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兵之要,不外奇正

(一)奇正相生

奇和正是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在作战中的表现形式, 其内容是敌对双方的矛盾对抗运动。

奇与正二者是互相对立,互相联系,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的。《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中李靖说:“善用兵者,无不正,无不奇,使敌莫测。故正亦胜,奇亦胜”,“非变而能通,安能至是战?”就是说,凡是善用兵的将帅们没有不用正兵和奇兵的,他们使用的是奇还是正,使人奠能揣测,所以正兵也能胜,奇兵也能胜。如果他们不把奇正分合变化融汇贯通,怎么能达到奇正的妙用呢?这就道出了奇正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所以,活用奇正之法,是指挥员必须把握的高超谋略艺术。至于在运用奇正之术中有些什么转化规律,这正是军事谋略学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古人对奇正的辩证关系有过许多精辟的论述:“正兵贵先,奇兵贵后。或先或后,制敌者也。”①

“凡将,正而无奇,则守将也,奇而无正,则斗将也;奇正皆得,国之辅也。”②

大凡将领,仅会用“正”而不会用“奇”的,只是能防御的守将;仅会用“奇”而不会用“正”的,只是能进攻的斗将;只有“奇正”之法都会运用的,才是辅佐国家的良将。

“夫奇兵者,正兵之变也;伏兵者,奇兵之别(分支)也。奇非正,则无所恃;正非奇,则无以取胜。故不虞(出敌意料)以击则谓之奇兵,匿形而发则渭之伏兵,其实则一也。”③

“法云:有正无奇,虽整不烈,无以致胜也;有奇无正,虽锐无恃,难

① 《百战奇法·奇战》

② 《孙子·势篇》

① 《尉缭子·勒卒令第十八》。

②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卷上。

③ 《武经总要》前集卷四,《制度四·兵》。

于控御也。”①

(二)历代兵家重奇

《孙子·势篇》曰:“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 意思是说,将帅统兵作战,受敌攻击而不败,皆因善于运用奇正的谋略。

“历观前志,连百分之师,两敌相向列阵以战,而不用奇者,未有不败亡也。故兵不奇则不胜。”“制胜者,常在奇也。”②

“奇正者,用兵之铃键(锁钥),制胜之枢机也。”③

奇正者,所以致敌之虚实也。敌实,则我必以正;敌虚,则我必以奇。苟将不知奇正,则虽知敌虚实,安能致之哉!④

避实击虚,出奇制胜,是历代兵家指导战争的重要军事谋略。毛泽东大大丰富、发展了这一思想。例如:他开创故首先从农村突破,农村包围城市, 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在十大军事原则中提出的“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敌, 后打集中和强大之敌”;在战略进攻时采取的两翼钳制,中间突破,三路大军经略中原,以及诱敌深入,拣弱的打等等,从指导战争的艺术角度讲,都是避实击虚,出其不意地攻击敌人。

出奇制胜是毛泽东同志的军事谋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曾说过:我们的战法,是公开的,但是我们如何使用这些战法,则不告诉敌人。我们作战一般是采用奇袭。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中,红军处于绝对的劣势。但是在前后三次反“围剿”斗争中,红军不但没有被消灭,而且接连打胜仗,在斗争中不断壮大。在各次作战中,毛泽东的军事谋略思想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其中出奇制胜,是他的一个绝招。

在 20 世纪 30 年代的条件下,能统帅大军如此大胆地出奇兵,化险为夷, 真是当代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

由于第三次左倾机会主义的错误,江西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主力被迫撤出苏区,进行长征,实际上是进行战略大退却。在退却中毛泽东重新指挥红军摆脱了单纯的“敌追我退”的被动局面。就当时的态势而言,一味退却,是退不出去的,因为敌人兵多势强,并且采取了前堵后追的部署。在这种形势下,毛泽东断然采取了一系列的出奇制胜的战法,在军事行动上忽东忽西,忽南忽北,牵着敌人的鼻子搞“大游行”。从四渡赤水到强渡金沙江,巧妙地跳出了敌人的合击圈,摆脱了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粉碎了蒋介石的战略计划,中央红军终于实现了渡江北上的战略意图, 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中国的抗日战争开始后,毛泽东把游击战提到战略的高度,这是 20 世纪世界战争史上的创举。游击战争中的“出奇制胜”极其丰富多采,没有“奇” 就没有成功的游击战。当今世界上的军事理论界称毛泽东为“游击战争”之父。说毛泽东的“神奇莫测”的战法使世界上的军事家们“眼花镣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