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共和后期的文化教育

从公元前 3 世纪以后,到公元前 30 年之间,是罗马共和的后期阶段。在这一时期,古代罗马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外侵略使罗马的版图扩大、奴隶制得到迅速发展、经济出现了繁荣局面。在政治、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罗马的文化教育也同时得到了发展。

①罗马共和后期的社会与希腊文化教育的影响。罗马共和国建立以后, 平民在政治上处于无权的地位,在经济方面也不能参与国家公有地的分配和使用。在罗马共和早期,平民不断掀起争取政治权利,争取土地,反对债务的斗争。经过两个世纪左右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罗马的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平民反对贵族斗争取得的结果,集中表现在:第一、平民陆续争取到一定的权利。诸如,可以充任官职担任保民官,有权否定贵族统治集团侵犯平民利益的决定,平民也可以与贵族通婚,打破了旧的氏族的界限, 消灭了罗马氏族的残余。第二、随着债务奴隶制的废除,债务减免和少量公有地的分配,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得到暂时缓解,平民摆脱了沦为奴隶的命运。第三、在平民和贵族斗争过程中,罗马有公民权的人数增加,加强了罗马国家的阶级基础,罗马共和政体逐渐完善。罗马国家机器的加强,为它的奴隶制度的发展和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罗马建国的时候,还是第伯河畔一个小国寡民的城邦。但对外奉行扩张侵略政策。从公元前 5 世纪开始到公元前 3 世纪对外发动了一连串战争。首

先,罗马同周围一些城邦国家进行了多次战争,获得了大量土地和奴隶。公元前 4 世纪中期和 3 世纪初,罗马又打败了意大利中部和南部的萨莫奈人以及希腊移民城邦,统一了意大利半岛,一跃而为西部地中海的强国。之后, 罗马继续在地中海沿岸对各国进行侵略。为了争夺西部地中海的霸权,它与迦太基在公元前 264—前 146 年进行了三次战争,历史上称布匿战争。最后, 罗马打败了迦太基,获得了大片的领土,迦太基地区被划为罗马阿非利加省。罗马在和迦太基战争的同时,又征服了马其顿王国,并把它划为罗马的一个行省。公元前 2 世纪中叶,最后扑灭了希腊人的反对罗马的斗争。这样,到

公元前 2 世纪后期,罗马终于取得了地中海的霸权。在长期对外侵略过程中, 罗马从被征服地区掠夺了巨额的财富、强占了广袤的土地、海港和矿山,也浮获了众多的奴隶。这些都为罗马奴隶制经济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使它的经济能够迅速发展。奴隶数量的急剧增加,也为在工农业生产上需求大批的劳动力提供了来源,愈来愈多的罗马公民大量移居城市。罗马共和后期,手工业、商业和海外贸易日益发达兴盛和繁荣。

罗马共和后期受到希腊文化和生活方式的直接影响。这时,希腊化时期已经开始,希腊文化象滚滚的洪流一样涌入罗马。希腊文化和罗马文化融合, 形成了影响深远的古希腊罗马文化。罗马的政治经济发展,要求进一步提高公民的文化教育素养,而共和早期的培养农民、军人的家庭教育显然不适应了。罗马与希腊(主要是雅典)一样,是奴隶主共和国家,作为上层建筑, 希腊文化教育适应了罗马的政治、经济基础。因此,希腊的文化教育便在罗马受到普遍的欢迎。这表现在:公元前 146 年罗马征服希腊后,希腊的大批教师来到罗马办学,其中包括修辞学家和哲学家,他们担任学校教师和其他文化工作。此后,罗马学校逐渐按希腊学校模式建立起来。希腊语不仅成为罗马学校的教学用语,而且是罗马贵族和社会上层通用的时髦用语,能否熟练地使用希腊语,是衡量有无教养的一个标志。学校的课程也仿照希腊学校设立,教学用书是用希腊文书写的。文法学校和修辞学校建立了起来,希腊教师在各级学校任教,有的还成为罗马贵族的家庭教师,教师地位提高倍受罗马人尊敬。罗马人还仿效雅典办法由“教仆”陪伴贵族儿童上学。这时希腊的哲学、文学、科学和艺术在罗马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罗马共和后期的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希腊文化教育的全面影响,所有这一切促进着罗马学校教育的建立和发展,逐渐形成了罗马学校教育制度体系。

