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远古及夏商的乐器
至殷商时期,从出土文物及甲骨文字看,中国已出现了十余种敲击乐器和吹管乐器,并有可能还有了弹弦乐器。
敲击乐器中由原始的陶鼓,随着手工业和青铜冶炼业的发达,已有了木制及铜制的鼓,并发展为多种不同形制,既有带脚的“足鼓”,也有以木棍贯于鼓身的“楹鼓”,以及有柄、鼓身两边系有绳槌,可摇击发声的“鼗鼓” 等。磬是敲击乐器家族中以玉或石头制作的又一个成员。至商代除了单个的诸如虎纹大石磬那样的特磬,还有三枚一组、音高不等的编磬。在钟类的敲击乐器中,形制、大小和演奏方式更为丰富多样:有安插在架上的铙,用手执着敲击的铎、铃,也有悬挂敲击的钟、镛、■等。殷墓出土的编钟,也常常三枚一组。
吹管乐器有麹、龢、埙等。麹和龢均由数根苇管编制而成,不同的是麹的编制左右成列,是排箫的前身,只能奏单音曲调;龢的编制抱团成束,则后来演变成笙,能同时发数音。商代的埙有陶、石、骨(象牙)等不同材料制成,并已共趋于桃形。河南辉县琉璃阁出土的商代陶埙已有五音孔,可勉强吹奏五声音阶的曲调。
编钟、编磬、埙、麹等乐器的出现,说明至少至商代,经过长期的音乐实践,人们已有了初步、但明确的音阶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