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戏曲艺术的成长
我国戏曲艺术至宋代已达成熟。北宋时在唐代参军戏的基础上已形成了一种“杂剧”艺术。内容也以滑稽讽刺为主,通常有末尼、引戏、付末、付净和孤五种角色。表演一般由“艳段”、“正杂剧”和“后散段”三部分组成。其中“正杂剧”是比较完整的戏曲,如《裴少俊伊州》、《相如文君》, 不但:“歌舞兼备,唱念应对通偏,”而且还有器乐插段。北宋后期在女真人统治的地区出现了与北宋杂剧相似的“院本”。
12 世纪的南宋初期,浙江温州又兴起被称为“永嘉杂剧”,又名“南戏” 的民间戏曲,由于南戏留存的几个剧本证明了它已是成熟了的戏曲形式,所以一向被认为是我国戏曲艺术正式成立的标志。南戏的曲调直接取自当时南方流行的各种民歌小曲——南曲,后来成为明清许多声腔兴起和发展的基础。重要的剧目有《赵贞女蔡二郎》、《王魁负桂英》、《乐昌分镜》、《王焕》等。
元代是我国戏曲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元杂剧是在宋、金杂剧院本的基础上,吸取唱赚、诸宫调等民间音乐的艺术成就,于金、元间逐渐形成的一种新型戏曲形式,因专用北方音乐,所以亦常被称为北曲。元杂剧结构严整, 一本杂剧通常分为四折。第一折前或折与折之间还有类似序幕或过场性质的楔子;在音乐上每一折由宫调相同的若干曲牌组成一个有引子和尾声的套曲形式,四折用四个不同宫调的套曲;元杂剧通常只有正末或正旦一个角色歌
唱,其他角色只说不唱。元杂剧的勃兴与当时蒙古族统治者推行民族歧视政策有关。许多汉族知识分子因政治上没有出路,于是借杂剧抒其不平,同艺人合编剧本,甚至同台演出,加速了杂剧艺术的发展,并产生了创作《窦娥冤》、《拜月亭》的关汉卿,《西厢记》的王实甫等一大批优秀剧作家。
宋金元间,我国戏曲已形成了南北戏曲音乐的不同风格特点,“北曲以遒劲为主,南曲以宛转为主”,“北之沉雄,南之柔婉”,为明清戏曲多样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