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道德教育

孔子重视道德教育,把对学生的道德培养放在首位。他在长达 40 多年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理论到实践,形成了自己系统的道德教育思想。今天,我们在研究孔子的教育思想时应该重视他对道德教育的理论贡献,看到其道德教育思想的深远的历史影响和对当前德育工作的指导作用。我们在这里,着重介绍孔子进行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实施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孔子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君子”或君子儒”,对这样人的要求标准是能够去从政。从这一教育目的出发,孔子认为使之能够成为一个从政的君子, 主要条件应该是具有道德品质的修养。所以,孔子在教育学生时,始终把道德教育摆在首位。他在处理德育与智育关系上,强调道德教育的重要性,道德观念要以文化知识为基础,并通过知识传授来进行,知识教育要为道德教育服务。他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这意思是说,作为一个君子或君子儒,应具备仁、智、信、直、勇、刚六种道德品质。这些道德品质的形成,

② 《韶》,舜时的乐曲名;《武》,周武王时的乐曲名。

应对学生进行道德知识教育,要以知识学习为基础,才能具备好的道德品质。否则,就会出现偏向,产生愚、荡、贼、绞、乱、狂不良行为现象。道德行为有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作指导,就会提高自觉性,减少盲目性。孔子强调对学生进行道德知识教育,说明了德育和智育内在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促进的作用。

孔子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仁”和“礼”。他以“仁”为道德的最高准则,以“礼”为道德规范,来实施道德教育。仁和礼的关系, 仁是内容,礼是形式,只有两者统一起来,才能达到道德教育目的。孔子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对此是十分重视的。

“仁”是孔子道德教育思想的中心,也是他全部思想的核心内容。春秋时代,孔子首先把“仁”作为一个重要问题进行讨论宣传,反映了当时社会变革时期对人的重视,这是历史的进步。在《论语》一书中,孔子多次谈到有关“仁”的问题,论“仁”的次数也最多。范文澜先生说:“《论语》记载仁的话,却在一百条以上,其中很多是孔子讲的。”①据杨伯峻先生的统计约有 104 次,匡亚明先生统计有 109 次,陈元晖先生在批点李塨《论语传注》

时数到了 51 次之多。从这些专家学者的研究,说明“仁”是在《论语》中出现最多的属于道德教育方面的词,这是为大家所承认共识的。

孔子所说的“仁”,根据《论语》里论述“仁”的材料,归纳联系起来, 可以看出“仁”者的内容含义就是“爱人”。《论语·颜渊》篇记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爱人”为“仁”,仁就是做人的道理,就是爱或同情心,把人作人来爱。《礼记·中庸》篇上也说:“仁者,人也”。都是在说仁的基本内容就是讲做人的道理。孔子提倡“爱人”是有等次的, 并不是不区分善恶,而普遍地爱一切人。他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论语·里仁》)。只有仁人才能做到对那些人应当爱,对那些人应当恶; 所爱的是否应当爱,所恶的是否应当恶。因为仁人所喜爱厌恶的标准是正确的。由此看来,孔子是以仁作为道德教育的基本准则,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爱人是有所爱也是有所憎的,是在承认阶级统治条件下来谈“仁”的。

孔子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为了真正实现“仁”的教育,他把忠和孝两项道德规范作为“仁”的教育的根本。他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论语·学而》)。在家孝顺父母,出外便敬爱兄长。他的弟子有若也说: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上。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在孔子看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以“爱人”为起点,首先从调整家庭内部间的关系开始,进而扩大到国家社会。这样,以“孝”尊敬父母,维护和巩固宗法家长制度;以“忠”尽心尽力诚实负责,以事父母之心而事君事臣, 成为国家的忠臣贤相。这种以忠孝为“仁”的根本教育,在以后长达两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重视,被利用来作为统治人民的有力工具。

