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及其教育思想

孔子死后,儒家分为八派:“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 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韩非子·显学》)。其中“孟氏之儒”是儒家学派当中一个重要学派,代表人物就是孟子。

孟子(约公元前 372——前 289 年),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鲁国邹

(今山东省邹县)人。他是贵族孟孙氏的后代,其父早逝,母亲仉氏教子有方。“孟母三迁”和“断织劝学”的故事,反映了孟子少年时代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他崇拜孔子,自谓:“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后世把孔子和孟子并称,他们的思想学说合称为孔孟之道。

孟子为了推行他的行“仁政”实现全国统一的政治思想主张,也曾率领弟子到过齐、梁、宋、魏、滕等国,并列名齐国稷下学宫,受到各诸侯国的礼遇。但各国君主认为,孟子学说“迂远而阔于事情”(《史记·孟子荀■ 列传》),不合时宜多不采纳。孟子根据重民思想,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响亮口号,两千多年来鼓舞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权而斗争,成为封建时代可宝贵的一种政治理论。孟子对儒家思想学说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最大的儒学大师,一生主要从事教育事业,是战国时期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他热爱教育工作,提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孟子·尽心上》)的教育观点,给后世以极大的影响。这是中国古代第一次把“教”和“育”二字联用,组成为“教育”一词的来源。孟子把得到培养天下优秀人材看作是人生一大乐趣。他的学生很多,著名的弟子有万章、公孙丑、乐正子、公都子、屋庐子、孟仲子等。孟子晚年,和孔子一样返回故里, 专心著述讲学。《孟子》一书是研究孟子思想学说和教育思想的主要资料。孟子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可以归纳为:

①“性善论”和论教育作用。孟子提出“性善论”,作为构筑他的教育理论的基础。他认为人性生来就是善的,有“不学而能”的“良能”和“不虑而知”的“良知”。他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孟子·告子上》)这恻隐、羞恶、恭敬、是非是四种道德的萌芽,称之为“四端”。而这四端发展起来就成为仁、义、礼、智四种道德,称之为“四德”。在孟子看来,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就在于能否发挥自己的人性本质。它一经探求,便会得到;一加放弃,便会失去。

孟子从“性善论”的观点出发,论证了教育在人性发展上的作用。他认为,人生来既然有四种道德的善端,那么教育的作用则在于收回原有的善性, 去扩充善端。他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己矣”(《孟子·告子上》)。学问之道不是别的,就是把丧失的那善良之心找回来就是了,这就是教育在人性形成发展上的作用。孟子根据“性善论”,以为圣人和贤人是把人所固有的善端加以扩充完善的结果,从而提出“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的观点。

孟子重视教育对人性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同时,也看到了教育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他认为,教育比政治有时还显得重要,实行仁政的过程也可以看作就是教育。孟子是这样看待教育与政治的关系。他说:“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尽心上》)这就是说,仁德的语言却赶不过仁德的音乐能打动人心,良好的政治赶不上良好的教育能获得民心。好的政治,百姓害怕;好的教育,百姓热爱。良好的政治得到百姓的财富,良好的教育可以获得民心。这样,就肯定了教育对社会国家的作用意义。

②培养“明人伦”的君子。孟子总结了古代兴办学校,特别是夏、商、周三代的教育经验,明确地提出了教育目的为“明人伦”,培养“明人伦”

的君子或统治人才。

孟子教以人伦,明人伦的具体内容,是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这意思是说,父子之间要有骨肉之亲,君臣上下应有礼义之道,夫妻挚爱而内外有别,长者晚辈分尊卑之序,朋友相处讲求诚信。这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行为的准则, 被后世人们概括为人的道德的“五伦”。应该承认,在中国封建时代明确提出封建宗法道德的五伦关系是从孟子开始的。

根据明人伦的教育目的,孟子把伦理道德教育放在首位,成为他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要内容。主张教育的整个内容和全部过程就是“谨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悌之义”(《孟子·梁惠王上》),办好学校教育,进行伦理道德教育,至于自然科学知识则是不被重视的。孟子教学以《诗》、《书》、《礼》、

