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呼伦贝尔“独立”与胪滨之战
沙俄一手导演外蒙“独立”之后,即唆使哲布尊丹巴以“蒙古君主”的名义打电报和写信给黑龙江呼伦贝尔地区的王公,煽动他们率众叛乱,脱离中国。1912 年初,沙俄驻呼伦贝尔领事乌萨蒂操纵和指使额鲁特旗总管胜福、陈巴尔虎旗总管车和扎、索伦旗总管成德等人,调集附近各旗蒙兵一千人,以“大清帝国义军”的名义发动叛乱。1 月 15 日,叛乱武装在俄军暗助下,进入呼伦(今内蒙海拉尔市)城内,占领官署,逼迫政府官员交出行政权和撤出当地驻军。当时,呼伦道台准备率兵反击,沙俄领事公然威胁说: “双方交战,炮弹若落入站界,即行调兵干涉”③。道台害怕引起中俄争端, 被迫退出衙署,并电告黑龙江巡抚“速派兵剿办”。胜福等占领呼伦后,立即宣告“独立”,并成立了伪“自治政府”。哲布尊丹巴授胜福以“参赞大臣”头衔,作为伪“大蒙古国”驻呼伦的“总督”。
北京政府得知上述情况后,立即派人劝说胜福取消“独立”,同时电令黑龙江巡抚“派兵弹压”。沙俄驻齐齐哈尔领事照会黑龙江巡抚,声称:对于呼伦贝尔事件,依照俄国政府的训令,如果中国政府与蒙古兵开战,俄国将守中立,但不许在东清铁路开战,不许用火车运送中国军队。显然,沙俄竭力阻挠政府军的行动。
-
月下旬,黑龙江巡抚多次派人劝说胜福取消“独立”。因沙俄从中阻挠,胜福不但不听劝说,反而继续发动武装进攻。2 月 2 日晨,叛军四百人和化装成叛军的沙俄侵略军约一个营向胪滨城(今内蒙满洲里)发动进攻。守卫胪滨城的巡防兵一个营立即还击,毙沙俄西伯利亚第十五号联队军官劳喀普林斯基及俄兵四名、叛军二十名,伤敌多名,缴获沙俄军用地图十幅。
-
月 4 日黎明,沙俄“马步兵二千余名,大炮六尊,并残败蒙兵二百余
名”①,将胪滨府衙包围。上午 11 时,沙俄官员进入府衙进行威胁,“限 12 点钟交枪马,否则开炮轰击”②。北京政府害怕中俄冲突进一步扩大,遂命胪滨等地的驻军撤走。沙俄的侵略罪行,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怒谴责。
1915 年 11 月 6 日,在沙俄的胁迫下,北京政府与沙俄签订了《中俄关于呼伦贝尔之协定》。该《协定》虽然承认呼伦贝尔为直属中央政府的“特
③ 阿尔泰包括阿勒泰乌梁海、新土尔扈特、新和硕特三部,原属科布多大臣管辖,以后科、阿分治,设立阿尔泰办事大臣,民国成立后改为办事长官。1919 年,中国政府把阿尔泰区改为阿山道,划归新疆省。
① 当时新疆驻军共有二万三千余人,即杨增新所部一万七千人,伊犁镇守使广福所部六千余人。
② 《国务院致杨增新、广福、帕勒塔电(1912 年 11 月 14 日)》,北洋政府陆军部档案。
别区域”,但仍由沙俄扶植的胜福叛国集团的武装所控制,政府军队非经俄国准许,不得进入该地区。《协定》还规定除关税和盐税归中央政府征收外, 其它一切税收和各业收入,均作为地方经费;北京政府承认沙俄与胜福集团订立的各种“合同”。这样,实际上使沙俄对呼伦贝尔地区的控制合法化。
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