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器乐与歌剧的创作
四十年代国统区的西洋乐器独奏作品中仍以马思聪的小提琴独奏曲创作最为重要,在新音乐运动的影响下,他进一步注意在创作中探索民族风格, 他先后创作的小提琴曲《西藏音诗》(包括《述异》、《喇嘛寺院》、《剑舞》),小提琴独奏曲《第一回旋曲》,都不同程度地采用了民歌曲调。钢琴独奏曲创作中较有影响的有陈田鹤的《血债》、丁善德的《春之旅》组曲, 及他在法国留学时写下的《中国民歌主题变奏曲》等。
室内乐有马思聪的 F 大调弦乐四重奏、钢琴弦乐五重奏等,管弦乐作品则有马思聪的 bE 大调第一交响乐,丁善德在法国听到新中国即将诞生消息时创作的《新中国交响组曲》(包括《人民的痛苦》、《解放革命》、《秧歌舞》三个乐章)。另有三十年代末郑志声为歌剧《郑成功》写的两个管弦乐片断《早晨》和《朝拜》,作为戏剧性背景音乐,形象生动鲜明,具有很好的描绘性。
在歌剧创作方面,四十年代初有王洛宾的二幕歌剧《沙漠之歌》和黄源洛的大型歌剧《秋子》。其中根据西洋大歌剧形式创作的《秋子》,通过日本妇女秋子的悲惨遭遇,反映了侵华战争不仅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同时也使日本人民承受了巨大的痛苦和不幸,该剧在音乐中充分调动了宣叙调、咏叹调及重唱、合唱等手段,对音乐的戏剧性发展和人物内心矛盾的刻划,以及日本民族音乐的引用等都作了有益的尝试,在重庆公演时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沙漠之歌》中的部分插曲《在那遥远的地方》、《大板子石路》等,也曾得到流传。
抗战胜利初,受解放区秧歌剧影响,夏白的三幕歌剧《黎明舞曲》在音乐上采用陕北、江南、四川等地民歌素材加以发展,并部分运用了秧歌剧的结构和音乐编制,曾受到观众欢迎。此外,由姜椿芳编剧,阿夫夏洛穆夫作曲的歌舞剧《孟姜女》,在上海演出时也曾轰动一时。
由于这一时期国统区的戏剧活动比较活跃,因此带动了戏剧配乐的创作,如刘雪庵为郭沫若的话剧《屈原》写的配乐,张定和、明敏和郭沫若的话剧《棠棣之花》所作的插曲和配乐,黎锦晖为郭沫若的话剧《虎符》而作的插曲,应尚能为话剧《荆柯》而作的插曲,以及育才学校在上海演出的儿童剧《小主人》(庄严作曲)等。值得注意的是在《棠棣之花》与《荆柯》这样一些话剧的插曲中,采用了独唱、重唱、齐唱、合唱等多种形式。它们不仅对戏剧的剧情发展和环境气氛起了渲染和烘托作用,并直接参予了人物思想感情和性格变化的刻划,形成了一种“话剧加唱”,近似于歌剧的表现样式。此外,在解放区秧歌剧影响下,国统区音乐舞蹈工作者如戴爱莲在收集整理边疆少数民族歌舞中演出的《罗罗歌》、《坎尔巴汗》、《青春舞曲》等也受到了青年们的热烈欢迎,尤其是《青春舞曲》曾广为传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