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情·爱

当兵保国防,军人要有家。家在哪里?宁运久的见解很独特,这应该是一个广义上的大家。军人在前线,后方便是家,社会便是家,共和国的每一个单位每一个企业都应该是他们充满温馨的家。没有这个家,军心将不稳。转退军人的安置问题,随着机关事业单位的精兵简政和企业内部竞争的日趋激烈,由于“职满为患”而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这也是军人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宁运久对此有自己的一番见解。他说:“转业干部和退伍军人把自己一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贡献给了国防建设,我们要满腔热情,尽心尽力, 像欢送自己的子弟参军一样,欢迎他们的归来,公司的同志要理解他们的处境和难处,绝不让他们受到委屈。”

为了“理解难处,不受委屈”,公司专门出台了一套转退军人的安置规定:在住房上,凡是成了家的,到公司都马上解决。有时人还未到,房子就安排好了。到现在共安排了 35 套新房。在工作上,有能力的大胆提拔,有前途的积极培养,只要德才兼备都委以重任。凡是按规定要求安排职务的, 都千方百计安排实职。转业的副团职干部李景春,有经验有能力。公司先后安排他任副科长、科长,一直提拔到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此事在军地中传为美谈。目前,公司的党委书记。两名副总、纪检书记等 4 名副县级以上干部都是部队转业的。对营职以下干部,只要有能力,素质好,在公司工作一段锻炼之后,也坚持择优任用。正营职干部卢培福。副营职干部王东, 都是转业时间不很长,分别被提升为副处长和办公室副主任的。现在已有 10 多名营以下干部被提拔到中层领导岗位上,转业干部提拔使用率达 75%。几年来,在公司先后接收安置的 40 名转复军人中,没有在房子、妻子,孩子、票子、位子上伤脑筋的。军徽,在这里闪烁着迷人的光芒。昔日能征善战的军人,在开发建设中同样能一展丰姿,成为公司一支朝气蓬勃的骨干力量。

市开发是一个真正的军人之家,军人出身的占职工总数的 22.3%,在中层以上干部里居然有 21 名姓“军”,军种包括海陆空。

这是一支在经济战中战无不胜的王牌部队:

为了把社会营造成军人之家,宁运久想了很多点子,花了很多“票子”。从行业实际出发,市开发诞生了一支拥军优属服务队。凡是住公司建的

住房的军人和优抚对象,服务队都主动登门提供优质服务。住在少年路的一名老退伍军人,腰腿病严重,要盘个热炕。综合处的 4 名同志,利用业余时间,为老人垒了锅台、盘了炕。他逢人便说,还是市开发服务周到啊!

几年来,公司先后拆迁了 17 户军属旧房,全都从快从优给予安置,没使一位军人为此牵肠挂肚。一等残废军人周喜顺,在解放战争中失去了左腿, 生活很不方便。公司在研究他回迁时,优先考虑他的特殊情况,把他由 7 搂

调到 2 楼(一层为草棚),在面积上又多增加 10 平方米。这位老军人在负伤时没掉一滴泪,搬进新居时却老泪纵横。他深感党和人民没有忘记他这位人民功臣。几年来,公司为 30 多户优抚对象,在拆迁安置上提供了很优惠的政策,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了他们的心坎上。

东南材的宋桂轩老人是一位 40 年代就从事地下工作的老革命,一生风雨坎坷,至今孤身一人。公司在优先安置好她的住房之后,还定期上门为她维修房屋疏通管道,老人 70 多岁了,生活不能自理,公司的 60 多名团员青年便志愿成了她的亲生儿女,轮流上门照顾她的生活。

1993 年圣诞节那天,公司团委的同志买了不少食品和一只大大的生日蛋糕,去给老人过生日。

在宋桂轩老人家里,赵吉泉书记和青年们儿女般偎依在老人身边,老人平静极了,始终一言不发。当生日蜡烛点燃的时候,当“祝你生日快乐”的歌声荡漾的时候,老人的眼里猛然涌满了泪水⋯⋯

老人是 70 多年来第一次过生日,原因是她也不知道自己的生日是哪天, 是市开发人为她“选”了个生日:圣诞节。

在宁运久们的眼里,军人是最神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