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父”、“杜母”福万民

过去,人们大多称州县一级的地方官叫“父母官”,不过,在那个“十

官九贪”的社会里,真正能配得上这个称号的委实不多。正因为不多,所以才显得格外难得,格外值得尊敬。汉代的召(shào)信臣和东汉的杜诗就是这类难得人物中的佼佼者;不但如此,“父母官”这一美称也正是从他们被称为“召父”、“杜母”开始的呢。

召信臣是西汉末年元帝时人,字翁卿,寿春(即今安徽寿县)人,初任谷(gǔ)阳(在今安徽灵璧县西南)及上蔡(即今河南上蔡县)长,“其治视民如子”。后征为谏议大夫,升任南阳(即今河南南阳)太守。据史书记载,他对南阳的治理,是遵循这样一条“八字方针”的,“为民兴利,务在富之”。“为民兴利”,在古循吏中虽不乏人,但把“务在富之”作为治理目标,大力推行富民政策,并做出突出成效,却是不多见的。

南阳地处平原,有淯水(即白河)与潦河(即古梅溪)自西北而纵贯其境百余里,两岸土地肥沃,一望无际,河水依冈环注,随地可渠。但水流迅急,且多沙易淤。故境内陂堰名天下,其实难久而易废。召信臣到任后,即“行视郡中水泉,开通沟渎,起水门提阏(即“堤堰”,“阏”读 yān)凡数处,以广灌”。而且使灌溉面积逐年扩大,“多至三万顷”,这样一来, “民得利,畜积有余”。为了防止百姓争水滋事,他还作了“均水约束,并刻石立于田边”,而且对那些不事田作的游手好闲者,更“辄斥罢之”。同时,他又禁止婚丧喜事铺张浪费,自己又事事以身作则,躬劝农耕,出入阡陌”,甚至吃住都在“离乡亭”中,“稀有安居时”。这样,他在南阳数年, “其化大行,郡中莫不耕稼力田,百姓归之,户口增倍,盗贼狱讼衰止。吏民亲爱信臣,号之曰召父”。这就是“召父”的事迹及此称呼的由来。

“召父”之后不久,南阳百姓就又迎来了一位叫杜诗的太守。这位太守, 字君公,是河内汲(即今河南汲县)人,东汉初曾任成皋(是今河南荥(xǐ ng)阳县,即有名的虎牢)令和汝南(即今汝南县)都尉,所在“称治”。后即升任南阳太守。他治南阳,一是提倡俭约,“省爱民役”:二是“造作水排,铸为农器”,这样,“用力少,见功多”;三是“修治陂池,广开土田”;四是“诛暴立威”。对那些贪赃枉法、横行乡里的豪绅长吏以及那些打家劫舍的土匪流氓实行严厉打击,为农业生产和百姓生活提供了良好的治安环境。这样治理的结果,“郡内比室殷足”,使南阳成了“小天府”。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张衡在《南都赋》中有几句话描写其家乡南阳由于召、杜兴修水利之功而出现的农业繁荣景象说:“沟浍(kuài,田间排水渠)脉连,堤塍(chéng,田埂)相輑(qún,连接)。⋯⋯冬稌(tú,稻)夏穱(zh ō,麦),随时代熟。”南阳百姓深蒙其福。把他们二人并称为“前有召父,后有杜母”,并立祠纪念。

这两个“父母官”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但却没为自己置备一点家产。杜诗临终时甚至“贫困无田宅,丧无所归”。但他们泽被万民,德流后世, 他们勤政爱民和廉洁奉公的高尚品德却永远为后人所仰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