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谋全局

所谓高谋、深谋、远谋,必须立足全局,审时度势。 “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②毛泽

东说:“战争胜败的主要和首先的问题,是对全局和各阶段的关照得好,或关照得不好。”“谋万世”、“谋全局”,“主要”和“首先”,就是指全局对于谋略本身具有的重要性。所谓全局观念,就是战略意识。

历史实践证明:胸中无全局者出不了高谋。作为全局的指挥员及高级参谋,都必须具有战略头脑,在全方位观察、审时度势的能力上,在总体谋划运筹的水平上,务须高人一筹。

军事谋略总是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历史任务和党的总路线、总方针。 我国新时期的历史任务是:“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实现包括

台湾在内的祖国统一,反对霸权主义,维持世界和平。”我党的基本路线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是经济建设,两个基本点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

作为全局的指挥员及高级参谋在思考统帅部的意图时,必须首先服从国家大局。

作为各地区各单位的指挥员,必须正视自己在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按照党的路线方针和统帅部的战略意图,思考和制定自己贯彻实施的最佳方案。并自觉地以局部服从全局,正确处理全局和局部的关系,善于把握中心关节。

我国古代战争中,虽未有“全局”的概念,但也可以从有些战例中借鉴。这里我们举个兴唐灭隋的战例。

公元 617 年——618 年间,有过著名的唐隋霍邑之战。当年,李渊起兵太原后,挥兵 3 万南迸,遇隋将来老生、屈突通之阻击,同时遇雨不停,军中乏粮,大军不能顺利推进。此时,李渊派府佐沈叔安等回太原运粮,派使者刘文静去突厥请兵,又以好言同另一股势力李密联和。数日后,请兵者未果,运粮者未至,联和未决,李渊情急,欲改变南下决心,回师太原。随声附和者迎合李渊旨意说:“宋、屈连兵据险,未易猝下。李密虽云联和,奸谋难测。突厥贪而无信,唯利是视。刘武周,事故者也(指突厥勾结刘武周的传闻)。太原一方都会,且义兵家属在焉,不如还救根本,更图后举”。李渊之子李世民则执异见。他说:“今禾菽彼野,何忧乏粮:未老生轻躁, 一战可擒。李密顾恋仓粟,未遑远略。刘武周与突厥外虽相符,内实相猜;

① 《毛泽东军事文选》第 221 页。

② 〔民国〕陈澹然:《〈寤言〉·二迁都建议》。

刘虽远离大原,岂可忘马邑(刘之所辖地域,今山西朔县)!本兴大义,奋不顾身以救苍生,当先入咸阳,号今天下,今遇小敌,遂以班师。恐从义之徒一朝解体,还守太原一城之地,何以自主!”李渊不听,决意北回。入夜李世民号哭于外,渊不解,复问之,世民曰:“今兵以义动,进战则克,退还则散;众散于前,敌乘于后,死亡无日,何得不悲”。李渊听后顿悟,在世民力主下,追回己北动之左军严阵以待,此时,粮至天晴,大军齐指霍邑, 一举打败隋军宋老生部,取得霍邑大战的胜利。这里有许多经验教训可以吸取,但立足全局定谋和定谋贵察则是其中两条重要的经验教训。李渊及其随声附和者,在“雨久不止、军中乏粮”的暂时困难情况下,没有从灭隋兴唐的全局出发分析形势,夸大眼前局部的不利条件,又以道听途说突厥联兵刘武周攻晋阳的谣传作为根据,动摇既定决策,欲收兵北回,几乎误了大事。而李世民力排众议,终于说服其父坚定初衷。可见儿子比老子智高一筹。高就高在“全局观念”和“定谋”而“贵察”的素质。察者,纵观全局之利弊, 运筹帷幄;不为现象所迷惑,看到事物本质。李世民熟知兵经之处禾寂丰足之情,深晓敌将轻躁的弱点;了解李密为了顾忌自己的利益不能联和的底细; 掌握了刘武周同突厥外相符、内相猜的利害矛盾,及其不愿舍所辖地域,而冒险远求于太原的心理。所以,在李渊固执坚持北还的情况下,他仍然“哭谏”,力挽危局,终于取得大战胜利。

革命战争年代,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立足全局施计用谋方面, 为我们提供了许多范例。这里只介绍一下 1947 年中央军委战略进攻的决策。

1947 年 7 月至 9 月间,中国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了战略进攻。毛

泽东指出:“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 20 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

