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学堂乐歌的萌生与兴起
学堂乐歌活动萌发于 1898 年维新变法运动。中国在 1895 年中日甲午战争中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改良派,鼓吹维新变法,主张效法日本,输入西方资本主义的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提出“清废八股”、“令乡皆立小学”,康有为还介绍了德国“举国之民,七岁以上必入(学校)之,教以文史、算数、舆地、物理、歌乐,八年而卒业”,倡以“远法德国,近采日本,以定学制”。由于维新变法不久就失败,这种主张未能全面实现。但在当时先后开设的南洋公学、西江师范、中西女塾等新式学堂中,已延请日本教习,在图画工艺课或体操课中附设了音乐唱歌,被称之为“乐歌”,学堂乐歌由此萌生,而“乐歌”也在此后成为对新歌曲的统称。
戊戍政变后,许多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的知识分子纷纷去日本留学,学习日本在引进西方科学技术、文化艺术方面卓有成效的经验。鉴于日本学校中唱歌活动普遍开展,并在学校教育、政治宣传和人民生活中起了很大的使用,他们认识到:“欲改造国民之品质,则诗歌音乐为精神教育之一要件”,“今日不从事教育则已,苟从事教育,则唱歌一种,实为学校中万不可阙者。举国无一人能谱新乐,实社会之羞也。”(梁启超《饮冰室诗话》),梁启超还对“唱歌”的歌词与曲调提出了较为切合中国实情的具体要求。其中一部分人由此对中国音乐文化的落后状况提出批判,如 1903 年《浙江潮》上匪石的《中国音乐改良说》就指出:中国音乐是“为寡人而非众人也”, “无进取精神而流于卑靡”,因而“古乐今乐二者皆无所取”;主张效法日本明治维新,输入西洋音乐以替代中国音乐;并建议“设立音乐学校”,“以音乐为普通教育之一科目”,“立公众音乐会”,“实行家庭音乐教育”等, 反映了当时革新派批判封建文化而不免失之偏颇的激进精神。
由于上述主张的倡导,并在日本有机会学得较为完备的西洋音乐知识, 于是一些留日学生中组织了音乐社团,进行乐歌学习和演唱活动,并有人到日本专习西洋音乐和艺术,开始作歌创作。如 1900 年起,先后到日本学习的萧友梅、曾志忞、高寿田、冯亚雄、沈心工、李叔同等人,都成为乐歌活动及后来开创中国专业音乐事业的代表人物。
1903 年起,由于清王朝为挽救颓势设置新学堂日渐增多,并普遍开设“乐
歌课”;而 1905 年为取缔中国留学生在日革命活动,日本政府强令大批留学生回国,这些留学生又多从事学校教育,在一大批新知识分子的积极活动和倡导下,全国各地的新式学堂几乎都开设了乐歌课,学校唱歌已成为当时社会文化生活中的一种新风尚,并在辛亥革命前后达到了高潮。辛亥革命成功后,首任民国政府教育总长的蔡元培命令废除封建教育制度,在新颁布的教育宗旨中规定乐歌为学校教育必修课程,更对乐歌活动发展起了极大的推进作用,出现了乐歌书大量印行,乐歌广为传唱的盛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