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官学的没落衰废

西周(约公元前 11 世纪—前 771 年)是我国奴隶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在这段历史时期,建立在商代学校教育基础上的西周教育,建立了奴隶制的官学体系,是奴隶主贵族教育的典型代表。西周的教育目的为培养奴隶主阶级的统治人才,学校系统分“国学”和“乡学”两类,教育内容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教育为主,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行政管理制度。西周的学校教育和一切文化学术都为奴隶主官府所垄断独占,适应奴隶主贵族政治统治的需要,“学在官府”和“官守学业”就是对这种官学教育性质和特点的高度简明的概括。

西周末年和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经济发生了大变革,这是西周官学衰废的根本原因。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在奴隶制解体过程中,掌握在奴隶主贵族手里的官学也随之日趋衰落下来。这时,奴隶主贵族子弟不像从前那样热衷向往庄严的官学,他们整天嬉戏游荡无心读书,奴隶主贵族的官学已经形同虚设。从《诗经·郑风》中,我们就可以看到这种情景,《子衿》篇描写:

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 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 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 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 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 如三月兮。

这首诗如果释译一下,大概意思是:穿着青领衣裳的学子呀,我的心时刻在关心着你们啊!纵然我没有亲自去找你们,可也得学习呀。系着佩玉带子的学子呀,我的心日夜在惦念着你们啊!纵然我没有来找你们,可也得上

学呀。你们怎么可以整天喜好登高在城头上东来西去闲逛呢?要知道一天不学诗书礼乐,可就要生疏荒废如同三个月了①。由此不难看出,诗中讽刺了那些衣着华丽的奴隶主贵族子弟是如何生活,又是怎样对待学习的?郑国的官学如此,其他官学状况亦可见一斑。这就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的官学和衰败的奴隶制一样,都是很不景气的。

春秋时期,官学的没落已成为明显的事实。春秋大约有 200 多年的时间, 但现在从文献记载,关于官学问题的材料,仅仅只有二件事情:一是《诗·鲁颂·泮水》记述鲁僖公(公元前 659—前 627 年)修建泮宫;一是《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传记说郑国子产“不毁乡校”。清末学者黄绍箕也说:“周室东迁,庠序废坠。春秋二百四十年,诸侯学校之制见于经传者,亦只鲁僖公之立泮宫,郑子产之不毁乡校二事。外此诸国,几未闻其有一二学校,岂书缺有间欤?”②当时,王室、诸侯连年忙于打仗,战争频繁,社会动乱,他们根本无暇顾及学校教育。上文所引的诗的小序中就说:“《子衿》刺学校废也,乱世则学校不修焉。”郑玄为此注解:“国乱,人废学业”。另外,奴隶主贵族在政治上的没落,缺乏上进的精神,只图享受不重视教育,有些诸侯贵族公开反对官学教育。据《左传·昭公十八年》记载,往者去见周大夫原伯鲁,谈及官学的事情,原伯鲁就和他说:“不悦学”,甚至还讲“可以无学,无学不害”。这是公元前 524 年的事情。说明奴隶主贵族不可能再垄断学校教育,同时,那种与时代背驰的贵族教育也不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官学是以贵族为教育对象的,他们不想进学不思读书,连贵族本身也认为官学可有可无,官学走向没落衰废也就是必然的了。

随着西周王室的衰落,没落贵族及其后裔乘乱逃亡,不少在周天子和诸侯宫廷中掌管文化的职官,也开始走出宫廷另寻生活出路。例如,《论语·微子》记载,周天子宫廷中掌管礼乐的官吏纷纷出走,乐官大师挚跑到齐国, 二乐师干跑到楚国,三乐师缭跑到蔡国,四乐师缺跑到秦国,打鼓的方叔迁至黄河之滨,摇小鼓的武移居到汉水地区,少师阳和击磬的襄到海边去了。这是一批司礼司乐的专家和知识分子,其他方面的知识分子情况同样也是如此。他们失去了世袭的职守流落到了民间,也就把文化知识带下去了。与知识分子向民间活动的同时,官府的许多图书典籍也跟着扩散了。这样,就打破了奴隶主贵族的“学在官府”、“官守学业”的现象,造成“文化下移” 的趋势,出现了所谓“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局面。王官失职,官学失守, 文化下移民间四方,西周奴隶制官学彻底地衰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