大家知道,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前,当时形势仍是严峻复杂的。蒋介石虽然军事上处境日益不利,其重乒深陷于陕北和山东战场,在南线中央的晋冀豫战场兵力薄弱,其战略纵深中原地区亦十分空虚,形成了两头强、中间弱的“哑铃形”不利布局。顾此失彼、捉襟见时。但同我军相比。此时国民党军的兵力、兵器仍占优势。蒋介石决心不变。拼命实行总动员,加紧拽括人力、物力,继续贯彻将战争引向解放区的战略方针,加强山东、陕北两战场的攻势,力求迅速解决这两个战场的问题,再行转兵其它战场,以达其最后摧毁解放区,消灭人民解放军主力的目的。由于战争已深入我根据地的中心地区,解放区受到很大摧毁,人民生活十分困苦,部队人力、物力补充也遇到了很大困难。

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军委,审时度势,对全局作了透彻分析。看出敌人的优势已下降,士气低落;敌人已处于全民包围之中,其后方出现了第二条战线;南线之敌较弱,给予我可来之机。于是,以大无畏的革命胆略,决心在敌人的战略进攻尚未全部被粉碎,我军总兵力不超过敌军的情况下转入战略进攻。以敌人兵力薄弱的中原地区为主要突击方向,实施中央突破,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域。这个从解放战争全局考虑的避实击虚的行动,是为了彻底粉碎国民党进攻和破坏解放区的反革命战略方针,使解放军在战略上夺取主动地位。中央军委的战略决策通过如下部署实现的:以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 4 个纵队,在刘伯承、邓小平指挥下,于 6 月底自鲁西南强波黄河,先在鲁西南地区求歼敌人,尔后逐步向豫皖苏边区和大别山地区进击,在长江以北的鄂豫皖边地区实施战略展开。

  1. 月 19 日决定,以原拟转用于陕北战场的晋冀豫野战军第 4 纵队和新组

成的第 9 纵队以及西北民主联军第 38 军,由陈赓、谢富治统一指挥,改自晋南强渡黄河,在豫陕鄂边地区实施战略展开,协助陕甘宁我军击破胡宗南系统,同则协助刘、邓经略中原。

  1. 月上旬决定,以陈毅、粟裕指挥华东的 6 个纵队组成华东野战军西线

兵团,并指挥晋冀鲁豫野战军第 11 纵队,在像皖苏边地区实施战略展开,与刘、邓野战军和陈、谢集团共同经略中原。

刘邓、陈粟、陈谢三路大军的主要任务是:挺进中原,以品字形阵势协力作战,机动歼敌,创造新的解放区,调动敌人主力回援,以此策应内线兵团作战。三路大军挺进中原是战略进攻全局的关键一着,而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又是关键的关键。大别山地区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我军只要能在以大别山为中心的中原地区立足生根,就可东慑南京,西逼武汉,南扼长江, 直接威胁敌长江防线以及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统治,迫使敌人的主力自山东、陕北回援,从根本上改变战局。

在三路大军南进的同时,以华东野战军 4 个纵队组成东线兵团,由许世友、谭震林指挥,西北野战军由彭德怀指挥,继续在山东和陕北战场从两翼钳制敌人,策应刘邓、陈粟、陈谢三路大军的中央突破行动;在敌人主力回援中原地区后,即逐批寻歼留下的敌军,收复失地,并扩大山东,陕北解放区。

以上战略部署,我们可以把它形容为三把尖刀插进敌人腹部,两把钳子钳住敌人两臂。此乃奇兵胜战之举,堪称致敌于死地的绝妙高棋。

三路大军突破黄河之后,与国民党主力军逐鹿中原,这对扭转全国战局, 夺取战略主动权,为尔后决战,并打过长江,夺取全国胜利,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中央军委和毛主席胸有全局,高瞻远瞩,而各路大军指挥员又能创造性地贯彻统帅部的意图。刘邓大军为了全局的利益,再硬的骨头也得啃,身背40 个师的国民党军队,艰苦奋战;其他两路大军也是千方百计地克服无后方作战的困难,全力配合,协同作战。这同国民党军队的互相排挤倾轧。形成鲜明的对照。

蒋介石腹部被连插三刀,加上彭老总在西北战场死死拖住胡宗南不放, 山东许、谭兵团又积极行动,吸引住大量国民党军队。蒋介石、白崇禧(国民党的“小诸葛”)等顿时阵脚大乱,疲于奔命,手足无措。“哑铃”的两个“把”

(陕北、山东两个重点),被置于无用武之地,哑铃的“柄”却被折断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军事家的斗智艺术多么高超, 蒋介石、白崇禧晕头转向,不知所措,等他们定下神来苦思对策重新反扑时, 刘、邓已在大别山逐步站住脚跟。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对金陵城的威胁, 一定要设法排除。蒋介石等不惜老本,孤注一掷,但以后的日子每况愈下, 无可亲何?!

回顾这段历史,老一辈革命家的“谋全局”的形象,历历在目。毛泽东当年运筹全局,但始终把握中心环节,大别山这只棋是要棋,只要这只棋活了,全局皆活。局势的发展,果然不出毛泽东所料。这是解放战争中的重要一幕,是为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目的和总路线服务的。自此之后,解放战争的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