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粤、闽、赣地区的作战
(1917 年 10 月—1918 年 11 月) 一、作战双方的企图及部署
夺取广东,是段祺瑞“武力统一”战略中最根本的任务。段政府认为: “欲谋统一,必先收粤,粤不下,湘不安,战局不了,国是不定”②。因此, 在 1917 年 9 月傅良佐带北军入湘时,北洋政府就同时指令闽、赣、浙省军队和琼州龙济光部,对粤省“同时并举,协力进攻”,以策应湘省作战。其攻粤部署是:龙军直取钦(州)、廉(州)、高(州)、雷(州)地区,东图广州,并切断粤桂通路;福建派两混成旅沿汀江入粤,进占嘉应州(治今梅州市)、惠州(治今惠州市)地区,西攻广州,江西派一混成旅逾大庾岭, 入韶州(治今韶关市)地区,南攻广州,形成三面夹击之势。①10 月 23 日, 北洋政府收买广东潮梅镇守使莫擎宇,宣告“对省独立”,与广东省政府脱离关系,直接听命于北京政府,并立即派兵攻打惠州。①
莫擎宇发难兴兵,为北洋政府大举图粤制造了契机。10 月 24 日,闽督李厚基在段政府授意下通电支持莫擎宇,并令汀漳镇守使兼北洋第十四混成旅旅长臧致平率兵十营进援。此后不久,龙济光也由琼州出兵,抄袭粤省侧背。于是,段系军队攻粤之战全面展开。
1917 年 11 月 10 日,陆荣廷在梧州召开军事会议,讨论粤省攻防作战计划。参加会议的除桂系要员外,还有孙中山的代表胡汉民、海军总司令程璧光、广东省长李耀汉等。会上,军政府代表提出应将屡与军政府为敌的广东督军陈炳焜调离,并要求将已编为警卫军的原省长朱庆澜的二十营军队,重归陈炯明统带①。陆荣廷表示“让步”,建议调陈炳焜为讨龙军总司令(后改为李烈钧),但同时要求陈炯明率所部二十营协助攻闽,借以削弱军政府的势力。会议推举陆荣廷为两广巡阅使兼广东督军,陆自称“年老多病”, 派其亲信、原广惠镇守使莫荣新代理广东督军。
莫荣新上任后,鉴于莫擎宇盘踞潮汕,李厚基出兵援潮,在陆荣廷的授意下,决定在进剿莫擎宇部之同时,实施大规模攻闽作战,以策应湘省军事。11 月 27 日,由程璧光出面,召集滇军总司令李烈钧、粤军总司令陈炯明、督军署参谋长郭椿森以及胡汉民、汪精卫等,在广州海珠开军事会议,商订攻闽方略。决定成立“征闽海陆联合军”,以程璧光为总司令,指挥海军、
② 此处川军指石青阳等四川靖国军。
① 《刘显世致唐继尧电(1917 年 12 月 4 日)》,云南档案馆藏。
① 顾品珍部仅存约五千人,赵又新部仅余四千人,叶荃部只剩二千人,以上各部“存者仅半数而已”。见
《叶荃致唐继尧电(1918 年 1 月 26 日)》,云南档案馆藏。
① 《民国日报》,1918 年 2 月 14 日。
滇军、粤军三支部队,分五路攻闽。兵力包括驻粤海军全部,陈炯明之粤军二十营,驻粤滇军全部,和粤省地方军八营,桂军一支队。具体部署是:以陈炯明部二十营进攻漳州,为第一路;李烈钧统率滇军两个师进攻汀州(今长汀),为第二路;沈鸿英率“平潮军”②十二营进攻上杭,为第三路;刘志陆率“平潮军”十五营进攻诏安,为第四路;程璧光率海军舰队袭击福州, 为第五路。计划确定不久,得悉龙济光于 12 月 11 日由琼州出兵攻粤,遂重新调整部署:由攻闽粤军总司令陈炯明继续率所部进攻闽省;以驻粤滇军第六军军长方声涛为征闽靖国军总指挥,率所部第八旅(旅长伍毓瑞)、第九旅(旅长夏述唐)进驻潮、汕①,策应陈炯明部作战;以李烈钧为讨龙军总指挥,率沈鸿英、林虎两支部队赴粤东南抵御龙济光部;海军则全部参加讨龙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