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利用矛盾、纵横捭阖的能手俾斯麦

谈到俾斯麦,一般读者只知他是一位“铁血宰相”,曾帮助过镇压巴黎公社起义的法国梯也尔政权。其实,这只是他一生中的一面,而非一生的全部。全面地看,俾斯麦是 19 世纪欧洲政治、军事舞台上的一位战略家,是国际战争中利用矛盾、纵横捭阖的能手,统一德意志民族、创建德意志帝国的重臣。

俾斯麦(1815—1898)从青年时期起就开始了其外交生涯。1850 年后, 他先任普鲁士出席德意志邦联的常设代表,后任普鲁士驻彼得堡和巴黎的大使。由于他才干出众,井立志统一德意志民族,1862 年,他奉召回国就任普鲁士王国首相。这对于俾斯麦来说,虽非受任于败军之际,但的确是奉命于危难之间。国内,诸侯割地称雄,人民怨声载道,自由派资产阶级既贪婪又软弱无力,国际上,则处于强邻威逼、孤立无援的境地。俾斯麦认为,普鲁士王国面临的重大问题,是在奥地利领导丁成立德意志联邦,充当奥地利的“附庸”,还是由普鲁士来统一德意志民族,从而使德意志帝国成为欧洲强国的问题。他提出:“当代重大问题不是靠说说空话和多数派决议所能解决的,⋯⋯而必须靠铁与血来解决”。这就是“铁血政策。和“铁血宰相”的由来。为实现德意志统一大业,他力排众议,在国内励精图治,发展经济, 厚植国力,进行军事改革。在国外则利用矛盾,纵横捭阖,广结盟友,相机而动。

从 1863 年到 1871 年,俾斯麦先后发动三次战争,排除三大障碍,实现了统一德意志民族、建立德意志王国的战略目标。在第一次战争即普鲁士同丹麦的战争中,他看准了当时法国和英国忙于海外扩张无暇他顾的有利时机,充分利用丹麦王国内部德意志民族同非德意志民族之间的深刻矛盾,以雄狮搏兔之势,一举夺取了丹麦国内两个德意志民族聚居的地区,从而排除了丹麦王国利用姻亲关系左右德意志邦联事务的障碍。

第二次战争是在普鲁士王国同奥匈帝国之间进行的。当时,在德意志邦联内,奥匈帝国是唯一能够同普鲁士抗衡、并同普鲁士争夺统一大权的对手, 不排除奥匈帝国这个障碍,就谈不到由普鲁士来统一整个德意志民族。在这次战争中,俾斯麦利用俄国同奥匈帝国之间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结下的深仇宿怨,争取到俄国的中立,同时又争取到法国的默许和意大利的支持,故能一举大败奥军,迫使奥匈帝国答应不再插手德意志统一问题。当时普军前线将领为军事胜利所陶醉,想一举打进奥匈帝国首都,准备在维也纳举行入城式, 俾斯麦给予坚决制止。他深知,如果战争再继续下去,法国就会进行武装干涉,后果不堪设想;他更明白,战争既已达到预期目的,就应适可而止。战后,俾斯麦同奥匈帝国签订了对奥相当宽容的和约,以重修友好。可见俾斯麦之良苦用心。俾斯麦青年时期即研究过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极为赞赏书中关于战争同政治关系的精辟见解。他就任普鲁士宰相后明确主张:战争要能发能收,达到目的即止,切不可为战争而战争。这说明,这位“铁血宰相”并非穷兵黩武主义者,而是一位政治家和战略家。

普奥战争只完成了德意志统一的一半,即排除了德意志邦联内部的障碍,外部障碍法国则未扫除。法国所以极力阻挠德意志的最终统一,是为了防止出现一个争夺欧洲霸权的对手。普奥战争后,俾斯麦加紧战争准备,同

