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充求是著《论衡》

王充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家,《论衡》是他的代表作。“衡”,其本义为“平”,故“论衡”也就是实事求是地考论事物的是非真伪使之符合实际的意思。这部书是他花了毕生心血写成的,是他生命的结晶。全书共 30 卷 85 篇(其中佚一篇),20 余万言,涉及社会人生各个方面,是我国唯物主义思想史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

王充在《自纪篇》中说:“《论衡》之造也,起众书并失实,虚妄之言胜其美也。故虚妄之语不黜,则华文不见息;华文放流,则实事不见用。故

《论衡》者,所以铨轻重之言,立真伪之平,非苟调文饰辞,为奇伟之观也。其本皆起人间有非,故尽思极心,以讥世俗。”

那么,他所说的“虚妄之言”是指的什么呢?主要是指东汉时期非常流行的谶(chèn)纬神学及其文化体系。“谶纬”是宣扬神学迷信的谶书和纬书的合称。“谶”,是假托文意以预言人事吉凶祸福,又称“符”或“符箓

(lù)”,又由于它有图有字,故也称“图谶”。“纬”,乃系以神学观点解释儒经,也就是把经书上的事都说成是天神的授意。这种活动起于秦而盛行于东汉。光武起事,就因有人说谶而“定谋”;即位之后,遂“宣布图谶于天下”,并

对一些不信邪的人横加迫害。著名思想家桓谭不就因上言谶之“非经”而被光武扣上“非圣无法”的帽子险些丢了性命吗?经明帝而章帝,图谶更被提到与儒经同等重要的地位。章帝还亲自主持白虎观会议,并让史学家班固把这次会议纪录整理成《白虎奏议》(也即《白虎通德论》或《白虎通义》)。从此,谶纬神学便被揉进汉儒典籍而到处流传。由于皇帝的信奉和提倡,一般趋炎附势之徒也把讲究图谶当作谋求荣华富贵的手段,甚至连班固这样有才学的人也摆脱不了它的牵累。但是,王充,一个“贫无一亩庇身”、“贱无斗石之秩”的普通“寒士”,却能彻底摆脱儒经和利禄的双重羁绊,勇敢地站了出来,向这种神学歪风以及社会上一切不合理现象宣战。人们说王权是“神授”的,圣人是“天生”的,而且人间的吉凶福祸都来自“天意”, 而王充则继承和发扬了老子关于天道自然无为的思想,明确指出天地是“含气之自然”,是“无为”的,它既“不能言,亦不能知”。万物都是“自生” 的,而不是天生的。如果说天有意志,那么,它为什么还要生那些“失道废德”的“庸庸之群”?为什么还要使那些“恶人之命不短,善人之命不长?” 故所谓“授施”云云,皆“失事之实,虚妄言也”。俗儒们还说“圣人生知”, 王充则针锋相对地说:“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有之也”。他甚至把怀疑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孔子和孟子。在《问孔》、《刺孟》篇中对他们的一些论点提出了大胆的质疑或反驳,表现了高度的理性精神。他严正指出:“追难孔子,何妨于义?”“伐孔子之论,何逆于理?”同时,对当时流行的“好信师而是古”的复古主义倾向也进行了无情的抨击,明确指出: “汉高于周”。此外,对社会上的一些不合理现象,也进行了大胆的揭露, 例如说“富商之前,必夺贫室之财”,说当时的官吏是“舞文巧法,徇私为己”,说当时的选举是“黑白不分,善恶同伦,政治错乱,法度失平”,如此等等,都生动地体现了他唯物主义的批判精神。这种精神在今天看来虽然不足为奇,但在当时来说,却是十分难得的,没有对社会人生高度的责任感和无私无畏的高尚品德,是谁也做不到的。

他的祖上原是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县)人,“以农桑为业”,后因躲避豪门的欺压而“举家担载”迁至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县)。显然,这样的家境是很不景气的。王充就出生在这样的“细族孤门”之中。他生于光武帝建武三年(公元前 27 年)。小时上学因成绩优异被保送到京师太学深造, 但因家贫无钱买书而“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幸喜他特别聪敏,“一见辄能诵忆,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

他毕生也只作了几任州县官吏,而且后见官场腐败,就“自免还家”了。不过,他的还家并不消极逃避,而是为了能集中精力去“考论实虚”以“著书示后”。可以想象,他这时的生活是多么贫困,心境是多么悲凉。他在《自纪》中说:“年浙七十,时可悬舆;仕途隔绝,志穷无如⋯⋯俦(chóu)伦弥索,鲜所恃赖;贫无供养,志不愉快!⋯⋯”他就是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完成他的不朽之作的。大概在他写完这《自纪》后不久就悄悄地离开那个虚妄的人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