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解放区的其他音乐创作
三十年代末,继冼星海的四部大合唱之后,解放区涌现了一大批大合唱作品。见于记载的即有郑律成的《八路军大合唱》,杜矢甲的《秋收突击》和《蒙古马》,马可的《吕梁山大合唱》,田涯等的《儿童大合唱》,张非等的《晋察冀民众四重唱》,鲁艺音乐系集体创作的《保卫西北大合唱》, 金紫光的《青年大合唱》、卢肃的《春耕大合唱》和《平原大合唱》以及吕骥的清唱剧《凤凰涅槃》等。在 1942 年文艺整风后大合唱创作曾一度沉寂, 但在解放战争时期又形成了热潮,先后产生了刘炽的《工人大合唱》、沈亚威等人集体创作的《淮海战役组歌》、时乐蒙的《千里跃进大别山大合唱》和陈大荧等集体创作的《进军大西南大合唱》等。这些大合唱基本都沿用了冼星海《黄河大合唱》的联曲体的形式,即将几首既彼此独立而又互相联系的歌曲,按照一定的内容顺序,多采用朗诵或说白作衔接,联缀组合在一起, 从各个不同侧面展示一个统一的主题内容。其中影响较大,较为成功的有《八路军大合唱》、《吕梁山大合唱》、《淮海战役组歌》和《工人大合唱》。
《八路军大合唱》作于 1939 年 12 月,包括六首歌曲,其中最流行的是
《八路军军歌》和《八路军进行曲》,它们与《炮兵歌》、《子夜岗兵颂》、
《冲锋歌》和《快乐的八路军》一起,从各个侧面表现了八路军的战斗生活, 并第一次以大兵团的形象展示了人民军队的雄壮军威与他们的爱国爱民之情。
作于 1939 年的《吕梁山大合唱》由《吕梁山礼赞》、《吕梁牧歌》、《吕梁山下》、《老百姓总动员》、《吕梁山的呼声》和《保卫吕梁山》七个乐章组成,具有浓郁的民间风味,作品通过抒情性和战斗性的不同性格段落, 及多种演唱形式穿插组合所形成的对比,描写了解放区人民美好的生活和英勇的战斗。
《淮海战役组歌》是把产生于淮海战役不同阶段的几首较好的歌曲连结起来构成的,包括;《序曲——争取更大胜利》(何方、俞频)、《向南进军》(龙飞)、《乘胜追击》(亚威)、《抢占运河》(陈大荧)、《涉水打碾庄》(龙飞)、《捷报!捷报!歼灭了黄伯韬》(亚威)、《挖工事》
(陈大荧)、《全歼黄维兵团》(张锐)、《狠狠的打》(亚威)和《歌颂淮海胜利》(张锐)十首歌曲,全面地反映了淮海战役中人民解放军摧枯拉朽锐不可挡的英雄形象和战斗风貌,其中《乘胜追击》和《狠狠的打》流传尤为广泛。
《工人大合唱》包括《一切为了胜利》、《铁路工人歌》《煤矿工人歌》、
《女工歌》、《工厂日夜忙》、《工人进行曲》和《建设祖国》七段。作品在统一性和连贯性及合唱的织体变化等方面,显得更为成熟,其中《工人进行曲》得到广泛传唱。
解放区这一时期还涌现了不少合唱歌曲。如李焕之的《春耕区》,郑律成的《伐木歌》,向隅的《红缨枪》,马可根据民歌编配的无伴奏合唱《黄河水手歌》和《变工队生队》等,都是各具特色的优秀之作。
但在解放区四十年代的音乐创作中,占有主要地位的还是歌曲创作。而数量最多的则是反映解放区军民新生活的群众歌曲,其中既有反映战斗生活的歌曲,如安波的《朱德投弹手》、李伟的《行军小唱》、晓河的《进击歌》、张达观的《军队和老百姓》、章枚的《黄桥烧饼歌》、陈强的《提防鬼子来抢粮》、张非的《让地雷活起来》等,以及解放战争时期产生的部队歌曲。如庄映的《说打就打》、朱践耳的《打得好》、一鸣的《我为人民扛起枪》等等。也有从各个侧面反映解放区军民丰富多彩、幸福欢乐生活的歌曲。如杜矢甲的《选举好人来当官》、张非等的《民主歌儿到处唱》、吕骥的《过了新年总反攻》、陈地的《过新年》、晓河的《参军小合唱》、崔牛的《朱大嫂送鸡蛋》、王钵的《村剧团》、李劫夫的《庆祝胜利》和沈亚威的《打个胜仗哈哈哈》等等。在这些群众歌曲中,大都富于民歌风味,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只有部队歌曲结合了铿锵有力的战斗风格,还常伴有“打”、“嘿” 等呼喊声,加强了战斗气氛。
