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美国转基因种子的风波

以下是这种生物权益之争的一个例子。

1997 年 2 月,在国家“863”“八五”重大项目总结交流会上传出了一条新闻:河北开始引进美国转基因棉花种子。

据认为,这是中国棉花发展史上一起重要事件。这件事在农业生物界引起了争议。

事情起因是:1996 年底,河北省种业集团公司与美国岱字棉中国私人有

限公司签订协议,成立冀岱棉花种子技术公司,加工和销售美方提供的由美国孟山都生物技术公司研制的转基因抗病虫害棉花种子。合同有效期 30 年。

事情引起大哗。中国是世界棉花生产大国,棉花是中国国民经济战略物资,中国棉花价格对国际棉花市场有着举足轻重影响。但近年来,棉铃虫给棉花生产造成巨大损失,1992 年仅病虫害减产数十亿元,1996 年棉花播种面积减少 1000 多亩。

由于棉铃虫是世界性病虫害,各国都在研制生物防治办法。

美国 1989 年合成抗虫害基因,1990 年转入棉花植株成功。中国 1992 年

也人工合成成功,并在 1993 年将两个抗棉铃虫基因输入主要棉种,成为第二个拥有抗虫棉花技术与新品系的国家。这项技术被列入“863”生物领域重大关键技术项目。

争论的焦点在于,这项协议的签订,将为外商利用生物工程控制中国作物生产打开口子,并使中国自有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陷入极大被动。

农科院生物技术中心一位专家称,中国自己也有技术,但经济实力难以与外商竞争,外商在研究、开发、试验和市场推广上都进行高投入,中国是做不到的。这将逐步挤垮中国生物工程。

但据河北省种子总站站长纪俊群称,这项引进不会对中国技术和市场构成威胁。它对棉花生产是有利的,并可为中国科学家研究借鉴。

而且,合同上有补充规定,一旦中国转基因棉种的抗虫性、产量和所产棉花品质超过美国种子,合同即告终止。

据了解,有关方面把美国种子和国产某种子进行了对照试验,表明美国品种抗虫效果、所产棉花品质等均优于中国品种。

棉农也反映用美国种子省钱省工,经济效益好。

另悉,这项引进得到了河北省领导的大力支持。该省将此列为发展该省农业经济的一项战略决策,多次要求加快与外商的谈判。

农业部一位官员表示,对此事不要匆匆下结论,但要进行思考。说到底, 要把自己的技术搞上去。

事情引出的问题包括:如何评价转基因技术?国家在研究开发上会否全力支持?安全性能到底如何?引进的合法性如何?今后还会否引进?如果引进,应遵循何种程序?中国应该制订什么规定?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