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地方剧种的迅速发展

辛亥革命后的京剧的改良运动,对秦腔、河北梆子、川剧、湘剧、婺剧、粤剧等剧种的改革、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秦腔的“易俗社”、河北梆子的“奎德社”,以及川剧的《戏曲改良分会》、《三庆会》,都对本剧种进行了改革,并使它们在四大声腔的交融中得到了提高。至“五四”以后,又有众多的地方戏曲成型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这些新兴的地方戏曲多来源于

民间歌舞、民歌小曲或说唱,如郿鄠戏、五音戏、花鼓戏、花灯戏、滩簧戏

(苏剧、锡剧、沪剧、杭剧等)、的笃班(越剧)、落子(评剧)等等,其中具有全国影响的有评剧、越剧等。

评剧约于 1910 年由河北“对口莲花落”,与东北的“蹦蹦”合流,并吸收京剧、河北梆子及皮影等戏曲剧目、音乐和表演艺术而形成的。评剧创始人、剧作家成兆才曾编写了近百出戏。其中如《杨三姐告状》等具有反封建意义的时事新戏,为评剧起了奠基作用,花莲舫、李金顺、白玉霜等著名女演员对其唱腔和表演进行了大胆改革,使之日趋成熟并一跃为具有全国影响的剧种。

越剧源于浙江嵊县民谣山歌,最初因以笃鼓和檀板击节,用帮腔伴唱而被称为“的笃班”或“小歌班”。1916 年起进入上海,至三十年代中期吸收京剧和绍兴大班等剧种的手法,改进表演艺术,形成了全由女演员演出的“绍兴女子文戏”。四十年代袁雪芬在进步文化运动帮助下对剧本结构、导演手法、舞台、化装、服饰及音乐等各方面进行大胆创新,编演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祥林嫂》等剧,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正式定名为越剧,之后又先后出现了诸如“袁(雪芬)派”、“徐(玉兰)派”、“傅(全香)派”、“尹(桂芳)派”、“范(瑞娟)派”等众多的流派,成为仅次于京剧的第二大剧种。

“五四”以后较有代表性的新兴剧种还有由坐唱“扬琴”发展而成的吕剧;源于民间歌舞“花鼓灯”、“采茶”的黄梅戏及楚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