《乐》、《易》和《春秋》六经为主要教材,这在《孟子》一书中是多处可见的,其中尤以引讲《诗经》和《书经》的内容的地方很多,常言“诗云”、“书曰”语。以伦理道德作为教育的基本内容,开端于孔子,中经孟子发展完善,此后形成儒家教育的中心内容和主要特点,极大地规划和影响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全部教育。

③关于学习与教学。孟子在长期从事教育实践的活动中,对学生如何学习和教师怎样进行教育教学,积累总结了不少有益的经验。

在学习方面,孟子认为有四种主要的学习方法。其一,深造自得。孟子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孟子·离娄下》)强调学习要有主动的精神,依靠自己自求自得苦心研究,才能够活用到实际上面,使知识达到“自得”境界。这样,一个人在处理和解决事物时,就可能操持自如, 左右逢源默识心通。反之,被动的学习都是外铄的肤浅的知识,心中必无所得,学了等于没学没有收获。其二,专心致志。孟子重视学习的专心致志, 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他以国手奕秋教两个学生学棋为例,生动地说明专心学习的重要。其中一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话;另一人表面听讲, 心里却在想着有只天鹅快要飞来,想拿弓箭去射它。两个学生虽在一起学习, 但结果后者不如前者有收获,究其原因是专心与不专心的关系。学习不仅要专一,还要持之以恒,一曝十寒也是难以成功的。其三,循序渐进。孟子认为学习是有一定的步骤,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应该循序渐进,所谓“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孟子·离娄下》),象流水似地顺序前进。相反, 如果不按照程序,“其进锐者,其退速”(《孟子·尽心上》),前进太猛后退也快,会得不到预期的效果,反对“揠苗助长”。其四,由博反约。孟子还总结出由博而约的学习方法。他说:“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 这是说在融会贯通的基础上,广博地学习,详细地解说,返回到概括地述说中心大意的地步。这可以说是一种学习的归纳法。

在教学方面,孟子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了五种主要教学方法。他说:“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材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孟子·尽心上》)从这段话来看,孟子教学的主要特点是根据学生程度个性和所处的地位来因材施教。对程度高的学生来说,只需要加一番点化之功,如同雨露润泽草木一般;对那些学力较差的学生,如果是品德稳重,就针对完成他的德性;若是有天资聪颖,就去培养发展他的才能;对一般的学生要答其所问,排其所难解其所惑,随问随答就可以了;对不能口授的学生,则采取“私淑弟子”间

接的方法去教育。孟子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灵知性,值得我们学习思考。

④道德修养和意志锻炼。孟子从“性善论”的人性观点出发,基于“明人伦”的教育目的,他很重视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意志锻炼。在道德修养方面,他和孔子一样十分注意立志和树立理想,强调“尚志”和“持志”。他认为道德修养的重要手段就是“反求诸己”,作自我反省严格要求自己。他曾这样说:“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 行有不得,皆反求诸己”(《孟子·离娄上》)。道德修养的关键贵在自觉, 自觉为善自觉拒恶。他还认为一个人的祸福,都取决于本人的行动。“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自求多福”(《孟子·公孙丑上》)。他援引《尚书·太甲》的话告诫人们:“自作孽,不可活。”在道德修养上,孟子要求人们改过迁善、闻过则喜、与人为善,还列举圣人贤者为例作为学习的楷模,如谓: “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公孙丑上》)

在道德修养的过程中,孟子特别重视意志的锻炼。关于一个人的意志锻炼,他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致,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增)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孟子认为,一个人经过这种艰苦环境磨炼之后,才能增长才干,具备坚强的性格,去担负治理天下的重任。他还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孟子提出的“大丈夫”的概念和其丰富的精神内涵,对中华民族的道德观念的形成起了重要的影响和激励的作用。对此,冯友兰先生评价说:“懂得了这个词汇, 才可以懂得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的精神。”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