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及其教育思想

荀子,名况,字卿。生卒年不详,约在公元前 298——前 238 年。战国后期赵国人。他的家世和青年时代的情况,由于资料缺乏尚不清楚。中年以后,曾经东到齐国,西至秦国,后南游楚国。他曾在齐国的“稷下学宫”讲学,在众多学者中“最为老师”,曾三次被推为学宫的“祭酒”。荀子以当时知识界的出色人物,在楚国被春申君两次派作兰陵(今山东峄县)令。春申君死后,荀况也被罢官,他遂潜心著述讲学,著书数万言,至终老于兰陵。代表著作有《荀子》一书,凡 20 卷,32 篇。

荀子在政治上,主张法后王,用礼、法和术来维持社会秩序,对以后的法家思想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对自然界的认识方面,荀子是一位朴素的唯物论者。他在哲学上继承和发展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朴素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思想,反对迷信,否定鬼神,提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和“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论》)的人定胜天的光辉思想。这种人定胜天的积极思想,是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大发展的反映。

荀子生活在战国末期,对先秦诸子学说作了全面深刻地批判和总结,是先秦儒家中最后的一位大师。在教育思想和理论方面,他有很多独到的见解, 概括如下:

①性恶论和论教育作用。荀子以性为恶主张“性恶论”,这是荀子学说

①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 2 册,人民出版社 1984 年版,第 94 页。

和孟子思想不同的突出特点。荀子在他写的《性恶篇》开宗明义的第一句就讲:“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人为)也”,明确地提出了人性恶论的观点。他认为,人的本性原来就是恶的,人之所以能为善,是靠后来的努力所为, 由于学了礼义而懂了礼义,恶性也就转变为善性了。他以为人生而有欲,有欲必争夺,并且在人性中生而就具有“好利”、“疾恶”、“好声色”等不好的情欲,所以人性是恶的。这种说法和孟子讲的人性善,从本质来说都是唯心主义的。但是,荀子人性论思想中所包含的“善者伪也”的思想,却是有积极意义的,具有明显的唯物主义因素。

在教育方面,荀子特别重视教育的力量,认为教育可以起到“化性起伪” 的作用,甚至人的贵贱、智愚、贫富都可看作是教育的结果。他说:“我欲贱而贵,愚而智,贫而富,可乎?曰:其惟学乎!”(《荀子·儒效》)荀子在论证教育作用时,以环境对自然物影响为例,来说明客观环境对人成长的作用。他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荀子·劝学》)环境和教育相比较,他以为教育的作用更大。他说:“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劝学》)。这意思说,无论是南方的吴、越,还是北方的夷、貉,他们子女出生时哭声相同,长大以后习俗言语却不一样,这是什么原因呢?“教使之然也”,是教育造成的。人在受教育的过程中,荀子强调人的不断努力,他把这种主观作用称之为“积”。

荀子在重视教育对人性发展过程起的作用同时,也注意看到教育对社会的作用,把教育看作为政治斗争的主要手段。他说:“不教诲,不调一,则入不可以守,出不可以战。教诲之,调一之,则兵劲城固,敌国不敢婴(犯) 也?(《荀子·强国》)。荀子认为,教育可以统一人民的思想,使他们协调行动步调一致,达到巩固强大国家的目的。他的这一思想是战国后期社会走向统一历史发展趋势的反映,但他过高地估计了教育的作用。

②教育目的和教学内容。荀子提出以培养士、君子和圣人作为教育的目标,而学为圣人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他说:“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荀子·劝学》)。又说:“彼学者,行之, 曰士也;敦慕焉,君子也;知之,圣人也。上为圣人,下为士君子,孰禁我哉!”(《荀子·儒效》)“故学者固学为圣人也,非特学为无方之民也”

(《荀子·礼论》)。从这些话来看,反映出荀子从为封建统治阶级利益着想,要求教育目的是培养由士、君子到圣人的治国理政的各级各种治术人才。

根据“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的教育目的,荀子具体规划了施教的内容:诵习《诗》、《书》、《礼》、《乐》、《春秋》,指出:“《书》者, 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也,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荀子·劝学》)。他认为,当时儒家之书包含了天下学问的全部内容,学好了《诗》、《书》、

《礼》、《乐》、《春秋》,学问就有了基础。此后,中国封建社会长期以儒家经书作为对人进行教育的基本内容,荀子在初始的奠基作用是应予以肯定的。

③关于学习态度和方法。荀子所著的《劝学篇》,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教育论文,他用儒家观点较为全面地论述了教育问题,给我国文化教育史留下了一份珍贵遗产。《劝学篇》列为《荀子》一书的首篇,文中阐明了教育和

