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军事谋略范畴

范畴,是人的思维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的概括和反映。军事谋略范畴,是对斗智规律的本质及其不同侧面的概括和反映。军事谋略学除了“保存自己消灭敌人”这一根本范畴之外,还有其它一系列范畴,常见的有:居安思危, 有备无患;知彼知己,优势与劣势,主动与被动,利与害;上策与下策,伐谋与伐兵,心战与兵战;先发制人,后发制人;全局与局部,战略与战术; 进攻与防御,内线与外线,持久与速决;虚与实,奇与正;众与寡,分与合, 集中与分散;进与退,走与打、劳与逸等等。它们作为斗智规律的补充,各自从不同的方面揭示了敌我双方斗智的对立统一关系。在这些军事谋略范畴中,使用最普遍的主要有攻和防、进与退、虚与实、奇与正、分与合。这里重点讲一下攻防、进退。

(一)攻与防

进攻和防御不仅是战争的基本运动形式,而且还是军事谋略的一对重要范畴。

第一、它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这一斗智基本规律的必然反映。毛泽东指出:“进攻,是直接为了消灭敌人的,同时也是为了保存自己,因为如不消灭敌人,则自己将被消灭。防御,是直接为了保存自己的,但同时也是辅助进攻或准备转入进攻的一种手段。”①《孙子》说:“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 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②这清楚地说明,斗智必须既善攻又善防,这样才能达到既保存自己又消灭敌人的完全胜利。不论进攻还是防御都离不开施计用谋,所以《孙子》独篇专论谋攻,《尉燎子》卷第二开篇专讲“权攻”、“权守”即谋攻、谋守,把谋与攻守结合起来,交互运用。

第二、攻与防是最普遍、最基本的斗智形式。斗智是主观能力的竞赛, 一切谋略实施之前还只是一种可能性,要使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就要通过攻与防这种客观形式或载体体现出来,自古以来,尽管斗智花样不断翻新,但总是展现在攻、防之中。可以说,没有不用计谋的攻防,也没有离开攻防的谋略。同时,攻与防本身在斗智中又互为条件,互相渗透。攻、守相反相成, 有时以守为虚,以攻为实,有时以攻为虚,以守为实等等,就是两者相互渗透的生动体现。

第三、军事汁谋是攻防转化之机。当然,攻防转化是要有条件的,这里的条件,既有客观方面的条件,主要是依据敌我力量的消长、强弱变化;又

① 《毛泽东选集》合订木第 450 页。

② 《孙子·形篇》。

有主观方面的条件,主要是指战员的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主观能动性当然离不开施计用谋。毛泽东在谈到当年红军由防转化为攻所具备的条件时, 曾列举了 6 个方面:1、要有积极援助红军的人民;2、要具备有利的阵地;3、红军主力的全部集中;4、发坝敌人薄弱部分;5、要使敌人沮丧;6、要让敌人发生过失。这 6 条之中除前面两条外,其余四条都属于施计用谋的范畴。

毛泽东是善于运用攻防转化的斗智高手。最精彩的是他对积极防御(攻势防御)的运用。他长期以来,把积极防御作为我军的战略方针。并据此先后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谋略思想和原则。比如井冈山斗争时期的“十六字诀”; 抗日战争时期的防御中的进攻,持久中的速决,年线中的外线;解放战争中的“十大军事原则”;抗美援朝中的阵地反击,“零敲牛皮糖”的计谋等等, 都是巧妙运用攻防斗智范畴指导战争胜利的艺术珍品。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这一宝贵思想,用于指导未来战争。

(二)进与退

进与退以机动为基本特征,同进攻和防御密切相关。进与退是军事谋略范畴中又一对重要范畴。

“进”与“退”是对立的统一。《孙子·军争篇》说:“军争之难者, 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故于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也。”“先知迂直之计者胜,此军孝之法也。”

弱军战胜强军尤其需要懂得“迂直之计”。毛泽东讲过许多为了走直路而走弯路的道理。劣势军队处在优势军队进攻面前,因为不能迅速地击破其进攻,有必要采取有计划的退却步骤。先退后进,以退为进,不怕打烂坛坛罐罐。“将欲取之必先予之”。退的目的在于以空间换取时间,保存军力, 待机、寻机和创造战机以消灭敌人。

巧施“迂直之计”好处很多:

