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教育概况

从佛教四谛教义要求来看,它强调人们通过苦行修道而大彻大悟,蔑视现实的人生和实际生活,弃绝世间享乐,消灭一切欲望,追求涅槃及虚幻的来世,达到一种完满的精神境界。这也是佛教的教育目的。在教育方面,佛教进行了一些改革,在种姓划分上不像婆罗门教那样严格,主张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力,凡是愿意为僧者都可以到寺院学习佛教教义。比起婆罗门教, 佛教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使教育面向较多的群众,带有一定限度的民主色彩。

佛教寺院是教徒修行的地方,也是接受教育的首要机构。婆罗门教以家庭和学校为教育的场所,佛教广设寺院作为教育的场所。从教育的角度和意义来说,寺院具备了学校的性质,可称为佛教学校。寺院建有殿堂储备经卷, 对学僧的徒众提供衣、食、住。凡是有志为僧者,首先经过父母的允许,并进行严格的身体检查,如患有癞病、疡病、肝病、肺病、癫痫病者不能入学。另外,奴隶、负债人、已被国家征为兵员的人也不准进入寺院。入学者,必须抛弃财产,与家庭割断联系,还要受具足戒。入学仪式简单:须剪去头发, 身着袈裟,向大和尚行礼,口中念诵:“我受佛祖之保佑,我受大嘛之保佑, 我受善之保佑。”①由此开始,在清规戒律的束缚下,接受佛教的教育。

佛教教育以神学为中心,教学内容主要是学习佛教经典,包活经、律、论三藏,以及宗教的仪式。但从古代文献记载来看,可能还要学习一些其他的学科。在中国唐代高僧玄奘所撰的《大唐西域记》卷二“印度总述”中, 关于教育学习内容就曾记录:儿童“开蒙诱进,先导十二章。七岁之后,渐

① 蒋建白:《印度教育概览》,商务印书馆 1947 年版,第 8 页。

授五明大论”①。“五明”,即五门学科分类:一曰声明,“释诂训字,诠目疏别”,即学习研究语音、语法和修辞的学问。二工巧明,“伎术机关,阴阳历数”,即学习研究工艺、数学、天文、星象、音乐、美术之类的科学技术和艺术。三医方明,“禁咒闲邪,药石针艾”,即印度古代医学的内容。四曰因明,“考定正邪,研复真伪”,即学习研究论理学,所谓形式逻辑。五曰内明,“究畅五乘因果妙理”,即学习关于宗教哲学的知识。

佛教寺院教学,要求教师“师必博究精微,贯穷玄奥,示之大义,导以微言,提撕善诱,雕朽励薄。”②教学方法经师广泛使用地方语言解释经义, 改变婆罗门教师以梵文作为教学用语,这样易于僧徒学习掌握,是比较进步的办法。在学习初期阶段,师生面对面地讲授,经师口诵,僧徒记诵,口耳相传,反复诵读。学习到高级阶段,则采用议论和争辩的方法,对经义里面一些疑难问题,学生可以提出发问。僧徒学习年满 12 年,经考试合格者,称作比丘,意谓僧人。多数比丘离寺回家,选择少数比丘留寺深造,一般再学习十年,继续学习教义传授和生活监督,然后担任寺中僧职。

佛教教育重视道德品格教育和僧徒的言行举止训练,在管理方面也很严格,订有各种清规戒律。凡入寺院者,要过清静节约的生活,奉行不杀、不盗、不淫、不饮酒等戒规,也不得从事任何世俗性职业,平时生活除睡眠、托钵、饮食和洒扫之外,全部时间都用于学修方面。寺院教学师生关系比较融洽,教师不仅要传授经义,而且对学生负有一定的义务,照顾学生的衣食住行。僧徒视老师为父母,更要毕恭毕敬地承担义务,侍奉老师的日常生活, 如送洗漱水、放好坐具、端饭等。

佛教重视对女子教育,这点和婆罗门教有所不同。佛教还在印度各地修建尼庵,作为女子修行和学习的场所。尼庵在接受幼尼和教育内容上,和寺院教育管理大致相同。尼庵教育的水平,除个别尼庵,一般不如寺院高。尼徒学习完毕,称作为比丘尼。

佛教除以寺院和尼庵作为正式的教育场所外,还重视家庭教育。因为佛教教育面向广大群众,随着求学者人数日渐增加,寺院和尼庵有限,难以容纳,一些信徒也可以在家修行,接受佛教的教育。这些在家僧称作优婆赛, 在家尼叫优婆意。在家僧尼也同样受到佛教戒律的约束,苦行修炼,诵读经典,并要定期参加寺庵的宗教仪式。寺院和尼庵负有指导优婆赛和优婆意的学习任务。这种辅助信徒家庭教育形式,有利于佛教的传播,使佛教很快成为众人的宗教。

佛教教育扩大了受教育的对象,在教育措施上也进行了一些改革,这些和婆罗门教比较都是进步之处。佛教教育不仅对当时的印度,而且对以后东方一些国家乃至古代西方的教育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概而言之,古代印度人民同其他古代东方民族一样,为丰富世界文化教育的宝库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南亚古代印度文化教育,在世界文化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① 玄奘:《大唐西域记》,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7 年版,第 36 页。

② 《大唐西域记》,第 3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