孔子进行道德教育的另一重要内容就是“礼”。象重视“仁”一样,孔子在进行道德教育时,又特别强调“礼”。仁主要是主观的修养和教化,礼则是客观的楷模和制度。具体说来,礼指一切统治阶级规定的秩序,诸如亲亲、尊尊、长长、男女有别,这些是礼的根本。根据这些所谓固定不可变的

①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第一编,人民出版社 1961 年版,第 207 页。

根本制定礼制,确立人们的关系和个人应受的约束,使其守本分不逾越。孔子把“礼”作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重要手段,认为“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所以他非常重视“礼”,重视对学生进行“礼”的教育。

我国“礼”的起源和发展很早,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在原始社会中, 人们积累的风俗习惯和道德规范,可以认为就是最早的“礼”,它具有调整氏族内部的关系作用。如氏族成员中存在的“冠礼”可能就是一切“礼”的开端,其作用在“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礼记·冠义》)。孔子在谈到夏代到西周时期礼的发展过程时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论语·为政》) 夏、商、周三代之礼,因革相沿,到了西周时期,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典章制度,成为调整奴隶主统治阶级内部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用它来定亲疏、别贵贱、决嫌疑、明是非。孔子在西周“礼”的基础上,又进行损益,提出了包括各种规章制度和生活礼节礼仪的封建之“礼”。他教育要求学生学礼, “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不学礼或学不好礼,是无法在社会中站住的。学礼就要做到一切视听言动都符合礼的规范,努力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

孔子把“仁”和“礼”作为进行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他通过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还摸索出进行道德教育的规律和法则,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道德教育原则,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的几个主要原则和方法:

立志学道

孔子十分强调和重视人的立志。所谓立志就是每个人要确立人生目的和树立远大的理想。孔子本人从自己做起,15 岁就开始有志于学问,成为弟子们和后人学习的楷模。他经常教育学生,和他们讨论确立个人志向。有一次, 孔子对颜渊、子路说:“你们何不说说自己个人的志向?”子路回答:“我愿意把车马衣服拿出来和朋友共同使用,即使用坏了也决没有什么怨言。” 颜渊说:“我的志向是不夸耀自己的优点,也不表白自己的成绩。”子路接着问老师:“我们希望听到老师您的志向!”孔子说:“我的志向是让老年人安逸、让朋友信任,让年轻人怀念”。孔子就是这样引导学生向“仁”道方向修养提高自己。他还对学生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他用生动的比喻教导学生立下坚定意志:“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孔子和学生们的这些谈话内容,都说明了他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对一个人的立志问题是很重视的。

孔子教育学生要立志,究竟应立什么样的志向?在他看来,这个志就是“士志于道”(《论语·里仁》)、“君子学道”(《论语·阳货》),然后达到乐道的精神境界,这说明只有道才是他理想的志向。这个“道”的意义是什么呢?从孔子关于道德教育言论中,我们理解是指他所讲的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即道德教育主要内容“仁”和“礼”。志道、学道和乐道都是围绕“仁”道这个中心展开活动的。为了实现这个“道”的理想和信念,一个人应该有一种为此而献身的精神,做到“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为了实现仁道的志向,孔子教育学生正确处理长远理想和眼前利益,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关系,他说:“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卫灵公》)告诫人们处理好长远和眼前的关系,为了实现大目标要能够

牺牲眼前的利益,更不能追求和贪图物质生活的享受而动摇自己的志向。一个有远大理想的人,要做到“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他称赞颜渊极有修养和安贫乐道的精神,说他“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论语·雍也》)把思想和精神都用在学道和守道上,面对清苦的生活不去计较。

孔子在立志学道方面,还重视恒心和百折不挠精神的陶冶。一个人只有经过长期的锻炼和经得起各种考验,才可达到立志过程的最高阶段,实现远大的理想和政治抱负。孔子教育学生应当象松柏那样经得起严寒的考验,“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要求学生锻炼意志坚贞不移, 磨而不磷,涅而不缁。

内省自克

内省和自克是孔子提倡的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方法。“内省”也叫“自省”,或称“自论”,意思都是相近的。所谓内省自克,就是要求对个人的言语行动不断进行自我省察,并以仁道的标准来约束克制自己。这一培养道德的方法,经后代儒家继承,特别是宋明时期理学家的发展,成为封建道德修养的主要手段。