环境对人和社会发展的作用,规定了教育目的和内容,揭示了教学原则和方法,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提出了尊师近师的主张。现在,我们把荀子在《劝学》、《解蔽》、《儒效》等篇中,论及培养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择其要点内容归纳为下述几条:

立志有恒 《劝学篇》开篇第一句话就说:“学不可以己。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这就指出了学习对一个人的重要性, 劝学鼓励人们去学习。荀子同样重视人的立志问题,要求人确立“冥冥之志”, 树立精诚专一于学的信念。他说:“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劝学》)。这意思是说,若没有专心致志精神的人, 在学习上就难以取得进步成绩;若不能默默无闻埋头苦干的人,也很难于做出一番出色的事业。志向确立之后,学习还要贵在有恒,要有刻苦努力坚持不懈的精神。荀子以雕刻为例,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断;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这些话流传下来,已成为人们在工作和学习时,严格要求自己的著名格言。

虚心专一 荀子在《解蔽篇》中指出:在学习和求取知识的过程中,要有“虚壹而静”的学习态度。“虚”就是虚心,“不以所已臧(藏),害所将受”,不要以先入之见或已有的习惯妨害接受别人的意见或者新知识。“壹” 就是专一,“不以夫一害此一”,学习时用心专一,不一心两用。“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劝学》),在同一个时间内,集中注意一件事情效果比较好些。“静”就是静心,“不以梦剧乱知”,学习和思维不要做没有根据的想象,也不要受剧烈感情波动的影响,心情镇静有利于学习和思考认清事物。

善假于物 荀子教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要善于利用前人总结的知识经验成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革不断创新。他说,借助于车马行走的人, 并非是他们善于走路,却能远行千里;借助于舟船渡水的人,并非是他们擅长游泳,却能横渡江河。君子的天性和普通人之间并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只不过是善于借助和利用外物罢了。荀子认为,一个人善不善学会利用客观条件和已有的工具,对他的学习发展也是很重要的。如果善于借助客观条件, 就会比不善于借助外物的人,学习进步会快会大些。他教育学生,一要“学莫便乎近其人”,简捷的方法和直接的途径是向你崇敬的人学习;二要“居必择乡,游必就士”,居住要选择乡邻,交游要接近贤士,多从良师益友处获取教益,避免不良习俗的浸染。

学以致用 荀子对于学习的过程也有深刻的认识。他说:“君子之学也, 入乎耳,箸(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劝学》)从这段话来看,荀子是把学习过程分为四步进行的:首先,“入乎耳”,这是通过感觉器官接受外界的刺激,从而获得所谓感性知识;其次,“著乎心”,这是把接受的外部刺激,即感性认识在头脑中加工而成所谓理性认识;第三,“布乎四体”,这是由脑神经发布命令, 传至身体的各个部位;最后,“形乎动静”,这是身体各部位按着神经号令, 表示出反应的动作。这也就是他所说的闻、见、知、行四个学习环节,即“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儒效》)。学习的过程从“闻之”、“见之”到“知之”,最后到“行之”学以致用,才算结束完成。荀子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以致用的认识, 是符合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的,这些见解是可贵的。

④重视教师的作用和地位。在先秦诸子中,竭力提倡隆师尊师,重视教师的作用和地位,这是荀子教育思想的特色。

荀子在《修身篇》中说:“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 谄谀我者,吾贼也。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他认为良师益友是求学的助力, 所以把师友的作用看得很重要。在工作和学习中,良师益友不仅可以教人以知识,还能以人格身教感化育人。在荀子看来,教师是礼义的化身,他把教师看得比礼还重要。他说:“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修身》)充分肯定了教师在改变人的本性使之合乎礼义的过程中所起的楷模作用。

关于教师的地位,荀子在中国教育史上,首次明确地将教师与天地君亲相提并重,把教师的地位提高到了极点。他这样说:“天地者,生之本也; 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荀子·礼论》)将教师看作为治国之本。所以,荀子又说:“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存。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贱师而轻傅,则人有快,人有快则法度坏。”(《荀子·大略》)高度重视教师, 发挥他们的作用,这是关系到国家兴衰的大事。

荀子重视教师的作用和地位,也给教师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和基本条件。这就是:“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故师术有四, 而博习不与焉”(《荀子·致仕》)。一个称职的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 还应具备上面所说的四项基本条件,即教师要有尊严使人敬服;教师要有崇高的信仰和丰富的经验;教师讲诵经典能循序渐进,有条理而不凌乱;教师能精通细微的道理,并且能论证发挥。这样的教师,才能成为学生和人们学习的榜样。荀子对自己的学生充满了无限的期望,认定后继者通过学习必将超过前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是他留给后世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