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临时政府的成立和反对袁世凯篡权斗争的失败
武昌起义后,随着全国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迫切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但这时,一些革命党人的权势思想、地域观念和宗派情绪有了发展,革命营垒中原有各派系间的矛盾日趋尖锐。经过分化、组合,形成了湖北、江浙两大集团。两集团对于临时革命政府的人选和所在地点争论不休, 相持不下,以致造成临时政府难产,同时,也丧失了联合起来,共同反击北洋军的有利时机。
袁世凯的北洋军虽然攻占了汉口、汉阳,但已师老兵疲,官兵厌战情绪日益增长。而这时北方和东北的革命运动正在蓬勃展开,南方独立各省正派出援兵源源向武昌集中。北洋军不仅无力攻占武昌,而且后方不稳,进退两难。在这种局势下,袁世凯便加紧施展诱和伎俩,以达到其扑灭革命和篡夺革命果实的目的。他勾结英国驻中国大使朱尔典,通过英国驻汉口总领事戈飞出面调停,提出停战议和的建议。当时在国内的革命党某些领导人,不仅看不到有利的革命形势,相反对袁世凯心存畏葸和幻想,加之受到妥协势力的包围,因而表示愿意和谈。12 月 18 日,双方代表在上海开始“南北和谈”。在袁世凯的胁迫和帝国主义的干预下,南方代表表示,只要袁世凯赞成共和,逼清帝退位,就可以将大总统职位让给他。当时,许多革命党人纷纷反对议和,主张组织北伐军,用武力完成南北统一,但他们的正确主张不占主导地位,无法阻止和议的进行。正当南北代表进行和谈之际,革命领袖孙中山于 12 月 25 日从海外回到国内。因众望所归,于 29 日被独立各省代表选
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并以南京为中央临时政府所在地。1912 年 1 月 1 日, 孙中山宣誓就职,中华民国宣告成立。尽管孙中山对袁世凯有所戒备,但因受到革命政府内部妥协势力的胁迫,和他本人有“但求早固国基”的思想, 故在被选为临时大总统后,不得不致电袁世凯,作出了“暂时承乏”,“虚位以待”的承诺。
袁世凯对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甚为不满,通电指责南方
先组政府,选举总统,违背和谈协约。袁还唆使北洋将领段祺瑞、冯国璋等四十余人发出通电,主张君主立宪,反对共和,声言要以“开战”来解决政体问题。在袁世凯的军事讹诈面前,孙中山针锋相对,激励各地军民,积极准备北伐。他指出:和议无论如何,北伐断不可懈。1 月 11 日,孙中山宣布自任北伐军总指挥,黄兴为北伐陆军参谋长,并制定了六路北伐计划:“以
鄂、湘为第一军,由京汉路前进;宁、皖为第二军,向河南前进,与第一军会合于开封、郑州之间;淮、扬为第三军,烟台为第四军,向山东前进,会于济南;秦皇岛合关外之军为第五军,山(晋)、陕为第六军,向北京前进。第一、二、三、四军既达第一步目的后,再与第五、六军会合,共扑虏廷”
①。1 月 13 日,北伐军在津浦铁路上首战告捷,败清军于宿州等地,战略重镇徐州不战而下。湖北的革命军则由襄樊东下随、枣,并北出河南唐河、邓县,威胁南阳、洛阳。段祺瑞害怕后路被切断,急忙将其大营由孝感撤至信阳。当时,袁世凯所拥有的反革命军队,总数不超过十万,所控制的地区, 只有河南、山东、直隶等少数省份。而分别集结在湖北、江苏两省的革命军各约有十万之众,加上其它各独立省的军队,总数不下三四十万人。北方各省的革命党人也在积极活动,准备与北伐军遥相呼应。如果革命军坚持北伐,袁世凯的北洋军有可能被击败,革命形势将起重大变化。但就在这时, 帝国主义公开为其新的代理人袁世凯撑腰。它们声称只有由袁世凯统一南北,才肯承认中华民国政府,并从财政上、军事上、舆论上对南京临时政府施加巨大压力。在临时政府中的立宪派、旧官僚,则故意制造种种困难,借此胁迫孙中山妥协;革命党的一些主要领导人,在右倾妥协势力包围和影响下,也动摇后退;许多独立省拥兵自重,无意北伐。在内外交迫下,不但使北伐半途而废,孙中山也“心灰意冷”,再次被迫表示,只要得到清帝退位的确切消息,袁世凯公开宣布赞成共和,他就立即辞职,由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袁世凯得到孙中山让权的诺言后,又迫使临时政府承认了关于大清皇帝退位后之《优待条例》,便逼迫清帝退位。1912 年 2 月 12 日,隆裕太后带着六岁的小皇帝溥仪,在养心殿下诏宣布退位。13 日,袁世凯通电南京临时政府,声称“共和为最良国体”,作出了“永不使君主政体再见于中国”的虚假保证。同日,孙中山提出辞职咨文。2 月 15 日,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随后,又选黎元洪为副总统。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曾想以奠都南京、袁世凯到南京就职、遵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条件来约束袁世凯的独裁野心,保证在中国推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但在袁世凯的欺骗恫吓下,上述目的均未实现。4 月 1 日,孙中山正式解职,其他一些同盟会领导人也“相率下野”。在内外反动势力联合进攻下,软弱的资产阶级节节退让,由无数革命志士流血牺牲换来的新生的资产阶级革命政权,仅仅存在三个月,即被扼杀了。政权落到了袁世凯手里,开始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① 王树楠:《武汉战纪》,《辛亥革命》(五),第 23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