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罗门教的教育

婆罗门教认为,人的最高境界是摆脱尘俗,求得精神上的解脱,达到与梵天合一。也就是说,得到了最高的智,获得高智即为得到真理。因此,培养梵天合一的人便成为婆罗门教的教育目的。《吠陀》圣典被婆罗门教视为梵天智慧的结晶和知识的总汇,它由《梨俱吠陀》、《沙摩吠陀》、《耶索吠陀》和《阿闼婆吠陀》四部构成,是婆罗门教的教育教学的主要内容。关于婆罗门教的教育大体情况,可分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两个方面来叙述:

①家庭教育。吠陀时期,婆罗门对儿童的教育主要是在家庭中进行。 当时家族是社会的和政治结构的基础,家庭地位非常重要。在家庭里实

行家长制,父亲是一家之长,管理子女生活,有权决定和处死子女,自然教育子女更属于父权范围。为了保持种姓的世袭和培养僧侣的目的,父亲在家中要教子记诵《吠陀》经。《吠陀》是以梵文写成,内容十分晦涩,难以理解。又由于《吠陀》是圣书,传授时只允许口授,不准手抄笔写,所以儿童

学习起来很是困难。一般要花费 10 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学完一部经典,四部吠

陀全部学成需要 40 年,实际上只能学成一部分而已。这种枯燥乏味的学习要求儿童用很大的精力和时间,惟有婆罗门贵族儿童才有条件接受。对于刹帝利和吠舍种姓子弟要求低,减少学习吠陀经典的数量,以让他们把时间用于学习军事知识和其它的实际知识。家庭教育主要传授《吠陀》经典,此外, 也注重对儿童传授生活、习俗的知识,养成儿童规则的生活习惯,如早起、眼睛和牙齿的清洁习惯等。

在古代印度,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家庭教育一直占着重要的地位。

②学校教育。随着印度人民在社会实践和生产劳动中积累的经验,科学知识的萌芽和发展,以及宗教祭祀的需要,早期的婆罗门的家庭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于是出现了学校教育。

在古代印度各地比较早出现的学校可能是一种培养训练僧侣的学校,称为吠陀学校。这种学校的教育目的企图通过学校达到保持种姓的世袭和训练未来的婆罗门僧侣教士。初期,入学条件比较严格,必须为婆罗门子弟。到公元前 6—5 世纪开始发生变化,刹帝利和吠舍的子弟也可进校学习。教师皆由婆罗门教士任教。

公元前 8 世纪《奥义书》出现,这是一部注释《吠陀》经典的书,由此

时到公元前 4 世纪孔雀王朝,印度史上称为奥义书时期。在这段时期,古代印度产生了“古儒”学校。

古代印度在公元前 8 世纪以后,若干门类的科学知识萌芽发展。人们为建筑祭坛、寺庙,获得了几何学、代数学方面的知识。当时出现有《祭坛经》之类的书,专门记述祭坛的形状、制作法和如何变换,书中已论述到勾股定理。为了选择吉祥的祭祀日期和适应农时的需要,人们不断地对星相进行观察,从而掌握了天文学和占星术方面的知识。为了正确学习和解释吠陀经书, 文法学、发音学和音韵学应运而生。这么多门类的科学知识的诞生,使婆罗门教的教育由机械背诵《吠陀》经典逐渐发展到钻研经义,具备了从理论上阐述经义的条件,进一步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

由于以上这些社会实际发展情况,过去那种只重视背诵《吠陀》经典的传统教育,到这个时候显然已经不能满足胜任解释经义和传授各门学科知识的需要。这样,便产生了对于经义具有研究而又专门从事青少年教育工作的人。这些人在印度的古籍中被称为古儒。由他们在自己家里开办的学校称之为古儒学校。古儒受到社会的尊敬,又有优厚的待遇。他们在家中设立学校, 招收贵族子弟入学。阿什仑就是其中较为著名的由古儒私立的经义学校。下面简介古儒学校的办学情况:

古儒学校招生对象条件,婆罗门子弟 7 岁入学,贵族子弟 8 岁入学,商

人、农民和手工业者子弟 11 岁入学,许多不愿或不能亲自教育子女的家庭送孩子到古儒学校读书。入学须经一定的手续,按婆罗门教的规定,凡有志入学儿童,在作正式学生之前,须向婆罗门教士提出申请。然后通过入法礼的仪式,仪式要选择在吉祥之日,届时适龄儿童着上新装,参加隆重的仪式, 表示要成为梵行者。仪式结束后,经过古儒教师考试,合格者方能入学。开学期定在每年的七八月间。

学生进入古儒学校后,随古儒学习的年限不一,大约要 12 年,这是根据学习吠陀经卷数多少而定。一般来看,儿童在学完一卷《吠陀经》后就离开学校。在教学内容方面,学校和家庭教育比较,其特点最重要的是,教育教

学扩大了学习内容,教授多种学科和钻研吠陀经义。课程设置除《吠陀》经以外,设历史、文法、祭礼规则、数学、预兆学、时间学、诗学、灵魂学、武器学、天文学、美术等,并规定语言学、韵律学、文法学、字源学、天文学和祭礼为六科,作为学习吠陀经典的基础学科。在学习以上这些基础学科后,学生才去研读吠陀经典。古儒学校这样设课,虽以神学为核心,但涉及了广泛知识领域,这就在客观上对印度学术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在教学方法方面,改进机械背诵,禁止体罚,加之演示、复述、记录和实习教学手段, 但实际上机械背诵和严酷体罚仍旧存在。古儒在教学时,还利用年龄大的儿童作为助手,这些助手先随古儒学习,然后由助手协助教师把知识教给一般儿童。这种教学方法,在 18 世纪为英国随军赴印度的牧师 A·贝尔所采用改进,后成为英国流行一时的导生制,即贝尔——兰卡斯特教学法。

当时,婆罗门教还在印度不少地方,设置了叫做“图洛司”的一种简陋学舍。每个学舍约有 25 名学生,主要学习《吠陀》经。

高等教育方面,奥义书时期,在印度的一些城市形成了学术教育中心。最初,学者们组织学术讨论会,研讨神学和哲学等问题。举行讨论会时,自行设校的古儒参与讨论,受过基础教育的青年也可借此机会倾听和参加学习。这种讨论会的规模日渐扩大,遂发展成为学术教育中心,且具备了高等学校的雏型。当时影响比较大的教育中心,有托克希拉、班拿耳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