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学和教师

孔子关于教学的思想,是他长期从事教学实践活动的结晶,也是其整个教育思想中富有光彩的地方,他的教学思想相当丰富,特别是关于教学原则和方法的论述,是符合教学的客观规律的。这些教学原则和方法,可资继承和借鉴之处很多。我们归纳为:

①学思结合并重。孔子提倡学习,重视学习。他的学习态度是采取“多闻阙疑”、“多见阙殆”(《论语·为政》),自己要多听多看随时发现问题,并且有存疑的精神而不盲目轻信。还提出:“四毋”,即“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的原则,教人勿妄自意度、勿独断、勿固执、勿自以为是,这在思维教学中是有积极意义的。他还说:“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这些都已成为孔子当时和后世人们对待学习应采取的科学态度的格言。

孔子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强调把学习与思考结合起来,学习与思考并重,并且要以学为主。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概括地说明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学习时如果不积极地进行思考,只是读书满足于记忆一些知识,就不会抓住事物的本质。而思考若不以学习为基础吸收实际知识,也就会产生心中疑惑流于空想不能解决问题。因此,忽视学与思的结合,单纯的学习或思考,都会产生片面性。

孔子还以自己个人的体会,“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 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告诫学生处理好学与思的关系,强调学在前、思在后,学而后思。他在要求处理好学思关系的同时,还具体提出作为所谓君子事事处处都应该运用思考。他提出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

学思结合并重,是孔子教学的重要原则。在这一原则中,他是以学习为基础,在思考中又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②因材施教育人。孔子教育学生注意因材施教,形成了一条重要的教育教学原则和方法。在我国教育的历史上,他是第一位最早贯彻“因材施教” 原则的教育家。

孔子通过观察、问答,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论语》里保存了不少有关评论学生性格特点的记录。但“因材施教”这四个字并非出自孔子本人之口。南宋教育家朱熹概括了孔子因人而异的教学方法,在《论语集注》内提出了“夫子教人,各因其材”的概念。这就是“因材施教”教学名言的最初的由来。孔子在教育教学的实践活动中,能够因材施教,充分体现了这个原则,取得了成效,积累了经验。

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首要的前提条件是了解学生的特点,承认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施教。孔子在了解学生的过程中,经常采用的办法是观察法和谈话法。他考察学生的方法是“听其言而观其行”,通过谈话来了解学生的立志问题。通过观察和谈话,他用精炼的语言准确地概括出学生的优点和缺点,比如他说:“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 由也喭”(高柴愚笨,曾参迟钝,颛孙师偏激,仲由卤莽)(《论语·先进》)。孔子既看到了学生品格的优点,也发现了他们的缺点,并能作出恰当的评价, 反映出他对学生情况的熟悉。孔子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按照不同的情况因材施教,栽者培之、倾者复之,或因学生的能力而加以相当的培植,或因他们的缺点而施以适当地补救。

孔子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个性的特点来进行教学。《论语·先进》篇上记载了这样一件典型的事例,大意是:子路问孔子:“听到一个很好的主张,就马上付诸行动吗?”孔子回答:“家里有父亲兄长,怎么能够听了就擅自主张去实行呢?”冉求也问同样的一个问题, 孔子却回答道:“当然应该马上去行动”。公西华对老师就一个问题两种答复,很是困惑不理解。孔子解释说:“冉求平日做事退缩,所以我给他壮胆; 而仲由勇于作为,所以我要压压他使之谨慎”。这个故事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了孔子因材施教的具体作法。又例如:学生同样问“仁”,而孔子所答不同; 同样问“孝”,而所答不同;同样问“行”,而所答不同,都表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基本精神。孔子这样重视学生个性而因材施教,这是他教学成功的要诀,也是他留给后人的教育教学艺术。

