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军事谋略规律与兵民为本

兵民为本是唯物史观和战争的正义性在斗智问题上的集中表现。

古往今来的军事家。在赛谋斗智的过程中都发现人民群众是不可缺少的因素。《管子》认为,“凡兵之胜也,必待民之用也。”《淮南子》中写道: “举事以为人者,众助之:举事以自为者,众去之。众之所助,虽弱必强; 众之所去,虽大必亡。”剥削阶级的军事家虽然也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民众的因素不可忽视,但唯心史观决定了他们不可能从根本上认识到人民群众在战争中的作用,非正义战争决定了他们脱离群众。因而,他们的计谋再高明, 也终因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而宣告破产。

马克思主义者对民众在战争中的作用的认识,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的,认为人民群众是战争的主体和根本力量;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正义的战争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群众把参加战争看作是解放自己的神圣事业。毛泽东军事谋略思想,正是建立在人民战争基础上的。这也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战争中以谋制胜,创造奇迹的根本所在。

从实践上讲,兵民为斗智之本,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人民群众是智慧的源泉。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陷敌于灭顶之灾。“麻雀战”、“地道战”、“地雷战”等,反映了军民结合智斗日寇的动人景象。尽管日本帝国主义武器精良,狐狸一般狡猾,但在足智多谋的中国人民面前,变成了丧家之犬,处处被动挨打。

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人民群众斗智的主体性,军事谋略就能发挥巨大作用。毛泽东说:“发动所有一切反对敌人的老百姓,一律武装起来,对敌人进行广泛的袭击,同时即用以封锁消息,掩护我军,使敌人无从知道我军将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去攻击他,造成他的错觉和不意的客观基础,是非常之重要的。”①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红军进行的第三次反“围剿”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把不确实性留给敌人,使敌人在苏区乱碰乱担 20 多天找不到红军主力。后来当敌人兵分三路,形成月牙形包围圈,向红军主力集结地高兴圩一带逼近时,在群众的掩护下,红军主力在两股敌人 20 里的间隙中巧妙地跳出了敌人的重围。在敌人尚未明白之时,红军在莲塘、良村、黄陂三战三捷,忽然东去。当敌人发觉之后,以密集兵力对红军实施大包围时,红军针对敌人害怕我主力北出临川的心理,使出一计:以一部兵力向安乐方向佯动,将敌主力向东北方向牵引。蒋介石果然中计,而红军主力在群众的掩护下,乘机再次钻“牛角尖”,从两路敌军相距十余里的大山之间,巧越过去,又回到了兴国地区。后来蒋介石再次西进寻找我红军主力决战,红军则利用良好的群众条件,调动和疲惫敌人,又向西转移到以均村、菜园岗为中

① 《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 459—460 页。

心的山区,以逸待劳。这时敌人为寻找红军主力已在崇山峻岭中来回奔跑了两个月,拖得人困马乏,不得不结束“围剿”。我军乘敌仓促退却之机,实施追击,取得了黄土坳、方石岭战斗的胜利。上述谋略的成功,均是建立在人民战争这个优势之上的。这个优势,是革命战争所独有的,反革命的战争想要也办不到。毛泽东曾说,蒋介石曾多次集训他的将校,将我们的军事书籍和从战争中获得的文件发给他们研究,企图寻找对付我们的办法。但是这些努力,都不能挽救蒋介石军队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