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新闻大战

抢当明星

对新闻界的思考有助反思克隆事件中的一些问题。克隆问题可以说首先是由新闻界推出的。

2 月 23 日,多利的羊公诸于世,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争论。新闻界出

尽风头。

2 月 24 日,《华盛顿邮报》以《苏格兰科学家克隆出羊》为题做了专门报道。

2 月 25 日,《波士顿环球报》以醒目的标题《克隆的冲突》介绍了围绕着克隆技术早就存在的有关伦理道德的争论。同一天《华盛顿邮报》也刊登部分科学家为克隆技术辩护的文章:《我们应该为克隆羊担忧吗?》。

  1. 月 27 日,路透社向世人透露:《梵蒂冈呼吁禁止克隆人》。

  2. 月 1

    日,《纽约时报》刊登专文:《突然间宗教伦理学家对克隆技术感到窘迫不安》。

3 月 3 日,美联社进一步报道:《教皇谴责人类“实验”》。

3 月 2 日,《华盛顿邮报》载文称:《英国终止对克隆计划提供援助》。

3 月 3 日,《华盛顿邮报》连续发表《后克隆的意识》、《克隆研究的问题将受到严格检验》等文,重新挑起争议。

3 月 4 日,美联社、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分别报道,克林顿总统声明联邦政府严格禁止克隆人研究、不准备投入资金进行克隆人研究的立场。

在随后的几天内,世界各大新闻机构纷纷报道本国政要所发表的大致相同的反对克隆人的声明。

由于新闻媒介的炒作,公众对克隆技术的兴趣急剧升温。

3 月 10 日,美国《新闻周刊》发表了一组文章:《小羊羔,谁将你造出来?》、《今日的羊⋯⋯明日的牧羊人?——在科学家做到之前,伦理学家需要提出和回答一些困难的问题》等,以吸引读者。

同一天,美国《时代》周刊也发表了一组文章:《我们将跟在羊的后面吗?》、《克隆技术的时代》、《心灵能被复制吗?》。

3 月 12 日,《华盛顿邮报》发表了较为冷静的文章:《面对科学事实—

—而不是科幻小说(克隆技术)》。

⋯⋯

有人认为,克隆技术早已产生,它所引发的伦理争论也早就存在。但为何这次会引起全球轰动呢?这与新闻界的炒作关系甚大。

但是,对西方的新闻报道仔细回顾,却很难以一语“炒作”概之。在西方,媒体一直没有放松过时这项技术所有尖端进展的报道,学术界也一直十分关注。在西方人心目中,这是一个十分严肃的问题。

早在 1978 年 3 月 4 日,《纽约时报》就报道:《科学家怀疑有关在实验室创造出来的婴儿的书》。

1978 年 6 月 26 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东部版)发表《克隆技术, 什么是人?》。

1979 年 9 月《今日美国》发表了弗雷德的文章:《克隆技术:承诺与威胁》。

1982 年第 4 期《哲学》杂志刊登了查德威克的文章:《克隆技术》。

1994 年 9 月的《肯尼迪伦理学院学报》用了大半篇幅,刊登了几组文章。

用了 32 页的篇幅刊登美国生殖伦理学委员会写的《通过胚胎分裂的人类克隆技术》报告及《克隆技术:对一场古老的争论的回顾》、《胚胎克隆技术的有用性的反思》等文。

1996 年 4 月 4 日,《自然》杂志发表威尔莫特等人的文章:《克隆技术的含义》。

1996 年 10 月号《医学与哲学期刊》发表罗伯特的文章:《人类克隆技术:能做到毫无害处吗?》。

⋯⋯

到了 1996 年,就在多利诞生前刚好一年,英国媒体就围绕克隆问题大加讨论。其焦点已经集中在罗斯林研究所和克隆羊上。敏感的新华社驻伦敦记者对此争论作了报道。除了发回消息外,还作了综述:

综迹:英国围绕胚胎繁殖新突破展开争论

新华社伦敦 3 月 12 日电综述:英国围绕无性繁殖新突破展开争论 新华社记者姜岩

自 3 月 7 日英国《自然》杂志公布了英国最近在哺乳动物无性繁殖研究领域取得新突破以来,英国舆论界围绕这一话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争论的焦点是无性繁殖技术对于人类来讲是福音,还是祸水。

