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沈心工、李叔同、曾志忞

在学堂乐歌的发展中卓有贡献的是沈心工、李叔同和曾志忞。

沈心工(1870—1947)自 1901 年起在南洋公学附属小学任教,执教二十

七年。他于 1902 年赴日考察教育期间。受日本学校普及乐歌的启发,在留学生中发起组织了“音乐讲习会”,研究乐歌制作,并创作了第一首乐歌《兵操》。1903 年回国后竭力提倡乐歌活动,他不仅在本校及务本女塾、龙门师范、沪学会等处教授、推广乐歌,并偕同务本女塾创办人吴畹九在 1904 年主办“乐歌讲习会”,教授乐歌制作方法,对乐歌活动在各地的开展起了很大的推进作用。他还先后编辑出版了《学校唱歌集》(共三集,1904—1907)、

《重编学校唱歌集》(共六集,1912)、《民歌唱歌集》(共四集,1913) 和《心工唱歌集》(1936)等。由于沈心工长期从事小学教育工作,对儿童的心理特点有较深的观察和了解,所以善于通过儿童所熟悉的事物,向他们灌输爱国、民主、文明、科学等进步思想。他所编的歌词浅而不俗,形象生动,所选曲调适合儿童的特点,词曲结合贴切,易于上口,因此他的乐歌如

《兵操》、《赛船》、《竹马》、《铁匠》等,在当时的中小学生中十分流行。沈心工也有自创曲调的乐歌,其中以《黄河》影响较大。黄自在《心工唱歌集》序中曾评价道:“这个调子非常的雄沉慷慨,恰切歌词的精神。国人自制学校歌曲有此气魄,实不多见。”

李叔同(1880—1942)是一位艺术大师,在美术、音乐、书法、篆刻、诗词及戏曲、戏剧等方面均有很深造诣。1905 年至 1910 年曾在日本东京上野美术专门学校学习西洋绘画,并辅攻音乐。1906 年在日本独自创办了我国最早的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并刊载了他绘制的“乐圣比独芬像”和撰写的《乐圣比独芬传》。归国后先后在天津、上海、杭州、南京等地从事美术、音乐教学工作,培养了一些优秀人才。1918 年出家为僧,号弘一,法名演音。李叔同编有《国学唱歌集》(1906),1990 年出版的《李叔同—弘一法师歌曲全集》,收有他编写的共 76 首乐歌。他的乐歌大部分为咏物写景的抒情歌曲,由于他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修养,所以他所作的乐歌,文辞秀丽, 富于诗情画意,意境深远,韵味醇厚,歌唱起来流畅自如,词曲结合几乎不露填配的痕迹,其中像《送别》、《忆儿时》、《梦》、《春景》、《西湖》等,至今为我国青年学生和知识界所喜爱和传唱的作品。他的少数创作歌曲, 如《春游》(三部合唱)等,也因具有优美清新的意韵而广为流传。

乐歌活动中在音乐理论方面作出重要贡献的是曾志忞(1879—1929)。他的《音乐教育论》是早期较有深度的探讨如何发展中国音乐教育的论文, 并在《醒狮》杂志第一至三期(1905、10—1906、4)发表了我国第一篇介绍西洋和声知识的《和声略意》。并与高寿田、冯亚雄等人合作,于 1907 年创办上海贫儿院音乐部与管弦乐队。1914 年出版了由高寿田译述,曾志忞校订的《和声学》,被教育部审定为师范学校中学教科书,这也是我国最早的和声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