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及其教育思想

柏拉图(约公元前 427—前 347),古代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希腊学园的创始者。他是苏格拉底的学生。

①生平和教育活动。柏拉图是雅典人,原名阿里斯托克勒斯,生于奴隶

② 《回忆苏格拉底》,第 139 页。

① 《回忆苏格拉底》,第 139 页。

主贵族家庭。其父亲阿里斯顿,母亲佩里克蒂娥尼在当时雅典社会都具有一定的名望。柏拉图青少年时代,热心学习文法、修辞和写作,爱好体育锻炼。在科林斯海峡举行的一次运动会上,参加摔跤比赛,取得优秀的成绩。此外, 他还对音乐、美术等学科很感兴趣,受到专业老师葛老孔的精心培养。20 岁开始,他投师苏格拉底,从此成为苏氏的忠实门徒。

公元前 399 年,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后,年仅 28 岁的柏拉图因受牵连而被迫离开雅典。他先后到过埃及、意大利和西西里岛等地。在这些国家和地区,柏拉图考察和研究了关于政府问题、政治法律、哲学学说、宗教状况、教育制度以及天文数学原理成就。这多方面的调查活动为其以后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这次周游期间,他还宣传了自己的哲学观点和政治主张。公元前 387 年,柏拉图返回雅典时,已进入了不惑之年,随即

创建了阿加德米学园,在此著述讲学,长达 40 年。

柏拉图一生著作丰富,著名的教育代表作有:《理想国》和《法律篇》等。

②哲学观和社会观。柏拉图的哲学思想和体系极其复杂,概括起来,则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其哲学的中心思想即提出了“理念说”。理念,希腊文的本义是“被视之物”。

柏拉图认为,世界可以划分为“现象世界”和“理念世界”。这就是说在人们生活的现实世界,或称现象世界之外,还存在着一个理念世界。在他看来,现象世界是变化的、虚幻的,理念世界才是永恒的、真实的。理念世界是原型和正本,现象世界只不过是理念世界的摹本和不完善的影子。在理念世界中,又存在许多个别理念,形成不同的等级,由低级逐渐走向高级, 最高层就是纯理念。这个纯理念就是神,即宇宙万物的根本。可见,柏拉图的“理念说”是一种客观唯心论。

在社会政治观点上,柏拉图拥护贵族政治,反对民主政治。在他的“理想国”内,神用不同的东西造出来三种人,分为哲学家、军人武士和劳动者。哲学家被列为第一等,是治理国家的贤哲,“老天铸造他们的时候,在⋯⋯ 身上加入了黄金”①,具备了“智慧”这种最高美德,理应和适宜成为国家的统治者。第二等军人武士,是保卫国家和维护社会秩序的人,在他们身上含有白银,具备了“勇敢”这种美德,理应和适应于成为国家的保护者。劳动者包括农夫、手工艺者、商人,统称为民间艺工,属于第三等。他们是神用铜铁造成的,具备了“节制”这种美德,责任适应于劳动生产,为前二等人服务。至于奴隶,柏拉图从未把他们作为人对待,奴隶永远不能成为主人的朋友。据此,柏拉图认为第一等和第二等人要按严格教育制度培养教育,而教育和道德问题与第三等人是无关的。这样,柏拉图就给奴隶主阶级统治披上了神秘色彩,进一步合法化和神圣化了。

③论教育目的和作用。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中,比较详细地论述了关于教育目的和作用的问题。

从维护奴隶主阶级国家利益出发,柏拉图提出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哲学家和军人,也就是要把奴隶主的子弟培养成为国家的统治者和保卫者。他十分重视对哲学家和军人的培养和教育。柏拉图认为,作为一个执政者应该是“哲学王”,应具有哲学的头脑深通哲学,认识“善”的理念,能根据真、

① 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等译,商务印书馆 1986 年版,第 128 页。

善、美、正义的理念原则去管理国家,才能把国家治理好。而作为一名军人必须是由身体和智力健全,且经过严格的教育训练的公民承担。谈到培养哲学家和军人教育的关系时,柏拉图指出:军人教育是基础,是哲学家教育必须经过的阶段过程,哲学家的教育是在军人教育这个阶段上去完成。无论是培养哲学家,还是培养军人,都必须依赖于教育。

柏拉图和他的老师苏格拉底同样重视教育的作用。柏拉图强调教育的重要意义,认为教育作用表现在对人的教育和社会国家建立巩固两个方面:第一,教育对人人的作用。在《理想国》第四卷中,苏格拉底和阿棣孟塔斯有一段关于论教育作用的对话,苏格拉底谈到教育的好处,他说:“我认为一种适当的教育,只要保持下去,便会使一国中的人性得到改造,而具有健全性格的人受到这种教育又变成了更好的人,胜过他们的祖宗,也使他们的后裔更好。”①柏拉图继承了这一观点,认为通过适当的教育,人性可以得到改造,可以使人变成有理性的人。第二,教育对社会和国家的作用。柏拉图认为,教育是建立理想社会和国家的重要工具。在他看来,教育要服从于政治、教育目的要和政治目的相适应。既然社会和国家由哲学家统治,军人负责保卫,手工业者和农夫进行生产劳动,那么,教育就应起到建立和巩固维系这种社会秩序的作用。