③启发思维诱导。和学思结合并重的原则相联系,孔子提出了启发思维诱导原则,这是他因材施教的基本方法。启发教学主要精神特点是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地利用学生已有的求知动机进行诱导。这样,教学会自然收到良好效果。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段话记载于《论语·述而》篇中。在我国教育史上,孔子首次提出了启发式教学原则。今天,我们常说的“启发”一词和“举一反三”的成语都是渊源于此。对孔子所讲的,宋儒朱熹曾作了比较深刻的解释,后人学者一般也沿用此说。按照朱熹的注解:“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物之有四隅者,举一可知其三。反者,还以相证之义。复,再告也。”①和孔子原话联系起来加以分析,这就是说当学生还没有愤悱的表情时,先应当诱导学生思维,引起学生的惯与悱。而当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时,教师才要适时地给予启发,帮助学生端正思维的方向,使他“通其意”、“达其辞”,这样的启发才有效果。比如一个四方的东西让学生认识,老师已经举出一个角的样子对他讲清楚了,但这个学生还不能类推其它三个角的情况来互相证明,这个时候就得暂时搁置,不必再给他讲解了。如果教师还继续唠叨地讲下去,就很难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换一种说法就是启发思维是不能越俎代庖或强行灌注的。孔子说的“不复也”和他一贯主张的“诲人不倦”并不矛盾,只是怎样更好地取得教学的效果。

孔子在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论语·八佾》篇内记载的“子夏礼后之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有一次,学生子夏读诗问孔子:“‘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口颊含笑的脸多么美呀,黑白分明的眼睛多么媚呀,洁白的底子上面画着花卉呀!”)这几句诗是什么意思啊?孔子知子夏的疑点,在“素以为绚兮”,故启发回答说:“绘事后素”,意即先有白色的底子,然后施五彩作画。人有了倩盼之美质,然后可以修饰打扮。子夏领悟到孔子是讲“礼”要建立在“仁”的基础上,但他对这个想法还不敢肯定,处于心愤愤口悱悱的状态,于是进一步问孔子:“礼后乎”(是说礼在后吧)?孔子听了很高兴,赞扬子夏:“卜商呀,你能够阐发我的意思,是能启发我的人”①,我现在可以和你讨论《诗经》了。子夏读的是《诗经·卫风·硕人》篇,这首诗的原意姑且不去谈它,但从教学方法的角度研究,孔子和子夏的问答对话,孔子运用了启发式进行教学。孔子利用形象思维,从生动而具体的画面,将学生引向抽象道德观念,让学生主动地去认识“仁” 和“礼”的关系和意义。在这里,我们不仅看到了孔子启发教育学生,还看到了师生之间,也是能够相互启发的。

孔子教学善用启发形式,受到弟子们的广泛称赞。学生颜回感叹老师的道德学问说:“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己。”(《论语·子罕》)形象而深刻地描绘了孔子启发教学的情景,赞美了孔子学问的伟大,启发式教育教学方法的成功。孔子教学给学生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他的启发式教学法不仅在中国是为首创,而且在世界

① 朱熹:《四书集注》,岳麓书社 1985 年版,第 121——122 页。

① 卜商,即子夏,孔子的学生,姓卜名商,字子夏。

文化教育史上也是领先的,比西方古希腊苏格拉底的“助产术”教学法还要早。

④温故知新为师。孔子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他提出了“温故知新,可以为师矣”的命题。这一教学原则的含义,是指在温习旧知识的基础上,去探求获得新知识。巩固旧知识和探索新知识,两者之间存在着内在有机的联系,是一个合乎逻辑的过程。实际上,人们的认识是在不断温故知新的过程中向前发展的。

孔子认为,要做一个老师,不仅要有丰富的文化知识,而且还要有自己的新的体会和新的发现,具备了这种创造性的劳动能力以后才可以做一名老师。教师肩负着传授社会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知识的使命。因此,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既要注意继承人类的文化遗产,还要不断探索创新开拓新的知识的领域。

以上所述,是孔子在教学方面的几个主要原则,这并不意味孔子在当时就已经非常明确地提出了这样或那样的具体原则,有的原则就是后人概括的,如“因材施教”。但孔子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成功的教学实践,涉及到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蕴含了这样的教学原则体系,体现出了这些教学原则, 与认识过程中某些规律相暗合,遂成为我国古代教育学的珍贵遗产。