②罗马学校教育制度体系。

初等教育 罗马共和后期,7—12 岁的男女儿童要入小学,接受初等教育。

罗马小学校在共和早期可能出现,但数量很少,是作为家庭教育的补充辅助形式存在。小学教育到共和后期得到普遍发展。

罗马小学都由私人开办,要收取较高的学费,入学者是富家子弟,一般平民的儿童难以进学。校舍很简陋,或设在寺庙里,或在简陋的棚子里,有的甚至在露天上课,也有的设在家庭中。教师地位低下,收入微薄,多由奴隶充任,希腊人一般不愿意教这类学校,个别希腊人开办小学,其收费要高于一般小学的 4 倍。

罗马小学的教学内容重视文字教育,主要课程是读、写、算,还要学习十二铜表法。共和早期儿童文化基础知识的学习是由家庭父亲承担的,现在

主要由小学教师来完成。音乐和体育在罗马小学中没有位置。教学方法是机械背诵,还要伴之以野蛮体罚教育。罗马小学已有节假日的规定,8 天休假一次,7 月底至 10 月中放暑假。

罗马贵族家庭不愿把子女送入小学,便在家里雇佣家庭教师教育儿童。一部分贵族家庭儿童入小学,也学习希腊人的办法,由教仆伴随儿童上学。

这是罗马共和后期初等教育情况。

中等教育 罗马共和后期,儿童在上完小学之后,12—16 岁的少年要进入文法学校,接受中等教育。

文法学校是比小学高一级的学校。这类学校也是由私人创办设立,收取更高的学费。入学者多为奴隶主贵族子弟。文法学校教师地位比较高,被称为文法学家或文学家,收入也丰厚。文法学校,最初多由希腊人主办,所以这类学校亦称为希腊文法学校。

文法学校的教学内容,在希腊人办的学校里主要学习希腊语和希腊文学,教师多由希腊人承担,教学用希腊语授课,教材用希腊文编写。如此重视希腊语言文字,原因是罗马征服希腊后,希腊文化迅速传入罗马。希腊语成为罗马贵族的语言,这是贵族子弟应必备的。公元前 100 年在罗马出现了第一所拉丁文法学校。随着罗马文学的成长,拉丁文法学校也迅速发展。于是,在罗马共和后期便出现了希腊文法学校和拉丁文法学校两种学校。儿童可同时进这两种学校,学习希腊文或拉丁文。希腊文法学校要学习荷马史诗和希腊其他作家的作品。拉丁文法学校要学习西塞罗等拉丁文学。此外,还要学习地理、历史、自然科学以及伦理知识,这些学科内容比较肤浅简单。拉丁文法学校不重视体育,甚至排斥否定体育,在这一点上与希腊教育完全不同。文法学校的儿童,在进入高年级后加学一些修辞学和演说术,为升入高等教育作准备。

文法学校教学方法是讲解和听写,儿童学习以背诵为主。学校管理制度纪律严格,实行体罚,有暑假和神农节、智慧女神等节假日的规定。

高等教育 罗马共和后期,16—20 岁的青年进修辞学校学习,接受高等教育。这是比文法学校更高一级的学校。

随着罗马共和制的繁荣和发展,高等教育在实际上是演说家的教育。修辞学校开办的目的则是把贵族子弟培养成为演说家和雄辩家,以适应罗马国家政治的需要。青年在文法学校学习结束以后,准备参加和担任公职的贵族子弟便进入修辞学校。罗马共和后期,自由民与奴隶之间、贵族与平民之间、贵族集团内部之间的矛盾日趋激烈,这样从事政治活动就更加需要有演说的才能和本领来争取群众,影响平民。当时社会风尚流行的观点认为,是否具备演辩才能是衡量一个罗马人有无教养的重要标志,也是罗马青年在政治方面取得地位的资本。为了从事政治活动的需要,贵族子弟多拥入修辞学校学习。有的青年还要到雅典和其它东方文化中心去留学,学习更多更广博的知识。

罗马的修辞学校,开始从学习年限、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多仿照希腊修辞学校模式建设。教学科目有修辞学、辩证法、法律学、希腊语、数学、天文学、音乐和伦理学。到公元前 1 世纪中期,罗马又出现了拉丁修辞学校。修辞学校教师多来自希腊,以后由罗马人承担。这些教师或是希腊的修辞学家、哲学家,或者是罗马人拉丁修辞学家。

罗马共和后期高等教育情况表明,至此全部教育的最高目的和培养目标

就是培养演说家和雄辩家,这是由这一时期的政治所制约的。