歌颂党和革命领袖,以及革命军队和解放区的颂歌,是解放区这一时期歌曲创作中出现的新题材。音乐形式有的采用进行曲形式,如曹火星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马可的《毛泽东之歌》,以及何士德的《新四军军歌》和《新四军万岁》等;有的采用抒情性音调,如郑律成的《延安颂》等;有的则是民谣体的颂歌,如李伟的《朱德将军》、李劫夫的《天上有个北斗星》等。
新的天地和战斗的烽火,使解放区的爱情歌曲较之以往要求冲破封建枷锁、向往自由恋爱的爱情歌曲有了新的色彩。如郑律成的《延水谣》、《寄语阿郎》,彦军的《风吹荷花十里香》,梅宾和晓河用同一歌词写的两首《莫牵挂》等等,着意刻划的多为解放区新农村姑娘的形象,音乐优美纯朴,情感真挚朴实而又流露着羞涩。
这一时期解放区新民歌的大量产生及随音乐工作者向民间音乐学习的不断深入,使歌曲创作在体裁形式上得到开拓,一是具有民间风格的叙事歌曲更加成熟。如李劫夫采用民间分节歌创作的《歌唱二小放牛郎》、《狼牙山五壮士歌》和《忘不了》,以及徐曙运用北方大鼓表现手法的《晋察冀小姑娘》等,都是广为传唱的优秀作品。二是出现了载歌载舞形式的歌曲,如刘
炽的《胜利鼓舞》、陈志昂的《解放区的天》和梁寒光的《胜利舞歌》等, 都采用了民间歌舞的手法,表达了人们欢庆胜利的愉快心情和欢腾热烈的场面。
除此之外,还有反映中国青年形象的歌曲。如马可的《我们是民主青年》、丁辛的《新中国青年进行曲》和贺绿汀的《新中国的青年》等;塑造中国工人阶级英雄形象的,如马可的《咱们工人有力量》、吕骥的《铁路工人歌》、何士德的《人民先锋》和李曦的《矿工歌》等;为一些院校和革命团体写的, 如吕骥的《抗日军政大学校歌》、《鲁迅艺术学院院歌》、《陕公校歌》、麦新的《保育院院歌》等;各种纪念性的歌曲,如吕骥的《五四纪念歌》、李劫夫的《五月进行曲》、李航鹰的《七月进行曲》等,以及展望新中国壮丽前景的歌曲,如李焕之的《民主建国进行曲》、贺绿汀的《新民主主义进行曲》、刘行的《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等等。四十年代解放区的歌曲创作不仅数量多,题材广泛,并在学习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将体裁形式发展得更为丰富多样,体现了民族气质和时代精神,因而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
四十年代中,由于延安搞来了一架钢琴,叶剑英想方设法搞来了管弦乐队全套乐器,1946 年初延安成立了中央管弦乐团,由此解放区除民族器乐外,军乐和管弦乐也得到了发展。军乐主要采用流行的群众歌曲加以编配。如《解放军进行曲》(由《八路军进行曲》改编)、《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以及晨耕根据劫夫歌曲编配的《骑兵进行曲》、贺绿汀根据自作歌曲编配的《新民主主义进行曲》等。钢琴曲方面有瞿维的
《花鼓》、寄明的《农村舞》和《陕北民歌》等。小提琴曲则有刘守义的《月牙五更》及张锐的一些作品。管弦乐创作上有贺绿汀重新加工整理的《晚会》和《森吉德玛》,以及马可的《陕北组曲》,瞿维的《秧歌舞曲》,寄明的
《民歌联奏》,程云的《生产舞曲》,李航鹰的《翻身工人》和陈紫的《锻工舞》等。处于草创阶段的电影音乐也有一些形象鲜明,对影片画面起了衬托与配合作用的好作品,如何士德为故事片《桥》作的音乐,葛炎为纪录片
《烈士纪念塔》、苏民为纪录片《保育院》创作的音乐等。结 语
全国解放前夕,于 1949 年 7 月,在北京召开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这是“从中国第一次大革命失败以来逐渐被迫分离在两个地区的文艺工作者在今天的大会师”(周恩来《在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吕骥和李凌为此分别作了《解放区的音乐》和《国统区的新音乐运动》的专题发言。7 月 23 日,又成立了中华全国音乐工作者协会。从此,中国的传统音乐文化与新兴音乐文化事业的发展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