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转战京汉路两侧,打破敌军两次“围剿”
(1913 年 12 月—1914 年 3 月) 一、打破第一次“围剿”
讨袁战争失败后,袁世凯当上了正式大总统,并积极进行复辟帝制的活动。但是,声势越来越大的白朗起义武装,对于北洋政府来说,不能不是一个心腹之患。陆军总长段祺瑞就透露了这种心情,他认为起义军“地处腹心, 若不认真痛剿,终无了局”①。不仅如此,还由于起义军的活动,“大碍西人商务及传教事宜”,因而引起了帝国主义的重视。1913 年 11 月,驻汉口的各国领事,召开会议,研究对策,建议北洋政府使用飞机,“将白朗军队全行炸尽”①。各国驻京公使也“迭经函致政府,要求迅速扑灭”②这支起义武装。依靠帝国主义支撑的北洋政府,在“外人注目”的情况下,决定对白朗起义军进行更大规模的“围剿”。
1913 年 11 月下旬,北洋政府增兵河南,电饬豫督张镇芳对起义军进行“围剿”。其具体部署:毅军统领宝德全率部驻郏县、宝丰、汝州(今临汝) 三县;师长张锡元率部驻舞阳、泌阳一线;王毓秀旅驻裕州、南召、鲁山、伊川一线;成慎团驻襄城、叶县;南阳镇守使田作霖部分驻镇平、内乡、浙川和南阳、邓县、新野六县;南下的奉军驻唐县、桐柏两县;镇嵩军统领刘镇华部驻嵩县、宜阳、永宁(今洛宁)、卢氏县;北洋陆军第二师③的混成营驻确山、遂平一线;统领徐占凤、高文贵所部担任京汉路警戒;河南护军使赵倜率马队巡察各处,督饬诸军。上述总兵力约三万余人,妄图将白朗起义军围歼于豫西南地区。原计划 12 月 1 日开始“围剿”,于一个月内将起义军“一律肃清”。并要各县知事“赶办清乡,以绝后患”①。实际上,“围剿”行动于 1913 年末才开始。
为了打破敌人的“围剿”,起义军作了相应的部署:由白瞎子等率部分兵力留在豫西南地区活动,牵制“围剿”军;白朗则亲率起义军主力跳出包围圈,到京汉路以东,打击守备薄弱的敌人。
1913 年底,白朗率部向京汉路秘密移动,于 1914 年 1 月 8 日到达京汉路东的新安店。9 日上午,在新安店北十里的小为庄,与石振声补充旅之胡
① 《周符麟致袁世凯、段祺瑞电(1913 年 7 月 6 日)》,《白朗起义》第 59 页。
① 《枣阳县志》卷二十,武备志附民国兵事纪略。
② 《赵倜致袁世凯、参陆两部电(1913 年 11 月 12 日)》,《白朗起义》第 75 页。
③ 季雨霖(?—1917),湖北荆门人,日知会会员,武昌起义后,被委为安襄郧荆招讨使,规复荆襄。南北议和后,回武汉,任第八师师长,不久辞职。1917 年参加护法运动,在襄河号召旧部起兵,被捕遇害。
① 天津《大公报》,1913 年 5 月 14 日。
永奎团遭遇,激战三时许,歼敌一部。后进至新安店东北的蔡庄,兵分三路南下。先攻罗山未克,遂转攻光山。1 月 11 日,在当地小刀会众暗助下,一举攻破光山城。15 日,又攻占光州(今潢川)城,缴获枪械四五百支。起义军破光、潢后,即扬言将北上项城,抄袁世凯和张镇芳的老家。袁大惊,立即调兵“护陵”。其实,起义军并未北上,而是继续东进,于 16 日陷商城, 歼团勇三百余人,缴获枪械子弹甚多。旬日之间,起义军连陷豫东南三城, 使袁世凯大为震惊。他急令其亲信、新任湖北都督段芝贵先到信阳“统筹全局”。不久又将其表弟、河南都督张镇芳革职,由陆军总长段祺瑞兼任河南都督,驰赴信阳“督剿”。段芝贵到信阳后,立即调动部队,作出了“相机痛剿”起义军于光(山)、固(始)的部署。但是,行踪飘忽、惯于避实捣虚的起义军,早已摆脱追堵的敌军,转至皖西,威逼六安、霍山。
六安是皖西的水陆交通枢纽,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具有重要地位。当时,皖军主力正在该省东北部镇压起义农民,皖西地区兵力比较薄弱。起义军进入皖西后,皖督倪嗣冲慌忙下令:芜湖镇守使鲍贵卿率部由芜湖至庐州
(今合肥);安徽第一师师长马联甲率部由省城安庆至舒城;安武军中路统领邱昌锦率部由寿州(今寿县)赴六安,准备“会合兜剿”。正当倪嗣冲忙于调集军队之际,起义军打响了进攻六安的战斗。当时,六安城内仅有巡缉营营长王传禄所部约五百人。起义军东进时,王传禄率部在叶家集、金家寨、流波■一线进行防御,仅留数十人守城。1 月 20 日,王传禄部在流波■被起义军击溃,经苏家埠逃进城内。此前,该县知事段保森见六安城危在旦夕, 携款潜逃。段的卫队中有的与起义军有联系,乘机打开监狱,将犯人全部释放,并将“县署公款什物掳掠一空”②,城内秩序大乱。这时,皖北镇守使倪毓棻飞令统领邱昌锦率二营、帮统马联棻率一营由寿州驰援。1 月 24 日晚, 马联棻营进驻六安。但起义军一部早已潜入城内,与守军展开巷战,并四处放火,秘开城门,城外大队也适时赶到,乘机入城。守军不支,弃城逃跑。起义军骑兵三百余人乘胜追击,毙伤敌军颇多。六安城当即被起义军占领。邱昌锦行至六安北五十里之马头集时,闻马联棻部在六安被围,立即兼程往救,以管带陈怀忠为左翼,自率管带李长胜为右翼,从东、北两面进攻六安城。起义军利用城东有利地形,事先设下埋伏。陈怀忠营陷入重围,李长胜营也遭到有力的反击。自下午 1 时战至 7 时,邱部“饥疲交加”,“伤亡枕藉,狼狈溃退。在起义军进围六安时,驻舒城的骑兵团团长路靖坤也奉命率一个营驰援。24 日晚,该营行抵六安城东二十里铺时,路靖坤不明情况,先带三十余人入城,准备与马联棻接洽守城事宜,结果自投罗网,被起义军俘获处死。路营也被击溃。六安之战,起义军给皖军三个多营以歼灭性的打击, 是起义军在外线作战中取得重大胜利的一次战斗。这次战斗的胜利,使士气民心大为振奋。
② 《段祺瑞致袁世凯、参陆两部电(1914 年 1 月 11 日)》,《白朗起义》第 78 页。
在起义军主力转至外线,驰骋于豫东、皖西之际,坚持在内线作战的起义军,在内乡、赊旗镇(今社旗县)、南阳等地积极活动,牵制和打击“围剿”军。当时,荆紫关巡防队也加入起义军,被裁汰的攻府军士兵及各地小股义军,纷纷“闻风归附或遥为附和”,因而起义军的实力不仅没有被削弱, 反而有所发展。
由于起义军采取了比较正确的作战方针,北洋政府策划的第一次“围剿”以失败而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