孔子是教育家。他一生辛勤执教,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被后世誉为“万世师表”。孔子有关论述教师和对教师的要求的言论很多,概括叙述在下面。

孔子热爱教育事业,他一辈子都在勤奋学习,一辈子都在教书育人。孔子有一句名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作为教师,为了教好学生,首先自己必须先学好,学好是教好的基础和前提,否则头脑空空,“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礼记·学记》)。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必须有一桶水,很通俗地表达了这个道理。

孔子对自己的要求是“学而不厌”,一生从未停止过学习。他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这是说他个人不是不经过学习而就有了知识,对于历代文化的喜欢,是勤奋敏捷地去追求。当学生子贡称赞自己的老师“夫子圣矣乎?”①老师已经是圣人了吗?孔子却谦虚地回答说:“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②(圣人,我做不到, 我自己不过是对于学习不知厌倦,而教人时不嫌疲劳罢了)。还有一次,孔子和学生公西华讨论“圣”与“仁”的问题,孔子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③这意思说,讲到圣和仁, 我是不敢当起的;我不过是学习和工作总不感到厌倦,教人时总不知疲倦, 也只就是如此如此罢了。公西华听了感叹地说:“正唯弟子不能学也。”④

(这可正是我们这些做学生的所学不到的啊!)从孔子和学生子贡、公西华的无拘束谈话,可见出孔子的学而不厌的精神及其对学生的影响。

孔子学而不厌,还表现他能够随时随地向人请教,他入太庙“每事问”

(《论语·八佾》),拜他人为师学无常师,“三人行,必有吾师焉”(《论

① 《孟子·公孙丑上》。

② 《孟子·公孙丑上》。

③ 《论语·述而》。

④ 《论语·述而》。

语·述而》)。孔子 15 岁有志于学问,好学不厌直到晚年。他的为学真可谓到了“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的地步。孔子对学生和他人,以高度的责任心要求自己,树立了“诲人不倦”的

榜样。他“有教无类”,无论什么人向他学习,他都给予教诲。“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论语·宪问》)在教学中不论什么环境和遇到多么大的困难,他都能坚持继续教学工作。孔子到了宋国,与弟子习礼大树下。被围困陈、蔡时,不得行,绝粮七日,跟随的弟子病倒而不能起, 但他仍讲诵弦歌不衰。这些正表现出了教师应有的诲人不倦的可贵品质和忠于教育事业的高尚的精神。

孔子关心学生、热爱学生,并以身作则去身体力行,给学生树立了楷模和表率。这是他教育教学成功的一个基本原因。教师只有热爱自己的学生, 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满腔热情地去培养和教育他们,才会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他为学生闵子骞、子路、冉有、子贡的表现,从内心深处感到高兴。冉伯牛患了重病,他十分难过并亲自去看望。颜回死了,他悲痛己极哭得伤心。孔子对于年轻一代,寄予了无限的厚望。他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论语·子罕》)(青年一代是可敬畏的,怎能断定他们今后赶不上现在的人呢?)这表现出孔子相信学生可以超过老师,青年人可以越过老年人的进步发展的可贵思想。

孔子重视教师的言教和身教,认为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对学生会更有说服力和示范感化的作用。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意思是说:教师自己作风端正,如通命令下达一样,学生不令而行;反之,虽然下达了命令, 学生也不愿意听从。作为一个教师不能端正自己的行为,树立起好的榜样, 又怎能去教育端正他人呢?正人先正己。孔子精辟地说明了一个教师以身作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说明了为人为学的一个基本准则。

孔子从事教育事业的专业精神,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毫无保留的态度, 为后人树立了做好教师的光辉的典范形象。这些都是值得敬佩的。

综上五个方面的论述,可以看出孔子在我国文化教育史上的贡献和地位。孔子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大教育家。因为他删订六经,保存了三代旧典; 因为他创造了儒学,形成了中国封建时代的文化核心。他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思想体系,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关于孔子, 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说得好:“中国封建时代已经过去了,当作偶像崇拜的孔子也跟着过去了,但孔子对古代文化的伟大贡献和他在历史上的崇高地位,并未失去。”①他给中国人民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应当给予总结,承继这份珍贵的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