第一、这是斗智斗谋,示形用诈,制造敌人错觉与不意的妙法。比如诱敌深入,退避三舍,利用有利地形,对敌广泛破袭,使敌人神经紧张,草木皆兵,进退两难;声东击西,忽聚忽散,造成敌人判断失误;拖住敌人,使敌沮丧,待时机成熟,围而歼之。

《三国志》就有这样的典型战例:公元 222 年刘备为给关羽报仇,要夺回失去的荆州,进行了大规模的兴师伐吴。这时,孙权命主将陆逊卒兵抗击刘备。陆逊根据刘备用兵特点,避其锋芒,采取了诱敌深入之计,后撤了六七百里,在夷陵(今湖北宜昌地区)、猇亭(今湖北宜部境长江北岸)一带进行防御,两军相持七八个月。陆逊先迫使刘备拉长战线,分散兵力,远离后方,陷入进退维谷的窘境,然后反攻。这时众将不解,都说,反攻刘备进犯应在蜀军进攻初期,现在相持七八个月,其阵地都坚固了,再反攻就不利了。陆逊说:刘备很狡猾,经历的战事多,思考问题精密而集中,开始不能触犯他。“今住已久,不得我便,兵疲意沮,计不复生。”这时才是进攻刘备的良机。于是吴军向蜀军实施火攻,大破连营 40 余座,刘备只好率残部逃回白帝城(今四川奉节东)。这时,吴将建议陆逊乘胜追击,活捉刘备。足智多谋的陆逊没有采纳,及时收兵,北防曹魏乘机进犯。不出陆逊所料,魏文帝曹丕率重兵集给于江陵,伺机攻吴。由于陆逊早有防备,曹丕见无机可乘,只好就此作罢而归。陆逊谋略成功之妙,就在于诱敌深入,造成了刘备的错觉,一举获胜。同时,进退适宜,立于不败之地。毛泽东曾以吴蜀彝陵之战,说明后发制人的重要性。

第二、“迂直之计”可变被动力主动。红军长征途中,毛泽东指挥我军四渡赤水就是光辉范例。当年我军被围困在前有长江,后有乌江的狭窄地区, 以 3 万疲惫之师,抵御 45 万精锐之敌,处于十分被动之中。在这生死攸关的重要时刻,毛泽东巧用“迂直之计”,以各种样式佯动,忽东忽西,忽南忽北,忽进忽退,调动敌人,避实击虚,经过四渡赤水之后,红军挥戈经云南北上,巧渡金沙江,终于摆脱了几十万敌人的围追堵截,由被动转向主动。

第三、“迂直之计”可改变敌我力量对比。比如,我军在解放战争初期, 与敌相比力量悬殊很大。蒋军总兵力是 430 万人,我军才 120 万人。敌人依仗强大的兵力和优势装备,向我解放区推进。在这种形势下,毛泽东提出, 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计一城一地之得失,大踏步前进,大踏步后退,主动放弃一些城市,让蒋介石去背包袱,迫敌分散兵力,尔后各个击破。1946 年 7 至 10 月,敌人占领城市 153 座,我收复了 48 座,失掉 105

座。解放战争第一年,敌占城市 385 座,我占 288 座,敌净得 47 座。敌人占的地方多,守备兵力用得多,机动兵力就少,便于我一口一口地吃掉。一年中,敌人每占一城,平均损兵 2.4 万人。到 1947 年 6 月,敌总兵力由 430

万减少为 370 万人,其中正规军由 200 万人减少为 150 万人。我军由开始的

120 万人发展到 195 万人,其中正规军由 60 万人上升到 95 万人。武器装备

亦有很大改善。到解放战争第三年,敌军只有 290 万人左右,而我军增至 500 多万人,从总体上改变了敌优我劣的态势。

“迂直之计”不仅适用于敌强我弱的情况,即使是我强 敌弱的情况下也同样适用。1949 年底至 1950 年初,毛泽东指导我军围歼白崇禧集团和胡宗南集团时指出:“我们对白崇禧及西南各敌均取大迂回动作,插至敌后,先完成包围,然后再回打之方针。”①我军坚决贯彻这一谋略思想,远距离地迂回到敌人的侧翼和后方,结果,把白崇禧集团 25600 余人围歼在广西境内,

将胡宗南集团 16 万亲人围歼于成都地区,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① 《毛泽东军事文选》内部本第 34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