引发这场争论的是英国爱丁堡罗斯林研究所的一个科研小组,他们发明了一种基因技术可人工大批繁殖具有同一基因的哺乳动物。他们利用这一技术对威尔士山羊实行了无性繁殖,共获得 5 只基因相同的公羊羔,但由于这

种技术尚不完善,因此只有两只寿命超过 10 天。

这种技术的核心是将哺乳动物卵中的遗传物质取出,制成卵空壳,然后将含有特定基因的细胞同它放在一起,利用电流刺激将两者合二为一,并使之繁殖形成胚胎,然后植入母体子宫中,使之育成产出,整个过程不需要精子的参与。由于繁殖过程中没有精子的参与,因而得到的动物的基因非常纯正。

这种技术应用潜力很大,尤其对畜牧业具有深远的影响,《泰晤士报》认为,利用这种技术可大量繁殖品种优良的家畜,还可专门繁殖用于人体器官移植的转基因哺乳动物。英国其他新闻媒介也持同样的观点,认为这种技术以及其他基因技术可以为人类造福。

在肯定了这种技术的正面作用的同时,英国舆论界更大程度上表示了对这种技术的担忧。他们认为如果使用不当,这种技术很可能成为潘多拉的盒子,一是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二是如果将其应用到人类自身繁衍上,将产生巨大的伦理危机。

英国《每日电讯报》指出,如果在畜牧业中大量推广这种无性繁殖技术, 很可能破坏生态平衡,导致一些疾病的大规模传播。该报报道说,“英国农场主拒绝接受这种技术”。另外,一些人士甚至提出,如果一些居心叵测的人利用这种技术大量繁殖一些有害的动物,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

英国舆论界争论最激烈的是担心有人将这种技术应用于人类自身的生育过程中,因为从理论上讲这种技术对人类生育过程也应有效。英国《独立报》认为,如果这种技术被种族主义者利用,就会导致巨大的伦理和政治危机。

《泰晤士报》说,显然由具有优良基因的战士组成的部队战斗力强,有可能会吸引像纳粹那样的组织利用这种技术,如果这样,后果将是灾难性的。

与一些人的担忧相反,这一发明人之一威尔穆特博士则持乐观态度,他指出,人类用这种方法大量生育同一基因的后代并不实际。首先无法得到大量的卵子,另外还需将其形成的胚胎置入妇女的子宫中育成后产出,这也非常困难。他认为绝大多数妇女宁愿按传统的方式生育。

英国《每日电讯报》则认为,传统的两性繁殖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对于生物界尤其人类来讲非常重要。首先两性繁殖可产生基因变异,产生更

适应生存环境的后代;其次,两性繁殖可取长补短,产生更健康的后代。另外,两性繁殖还可使基因变异中产生的优良基因更大范围地遗传下去,克服了无性繁殖单线遗传的不足。

有关专家认为,人类在高科技将人类引向新的世纪的今天,还应及早认识基因技术等高科技的负面效应,及时制定防范措施,引导高科技沿看正确方向发展。

现在看来,有关多利的各种大惊小怪,在一年前早已不新鲜了。但姜岩的报道当时并没有在国内激起多大反应。为什么会这样?这一点是值得深思的。

新华社关于克隆或无性繁殖的发稿情况为: 1997 年:有关多利事件的有 29 条稿件。

1996 年:19 条。其中只有两条与我们今天议论的克隆有关。

1995 年:14 条。无性繁殖的仅有一条。

其他的都是什么呢?如:全军“八五”获医学科研 1200 项,近千字中, 有一句提到了“细胞因子克隆及表达”。大部分都是这样一笔带过,没有几个读者懂“细胞因子克隆及表达”是什么意思。只是消息的一个背景、点缀而不是主题。还有相当部分与人名、地名、单位名有关,如“莫桑比克隆重纪念⋯⋯”“⋯⋯在格但斯克隆重举行”。

关于克隆的背景资料,也是今年 3 月才第一次收录进电脑库去的。联机查阅,发现《人民日报》等大报差不多是同样的情况。

可以说,新闻界多少有点儿措手不及。大多数媒体都发现自己没有这方面的准备。因此,在最初的有关报道上,几乎全部抄录新华社电讯或《参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