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民族器乐

一、蓬勃兴盛的民间器乐

清末民初以后,在城乡民间音乐生活中日益发展起来的民族器乐合奏, 突出的有江南丝竹、广东音乐、弦管、江乐等。

江南丝竹原流行于苏南、浙江一带,演奏形式以丝弦和竹管乐器相结合。清末民初在上海获得很大发展,并逐渐产生了全国影响。尤其在辛亥革命后成立的“钧天集”、“清平集”、“雅歌集”等社团,为传播江南丝竹乐曲、培养演奏人才,发展该乐种艺术方面都作了有益的工作。

“五四”以后具有较大影响的是广东音乐。它在初期以演奏南音、粤讴等民歌和戏曲曲牌为主,后由著名艺人严老烈等将民间小曲器乐化,编创了

《小桃红》、《旱天雷》、《连环扣》等曲目,由于多在乡村或城市广场表演,要求音响大声,采用二弦、提琴、锁呐、锣鼓等乐器多音色尖硬粗响, 故称之为“硬弓”阶段。二三十年代,吕文成、何柳堂等人对广东音乐进行改革,组成以高胡为主,加上扬琴、秦琴、椰胡及洞箫等音色深厚柔和的新乐队组合形式,进入了广东音乐的“软弓”阶段,并创作了如吕文成的《平湖秋月》、《渔歌唱晚》、何柳堂的《赛龙夺锦》,尹自重、何大傻等引进西洋乐器小提琴、萨克管等创作的《步步高》、《惊涛》等一批具有独特风格的新作品,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欢迎,蜚声全国乃至海外。

弦管即福建南音,是闽南、台湾的民间器乐合奏乐种,自 1912 年起,通过林霁秋、林祥玉、许启章等人对传统乐曲的搜集整理,对南音的继承与流播起了重要作用。同时,诸如二三十年代后的“筠竹轩”、“灵裳堂”、“回风阁”、“南乐别墅”、“南乐研究会”等南音社团的建立与活动,包括它在东南亚华侨中的发展,都有力地扩展了它在海内外的影响。

具有潮州音乐风格的江乐,在二十年代前被称为“外江弦”,主要在客家人中流传。三十年代经百代唱片公司录制发行《寒鸦戏水》、《出水莲》等唱片,影响逐渐扩大。江乐由“和弦索”、“清乐”、“锣鼓吹”三类构成,分别为丝竹乐、弦索乐、吹打乐性质。

清末明初以后的民间音乐社班则大多以当地的农民、手工业市民、道士、和尚及工人、小贩等人组织而成,这些社班多为半专业的组织,或为民俗节庆自娱助兴,或在红白喜事中演奏,收取一定的酬劳,这具有深厚传统而又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器乐,也哺育了众多的身怀绝技的民间器乐演奏家,由于他们的社会地位在当时比说唱、戏曲艺人更为低下,所以多遭埋没。清末民初的北京盲艺人王玉峰曾首创“三弦弹戏”,以三弦摹仿京剧唱腔、金鼓丝竹乃至喝彩声,唯妙唯肖,有“绝技弦子”之称。后来的上海盲艺人沈易书仿弹戏而改用了弓奏,创“三弦拉戏”,形成了用乐器摹仿各种戏曲唱腔或各种自然界音响的新演奏形式“卡戏”(即拉戏)。

杰出的民间艺人中技艺超群而身世坎坷的以无锡的瞎子阿炳最有代表性。阿炳名华彦钧(1893——1950),为私生子,自幼随其父亲、道士华清和学艺,精通各种民族乐器,尤以二胡、琵琶技艺最高。1927 年双目失明, 沦落为街头流浪艺人,以演唱时调滩簧和演奏二胡琵琶等卖艺为生,留存有二胡曲《听松》、《二泉映月》,以及琵琶曲《大浪淘沙》、《昭君出塞》、

《龙船》等作品。其中的《二泉映月》,是他在传统音乐和江苏无锡一带民

间音乐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活感受即兴创作的传世之作,从中寄寓了饱经沧桑的深沉凄楚之情。由他演奏的该曲录音,技艺精湛细腻,旋律优美苍劲,至今仍具有感人肺腑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