时对外继续改善普俄关系和普奥关系,利用法国企图吞并比利时的活动加深英法之间的矛盾,并看准了法国内部阶级矛盾激化的时机,通过 1870 年至

1871 年的普法战争,终于最后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建立了德意志帝国,俾

斯麦成为帝国宰相,在任长达 20 年。

统一后的德国,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军事力量更加强大,因而引起了各大国的恐惧。法国自不必说,德国已同它结下深仇,加之德国又强行吞并了法国的亚尔萨斯和洛林,因而法国时刻准备收复失地,报仇雪恨。奥匈帝国自普奥战争失败被逐出德意志邦联后,也是一个准备复仇的势力。英国的政策是充当欧洲“均势格局”的“平衡者”,也不愿意看到一个过分强大的德国在欧洲大陆崛起。俄国虽同德国一向关系不错,但德国的统一和强大也令其感到不安。显然,这种形势对德国来说是很严峻的,德国同任何国家发生冲突,它的对手总能争取到法国的支持,这就“包含着欧洲结成同盟共同反对德意志帝国的萌芽”。①因而,“结盟的恶梦”使俾斯麦坐卧不安,忧心忡忡。

为了消除这一危险局面,阻止欧洲各大国结盟对德,俾斯麦不仅要把法国与各大国分离开来,还要与各大国建立密切关系。为此,俾斯麦充分显示于他利用矛盾、纵横俾阖的外交手段。

首先,俾斯麦摸准了英国以德抑法、以排除法国同英国争夺非洲殖民地的心理,争取到了英国的中立。其次,仰斯麦以支持奥匈帝国向巴尔干扩张作为把它逐出德意志邦联的补偿,使奥匈帝国甘愿忘记过去,放弃复仇。

最令俾斯麦担心的是法国同俄国结盟夹击德国,使德国处于东西两线腹背受敌的危险境地。因为法国要报仇,极力谋求俄国的援助,俄国也有利用法国牵制自己的强邻德国威胁的愿望。正如恩格斯所说,法国“用来对付德国的天然同盟者就是俄国”。①为力避德国在东西两线同时作战的前景,俾斯麦便极力离间法、俄,争取俄国的支持和中立,攸法国找不到同它配合的同盟者。因此,拉拢、联合俄国,孤立、打击法国,就成为俾斯麦外交的一项基本方针。而努力缓和德法的尖锐矛盾,力避法俄接近的可能性,就成为俾斯麦实现联俄反法方针的中心任务。

当时的沙皇俄国既有遏制德国的想法,又有重新向黑海伸展海军力量的强烈愿望,而后者已成为俄国对外战略的首要目标。俄国自 1853—1856 年克里米亚战争失败后即失去了在黑海驻扎海军舰艇的权力和通行地中海的权利。俄国要恢复这一权利,自然要同英国发生冲突,于是需要其他大国的支持。在这方面,俄国既可选择德同,也可选择法国。仰斯麦看准了这一点, 利用沙皇在政治立场上一向憎恶法国民主共和制的心理,主动答应帮助俄国,迫使英国作出妥协和让步,终于使俄国实现了多年的一桩宿愿。俾斯麦“投桃”,沙皇当然要“报李”,公开向俾斯麦保证,在德国同法国的对抗中,俄国决不做有损于德国的任何事情。

俄国海军力量重新进入黑海以后,奥匈帝国又感到严重不安。奥匈帝国外交大臣曾向俾斯麦提出,要借英国限期俄国。俾斯麦对此坚决反对,明确表示,如果奥匈帝国要联合英国,那就破坏德奥友好关系。俄国为了避免奥英接近,通过俾斯麦居中斡旋。也表示愿意同奥匈帝国联合。

① 《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 18 卷第 552 页。

① 《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 21 卷第 551 页。

正是由于俾斯麦以德国的实力地位为后盾,极尽利用矛盾、纵横捭阖之外交手腕和艰苦不懈的努力,德意志帝国、沙皇俄国和奥匈帝国终于于 1873

年正式建立了为期近 20 年的著名“三皇同盟”,使俾斯麦推行的亲奥、联俄、抑英、反法的外交战略获得巨大成功。

我们在这里叙述俾斯麦在 19 世纪欧洲政治、军事舞台上的活动,是把它作为利用矛盾、纵横捭阖这一谋略的一个典型事例来研究的,并不涉及对俾斯麦的评价问题。马克思在评论俾斯麦统一德国问题时,是采取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的。马克思一方面谴责了俾斯麦在统一战争中和统一后的侵略扩张行径,另一方面又指出,由于德国资产阶级“出世得太迟”,“不善于统治,软弱无力,庸碌无能”,不能担起统一德国的重任,因而,德国的统一只能由俾斯麦通过王朝战争的道路去完成。德意志民族统一是历史的进步,它给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