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自古以来,一切高明的军事家在施计定谋过程中,无不强调熟知敌我双方情况。这一规律被我国古代军事大师孙武概括为“知彼知己”。
“知彼知己”,是指导战争的普遍规律,又是斗智必须遵循的普遍规律。任何一个正确的军事谋略都是建立在“知彼知己”的基础之上。《孙子》曰: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任何一个军事谋略都带有极强的对抗性,敌我双方指挥员都力图出奇制胜。实践证明,明知彼,暗知己;或暗知彼,明知己;或不知彼,不知己;不论那种情况发生,都不能正确制定出奇妙的谋略,都会在军事博弈的舞台上遭致失败。
知彼知己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颇难,尤其做到知敌深、知己透更难。因为知彼何己要受到种种条件的限制。比如双方作战企图伪装的严密程度;双方侦察手段的先进程度;各种情报准确程度;客观条件具备程度;指挥员主观能动性发挥程度等等。这里最重要的是最后一条。在上述各种悄况相同的条件下,有的指挥员独具慧眼,通过对敌我双方诸因素的深刻分析,就能发现隐蔽在敌人之中的强中之弱,优中之劣,长中之短,找出自己的行动方案; 相反有的则不能识破敌人的诡诈行为,被假象所迷惑,或不能透过敌人的表面现象看透其本质,造成错误的判断,使自己陷入被动局面。军事谋略学要探讨如何才能遵循知彼知己的斗智规律。
学习《孙子》揭示的知彼知己规律,要着重体会其朴素劾唯物论思想。
《孙子》说,“经之以五事”:“一曰道,二日天,三曰地,四曰将, 五曰法。”“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道”是指“令民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使民众支持战争(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是指天时。“地”是指地利。“将” 是指应具备“智、信、仁、勇、严”品质的指挥人员。“法”是指军队编制、将吏配备和后方补给。能深刻认识以上五个因素的才能打胜仗,否则就要打败仗。
《孙子》又说,“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 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所以,要分析研究双方条件,探索胜负的可能性。看哪一方的君主能得到人民拥护?哪一方将帅有才能?哪一方的军队能得到夭时地利?哪一方的法令能贯彻执行?哪一方的军事实力强大?哪一方的士卒训练有素?哪一方的指挥员赏罚严明?根据这些条件衡量对比,眈能判知谁胜谁负。《孙子》的“五事”、“七计”对兵家具有重要的理论影响。
《孙子》还说:“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敌之不可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知吾卒之可以
击,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战,胜之半也。故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故曰: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
只知道我们的部队能打,而不知道敌人不可以打,胜利的可能性只有一半;知道敌人可以打,而不知道我们的部队不能扫,胜利的可能性只有一半; 知道敌人可以打,也知道我们的部队能打,但是不知道地形条件不利于打, 胜利的可能性也只有一半。懂得用兵的人,行动正确无误,措施变化无穷。所以说,了解敌人,了解自己,胜利一般不会成问题,懂天时,识地利,胜利才可以确保。
从《孙子》的论述看,他总是主张客观全面地观察分析问题,反对主观性和片面性。《孙子》曰:“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聪明的将帅考虑问题,必须兼顾利害两方面, 从有利的方面考虑,能坚定胜利信心。从有害的方面考虑,能消除意外的祸患。
《孙子》曰:“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打胜仗的军队,都是具备了胜利的条件再去交战。而打败仗的军队,往往是先和敌人交战再去寻求胜利。
2000 年以前,《孙子》就有这样的唯物比思想,实在是难能可贵的。大家知道,毛泽东高度赞扬了孙子的“知彼知己”原则。并以辩证唯物论作了一系列的科学阐述,大大发展了《孙子》的思想。
毛泽东一再强调,从敌我双方的实际出发,坚持主观和客观相统一。这是用兵的要害所在。古今中外的军事家违背了主观必须符合客观的规律,随心所欲,无不碰得头破血流。
毛泽东指导战争的学说,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反映论的理论基石之上,因而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他强调调查研究,以及认识过程的两个飞跃,“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认识战争的科学方法等等,都值得我们反复体会。
朱德在讲到毛泽东的用兵方法时说:“有什么枪打什么仗,对什么敌人打什么仗,在甚么时间地点打甚么时间地点的仗。第一句话是根据部队武器装备,第二句话是根据敌情,第三句语是根据时间地形各种条件,这是实事求是和唯物主义的用兵方法”。“这几句话有很深的意义,古今中外,不知有若干军事家在这里栽过筋斗的。”
我们在学习知彼知己的原则时,有一点需要特别强调一下,这就是要有科学的老实态度。主观片面地观察分析问题,爱听顺耳之言,不听逆耳之言, 报喜不报忧,不敢讲真话,自欺欺人,弄虚作假,看上级脸色违心办事。结果只能是损害国家和党的利益,害人害己。
要做到“知彼知己”,必须进行艰苦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诸如,双方人的因素:兵员多寡,士气高低,人心向背,质量强弱,指挥官特点;物的因素:武器优劣,装备轻重,编制大小,给养丰歉; 以及天时、地利对各自的影响等等,皆瞭如指掌。没有科学的求实态度,一切谋略无从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