对前列间隙处,以便行驶。车下徒兵排列,据地形而定:险地作战,则步卒在前,战车居后,如图 2;平地作战,则战车居前,步卒居后,如图 3。所谓“鱼丽之阵”,其创新在于改革车、卒排列之方式,战车前置,步卒则分散配置于车的左、右、后三面,车、卒互相掩护,车阵更显密集①, 如图 4。春秋初,诸侯抗王命的第一战,郑周繻葛之战,即依此阵取胜。

(图 1)(图 2)(图 3)(图 4:鱼丽阵)

整体而言,车阵部署一般为中左右三军成阵,左右两军列成两拒(两翼)。不过,其进攻队形有所变化,春秋初期是以车兵为主、步兵为辅的大方阵进攻;中期以车兵为主、步卒人数剧增的方阵进攻;末期则多以纵队进攻。

②战国步战。车战要求发挥整体优势,“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孙子兵法·军争篇》),故机动性、灵活性较差。至战国时期,步、骑兴起,铁兵器使用,尤其是弩的发明,使密集整齐的车阵渐败下风,为步骑兵的野战所取代。步兵战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步兵方阵,是魏舒方阵。公元前 541 年,晋将魏舒与狄人作战,因地形不利车

① 蓝永蔚:《春秋时期的步兵》,中华书局 1979 年版,第 179 页。

战,遂“毁车以为行”,临时改车兵为步兵列阵迎敌。其方阵由五个互相掩护的大方阵组成:“五阵相离(相互独立),两(前军)于前,伍

(后军)于后,专为右角,参为左角,偏为前拒以诱之。”其状如下①:

战国时,步兵战术可以孙武八阵为代表。(一)方阵,此为步骑攻战的基本队形,布阵时要求“薄中厚方(四周),”中虚方实,虚以张势,实以击敌,指挥位置在后阵。(二)圆阵,主要用于作环形防御。

(三)疏阵,即疏散的战斗队形。其他任何阵皆可疏散成此阵,其方法是加大行列间隔距离,多树旌旗与兵器并配以各种假动作,以示兵力强大。(四)数阵,即密集的战斗队形。(五)锥行阵,前锋如锥形的战斗队形,用于突破与割裂敌人。(六)雁行之阵,一种横向展开、左右翼向前或向后呈梯状配备的战斗队形。(七)钩行之阵,其正面为方阵, 两翼适当向后弯曲成钩状,以卫侧翼。(八)玄襄之阵,一种示形示声迷惑敌人的假阵。八阵各有特点,实战中运用何种阵法,需因敌因地而陈。孙子的布陈原则是“因地之利,用八阵之宜”,设阵时要有前锋, 有后援,以相互接应,同时,以 1/3 的兵力进攻,而以 2/3 的兵力扩大战果(《孙子兵法·八阵》)。

各种步兵阵均以“曲”为基础构成。曲为 200 人,含两伯;伯纵深 5

列、每列 20 人,或纵深 10 列、每列 10 人,或纵深 20 列、每列 5 人。因而,两伯构成的曲的方阵,根据两个伯的不同排列,也相应出现三种不同的形状。曲是步兵方阵的基本战术单位。

车兵战术。据《六韬·均兵》大致是:五车为一列,各列间隔 40 步,

左右两车间隔 10 步,50 车为一队,两队间隔 60 步。此为平地作战之法。

陡地作战时则左右间隔 6 步,各列间隔 20 步,10 车为一聚,聚与聚间隔

36 步,两聚为一屯。

骑兵战术。因地形不同而异:在平地,5 骑一列,前后相距 20 步, 左右两骑相隔 4 步,队间相距 50 步;在险地,前后相距 10 步,左右相距 2 步,队间相距 25 步,30 骑一屯,60 骑一辈。

战国时代,在一些重大战役中,并非使用某一兵阵,而是三兵种都列阵,协同作战。因而战争规模更大、更持久,战国七雄均能“具数十万之兵,旷日持久数岁”。齐以 20 万之众攻楚,达 5 年之久;赵以 20 万卒攻中山国,5 年始归(《战国策·赵策三》)。大规模的步骑野战和包围战取代车阵战术,更为灵活、机动,战争胜负不再主要取决于兵卒多寡,而取决于战略战术的正面运用。步骑兵的战术是热兵器发明之前最为重要的战术,对后世影响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