人生活和工作在社会中,如何处理好周围的人际关系,正确估计自己和对待他人,这是一个重要的道德问题。孔子在进行道德教育时,要求学生内省,强调从自我做起,培养道德的自觉。他说:“见贤而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论语·里仁》)。这是对内省提出的要求,意思是说看到贤者就应当想到向他学习看齐,而见到不贤的人就应反省自己,有没有同他一样的毛病。孔子教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他以为, 一个人如果能严以律已宽以待人,就会避免和减少与他人的怨恨。当和别人发生矛盾,他要求“求诸己”(《论语·卫灵公》),在自身找错误和缺点, 使之自己的言行符合社会公认道德规范准则。孔子提出道德教育贵在自省自觉,并不是让人们“闭门思过”、“闭门修养”,而是以理论和实践对照检查个人的内心世界和言语行动。孔子的学生曾参,每天都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办事没有尽心尽力吗?和朋友交往不诚实吗?老师传授的学业没有努力去复习吗?可谓儒家善于内省的典型,至今传为道德修养的佳话。

孔子提倡“内省”,又要学生“自克”。据《尔雅释诂》训为胜,引申为约。社会的公共道德准则和规范,对每个人来讲,都起着一定的约束作用。所以,需要人人遇事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来维护公共道德和社会秩序。孔子对学生说:“克己复礼为仁”,意谓一个人如果能克制自己使其言行合乎“礼”,那么就是达到了“仁”这一道德最高标准。

概括说来,孔子倡导的内省自克,重视培养道德的自觉性,作为一种道德修养的方法,包含了合理的因素。今天,我们的德育工作,仍然需要重视和调动个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和主观能动性,不断增强道德品质的修养。

力行慎言

力行慎言指身体力行,知行统一和言行一致。孔子提倡力行慎言,说明他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更为重视道德实践。

孔子关于力行慎言的论述,在《论语》中是有不少的记载。例如,孔子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己。”(《论语·学而》)又讲:“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

仁》),“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这里的“敏于事而慎于言”、“讷于言而敏于行”和“耻其言而过其行”,都说明孔子教育和影响他的学生要注重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多干实际事,少说空话和大话。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防止言行脱节。

孔子在教育实践中,考察学生不是听他怎么说,而是看他怎样做,是“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在他的影响下,孔门弟子多数重视道德实践,子路就是其中勇于力行的代表。“子路无宿诺”语,就是说子路做事从不拖延诺言,一定如时履行。总之,在道德教育中,孔子要求力行慎言,尤为强调身体力行,这是孔子道德教育思想的特点,应该成为道德修养的一项重要原则。

改过迁善

道德教育或者说道德修养,实际上是人们改正缺点、发扬优点,不断完善个人道德品质的过程。通常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就是讲社会上完美无缺的人是罕见的,每个人身上都存在优点和缺点。问题的关键,是怎样对待缺点和错误。

孔子认为,有的人在出现缺点和错误时不去正视它,相反,文过饰非加以掩饰。学生子夏说:“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子张》),表述了孔子这一想法。还有一种人,有了错误和缺点就及时改正,“过,则勿惮改”

(《论语·学而》),光明正大决心改正,“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孔子重视教育学生应采取“过,则无惮改”这样的积极态度。学生子贡说:“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论语·子张》),一个人有过即改如日月恢复光辉,他就会受到人们仰望和尊敬。

总之,孔子重视道德教育,就其目的而言,是为他所代表的阶级利益服务。他以“仁”和“礼”作为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由培养“君子”和“君子儒”目标所决定。孔子实施道德教育的方法和原则,立志学道、内省自克、力行慎言、改过迁善,反映了道德教育的一般规律。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对中华民族道德的形成,曾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影响。今天,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时,对于如何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儒家的道德教育思想仍有借鉴之处,是需要批判地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