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师敬贤篇 “万世师表”孔仲尼

在我国长达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堪称“师表”者多矣,而孔子却被尊为“万世师表”,他究竟有何德能,竟受到如此尊崇?

孔子(公元前 551 至前 479 年)是儒学的创始人,也是我国古代具有世界影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道德家之一。他是鲁国(在今山东曲阜)人,曾作为鲁定公的司空和司寇。因不满当时鲁国“自大夫以下皆僭(jiàn)离于正道”的局面,于是就去周游列国,以期实现其“复礼”的梦想。但他所到之国,谁也不听他的那一套。他当然很失望,不过,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于是他就寄希望于“后来者”,“退而修《诗》、《书》、《礼》、《乐》”, 集中力量从事文化教育事业。并开“学下官府”的先河。他不但教书育人, 培养造就了一大批人才,用他自己的话说:就 是“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有说是七十有二人)”,此皆“异能之士”,而且又为我们保留了《诗》、《书》、

《易》、《礼》、《春秋》等大量典籍,并在总结前人思想和实践的基础上建立了他的“仁”本主义伦理观,提出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一系列规范要求,为日后儒家伦理思想体系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作为师长,他又有自己的特殊表率作用,例如:

(一)他重视对弟子智能的开发训练,更重视思想品德的教育培养。他的教育宗旨是“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他所忧虑的是“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在思想品德教育中,他尤其重视理想教育。这集中体现在“农山述志”这件事情上。有一次,他去泰山附近的农山游玩,登高远望,略有所思,于是就让弟子们各述所志。子路说他将来若能当一员虎将“必也攘(夺)地千里,搴旗执馘”(guó 左耳)”。子贡说他愿当一位外交家,游说于两国之间,必能“推论利害,释二国之患”。颜渊则说他“愿明王圣之辅相之,敷其五教(指父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 道(导)之以礼乐,使民城郭不修,沟池不越,铸钢戟以为农器,放牛马于源薮(sǒu,有水草之地)。家无离旷(从军远别)之思,千岁无战斗之患。则由(即子路)无所施其勇,而赐(即子贡)无所施其辩矣”。孔子如何评论他们的志向呢?他说子路“勇哉”,说子贡“辩哉”,唯独说颜渊“美哉德也”,而且又喜形于色地称赞说:“不伤财,不害命,不繁词,颜氏之子有矣。”所以,他很重视激励弟子们去志存高远。

(二)事事以身作则。例如:他要求弟子们要有理想、有道德,而自己就是具有坚定理想和崇高德操的人。他不但“善善恶恶”,“推己及人”, 谦谨平恕,“温、良、恭、俭、让”,而且更坚信自己关于“德治”、“复礼”理想的正确性,甚至坚信这是“天生德于予”,从而在实践中表现出崇高的使命感和坚定不移的道德意志。再如他要求弟子们勤学,而他自己则更是“笃信好学,宁死善道”,或如他自己所说:“学道不倦,诲人不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他虽年过半百,却仍随师襄子学鼓琴,而且到了晚年还学《易》,甚至“韦编三绝”。再如他教育弟子“见贤思齐”,而他自己就是尊师敬长的模范。据史载,“孔子之所严事:于周,则老子;于卫,蘧伯至;于齐,晏平仲;于楚,老莱子;于郑,子产;于鲁,孟公绰。数称臧文仲、柳下惠、铜鞮(dì)伯华、介山子然,孔子皆后之,不并世”。如此等

等,都表现了他作师表的优良品性。

(三)他非常关怀和热爱他的弟子。他的弟子来自四面八方,身份和社会地位也很不一致。有不少是来自下层。但孔子却不分贵贱,给予同样的关怀和教导,即所谓“有教无类”,并根据各人的具体情况,运用启发式教学, 因材施教,取长补短,严格要求,使他们都能成为有用的人才,并从而建立了极为亲密的师生关系。例如子路因“好勇力”,曾“凌暴”过他,他也曾批评过子路“野哉由也”,但他却很喜欢子路的质朴勇敢,并经过耐心的教导,使之成为他的侍卫和最优秀的弟子之一。他也批评过子贡,说“赐也不知命而货殖焉”。但他也确知子贡是国家有用的人材。齐田常伐鲁,弟子纷纷请求前去救难,而孔子却只让子贡前去。结果,于贡一出,便“存鲁,乱齐,破吴而霸越”,“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他不但最了解他的弟子, 并严格要求他们,而且也非常关怀爱护他们。当他听说冉耕有恶疾时,就亲自前往“问之”,并“自牖执其手,曰:‘命也夫,斯人也,有斯疾,命也夫!’”当他听说他最钟爱的弟子颜渊不幸短命而死,竟嚎啕大哭,说:“天丧予!天丧予!”他对弟子们慈父般的热爱深深地打动着弟子们的心。他死时,弟子们如丧考妣,“皆服丧三年。三年心丧毕,则哭,各复尽哀。”子赣甚至“庐于冢上,凡六年,然后去”。

由上可见,孔子实不愧于“万世师表”的尊号。我们现在把孔子当作华夏的先哲来纪念,而他的崇高品德对今天的我们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