④阿加德米学园的创建。公元前 387 年,柏拉图在雅典纪念传奇英雄阿加德谟的花园里创办了阿加德米学园。这在西方是最早出现的以传授知识、研究学术的一所综合性高等教育性质的学校。学园办学培养对象是奴隶主贵族子弟。教育内容丰富,包括哲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算术、几何学、天文学、音乐理论,还学习文法、法律、历史、伦理学,体育被列为必修课。教学和学习方法多采用苏格拉底问答法、正式演讲、学生个人钻研等形式, 并开展政治咨询活动。教师和学生中曾出现了不少知名人物,如斯彪西坡、色诺克拉底、泰阿泰德、米尼德谟斯、亚里士多德、德琉斯等。阿加德米学园的创建是欧洲学术思想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对西方的学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后,阿加德米被译意为“学院”,欧美一些中学或程度略高于中学的学校,曾以此冠以校名。

⑤关于教育阶段的划分。柏拉图吸取和总结了斯巴达和雅典的教育实践经验,主张教育应由国家管理,接受国家严格监督。他提出了人从出生一直到终世的不同阶段的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其过程大体包括学前教育、普通教育、高等教育三个阶段。

关于学前教育,柏拉图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了学前教育思想。他认为,对儿童的教育要及早开始,甚至提出了优生和胎教的见解。在教育态度上,柏拉图效法斯巴达教育儿童的作法,凡是自由民之子女,都属于奴隶主国家教育管理范围。具体来看,3—6 岁的儿童要送到公立儿童游戏场,接受国家指派的保姆抚养教育。在游戏场里,儿童学习唱歌、听讲故事和做游戏。这些活动的内容,被看成是“道德影响的最好一课”。因此,对于音乐里的语言和故事作为儿童教材,主张必须加以选择审查内容,适合儿童性情和符合奴隶主阶级统治的需要。

柏拉图认为,普通教育在 6 岁以后开始,要尽量对一切儿童施以所谓强

① 引自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杭州大学教育系编《西方古代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5 年版,第

37 页。

迫教育,自愿的固好,不自愿的也要来。7—18 岁男女儿童要分别居住,进入官办的初等学校学习。这些学校有文法学校、体操学校和音乐学校。学校“用体操来训练身体,用音乐来陶冶心灵”①学习内容有体操和音乐。体操教学有体操、舞蹈、角力和军事锻炼。音乐课教学有唱歌、舞蹈、演奏,还有读、写、算基础知识。强调女孩和男孩一样也要接受军事训练。这一阶段学习重在德、智、体、美的教育,使儿童身心两方面都得到和谐的发展。不难看出,柏拉图是以雅典和斯巴达的教育实践为样本,提出了关于儿童基础教育的思想。

18—20 岁青年要进行 2—3 年的专门军事训练,进入青年军事训练团学习,接受高等教育。教学内容一方面体育锻炼,还要学习“四艺”,即算术、几何学、天文学和音乐理论。在柏拉图看来,四艺知识作为一个军人来说都是应该掌握的。算术学习,有助于调兵列阵和计算船只。几何学习有助于建造兵营和行军列阵,天文学有助于航海,行军观测气候,音乐可以提高战斗士气。青年到 20 岁时要进行一次筛选,大部分人做为军人编入军队,少部分

优秀者再接受 10 年教育。学习内容继续学习四艺科目,重点研究哲学。这一阶段虽然学习算术、几何、天文学和音乐,但和前一阶段学习目的不同,不在实际应用,重在锻炼思维能力,是为了达到培养出哲学家或“哲学王”。这 10 年学习结束时,再经过第二次筛选,一般被分配去担任政府官吏。少数

人再用 5 年时间学习辩证法,担任重要官吏职务。极少数的人还需要再经过

15 年的锻炼,经受磨难考验后,在学识和事功上都是优秀的,尤其是在哲学方面学有成就,就可以成为奴隶主国家的最高统治者。至此,才算完成了教育的全部过程。

柏拉图继苏格拉底之后,多方面地探讨和研究了当时的教育问题,从而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思想体系。其教育理论建立在唯心主义哲学基础上,服务于奴隶主国家统治利益。他主张国家实施对全体公民教育,提倡人的智、德、体、美的和谐发展,确立了四艺课程体系,设计了完整的教育方案,重视幼儿教育和女子教育,创建阿加德米学园,这些都是有积极意义而给人富于启发的地方。但柏拉图的客观唯心主义,宣传先天观念和遗传决定论以及森严的等级制度,又是消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